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5章 化蝶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5-06 02:30

东岗县城外,白牙山东北角。

两座新坟紧挨在一起,坟前堆满纸钱,随风飘散,如雪片般在空中飞舞。

林回、张东、李一博等人站在坟前,沉默不语。

远处,县尉李思和几个捕快累得气喘吁吁,低声议论着。

“赵中城这家伙,好好的怎么就……”李思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失落。

其他捕快也纷纷摇头。

赵中城在镇魔堂时,办事牢靠,待人谦和,没有读书人那股傲气。

如今他突然离世,众人心里难免难受。

林回凝视着新坟,良久,才开口道:“赵中城,你的遗愿我们已经完成了。你和你的妻子,终于可以团聚。”

“九泉之下,愿你安息。”

“一博。”林回转头看向李一博。

“在!”李一博连忙应声。

“碑。”林回简短地吐出这个字。

“明白!”李一博立刻下山搬来一块尚未刻字的墓碑,稳稳地立在两座新坟前。

林回手持青狼笔,蹲在墓碑前,浩然正气汇聚笔尖,凝神落笔:

“大詔仁者陈公讳忠皂配妻陈氏赵静之墓!”

笔锋如刀,字迹入石寸许,浩然正气内蕴其中,碑文隐隐泛着微光。

张东和李一博见状,神色一凛,肃然起敬。

妙笔生花,铭碑刻字,这本就是读书人的一项绝技。然而,能将才气凝练到如此地步,入石三分,绝非易事。

林回的字,锋芒毕露,浩然正气融入笔锋,才有这般效果。

“赵中城没有留下生平事迹,我不便杜撰。立此碑,至少能让后人知道,他们曾来过这世间。”林回收笔起身,目光落在墓碑上。

张东拱手道:“林回,赵中城泉下有知,定会铭记你的恩情。”

林回闻言,忍不住苦笑。

还是别记着比较好,万一真成了鬼魂,被他的浩然正气打得魂飞魄散,事情可就尴尬了。

“走吧。”林回转过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李一博突然指着新坟叫道:“爷,快看!”

张东本想呵斥李一博大惊小怪,可一回头,却见两座新坟上,竟飞出两只泛着荧光的蝴蝶。

他顿时目瞪口呆。

两只蝴蝶比翼双飞,相互依偎,宛如一对缠绵的恋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竟在眼前上演了?”林回怔怔地看着这一幕,喃喃自语。

两只蝴蝶缓缓飞到林回肩头,轻轻扇动着翅膀,仿佛在表达感激。

“鸳鸯双栖蝶双飞……”林回轻声念道,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或许对你们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团聚了。去吧,去寻找属于你们的自由。”

蝴蝶似乎听懂了林回的话,在他肩头停留片刻,随后振翅高飞,渐渐消失在天空中。

“爷,这简直是一段佳话啊!我只在野史杂记中看过类似的传说,没想到今日竟亲眼所见!”李一博兴奋不已,眼中满是震撼。

张东若有所思地猜测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赵中城修炼了道术,或许化蝶正是他道术的某种体现。”

林回点点头,对此表示认同。

他曾读过《文道真解》,知道读书人的文宫与魂魄息息相关。

六品儒生境可以蕴养元神,五品德行境更是能让元神蜕变为儒灵。

赵中城与他妻子化蝶,或许真与道术有些关联。

“走吧。”林回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孤坟,转身下山。

……

翌日清晨,林回收拾好行囊,带着李一博去向张东辞行。

读书人修道一事已经了结,他们留在东岗县也没有更多意义。

更何况,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东岗县的百姓都不必再担心读书人以文乱法了。

毕竟,钱青闻的头颅还挂在城门外,时刻警示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你们这就走了?乡试不是还早吗?”张东正在书房中撰写呈给陛下的奏折,听到林回要走,连忙放下笔,极力挽留。

“大人,实不相瞒,我长这么大,还从未出过远州。趁现在时间充裕,我想多走一走,看一看。”林回拱手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接近文道的真谛。”

“说得好!”张东赞叹不已,“林回,本官非常看好你的前途。既然你心意已决,我再挽留便是耽误你了。”

“去吧!若是以后路过临东,别忘了来看看本官。”

林回笑道:“只怕到时候大人已经高升,我想找都找不到了。”

“哎!”张东叹了口气,“难啊!本官能力有限,能在东岗县多磨炼几年,也算是为百姓尽一份力了。”

林回摇头道:“大人谦虚了。您身为朝廷命官,执行大詔律法,谁敢阻拦?”

张东苦笑。

心想:“你倒是底气十足,既有圣子信物,又有南府两大院长的青睐,我岂能与你相提并论?”

“林学士所言极是。”张东笑着点头,随后看向李一博,调侃道,“一博啊,你爹什么时候给你生个弟弟?你得劝劝他们二老,该准备二胎了……”

“你这狗官!”李一博脸一红,气得直跺脚。

“哈哈哈,滚吧!”张东大笑着朝李一博挥了挥手,随后亲自将林回和李一博送到县衙外。

县衙门口,两匹马已被衙役牵来。

林回向张东抱拳告别,临行前,从怀中掏出两张金票,递给张东。

“大人,这二万两银子,麻烦您兑换成现银后,拨付几千两给张晓艳。她一个女子,生活不易。”

“若赵中城还有亲人在世,也请分一些给他们。”

“剩下的,全数用于赈济城中百姓。虽说数额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大人费心安排。”

林回现在对银子已无太多执念。几副拓印本就换来了这么多银两,可见读书人赚钱何等容易。

而这些银子,若能用在百姓身上,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张东握着金票,神色郑重,深深一揖:“本官代张晓艳及城中百姓,多谢林学士大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