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章 要修复古画,我要先学会做面条?(求保底月票)

书名: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我就知道。”

“我就知道。”

“我就知道这佛龛的厚度不对,里面肯定有奇怪的东西。”

“我为什么还要把它拖回来呢……”

沈乐盯着X光机显示出来的佛龛照片,满脸不开心,碎碎念。

这佛龛中间的主座,深度绝对超过了30厘米,如此才能让佛像安稳地摆放进去。

然而,周围那些小佛像,容纳它们的佛龛,深度最多也只有5厘米——

那么问题就来了,30-5=25,剩下的25厘米,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还是说,其他地方,就只是空心的,浪费了?

沈乐原本没有去想过。但是现在,X光一扫之下,答案就很明显了:

除了主座之外,佛龛当中,那些小佛像背后,还放了不少东西。

X光照出来的画面重重迭迭,完全没有规律,沈乐把正面、侧面,两个方向的图全部打印出来,左看右看,完全看不出都是些什么……

“总之,就希望它们不要毁得太厉害吧……”

沈乐小声嘟囔,并没有太多信心。

他虽然是古建筑方向,不是那些木器、漆器之类的方向,也看到过从老房子里扒拉出来的东西,经历岁月,会变成什么样子。

举个例子,故宫养心殿的殿顶正脊下方,就放着一个彩绘龙纹的宝匣。

虽然宝匣用铅锡合金封口,打开的时候,里面物品的保存情况,还是一言难尽:

按照记载,这个匣子里,应该放着经卷、金钱、五种元宝、五色宝石、五色缎、五色丝线、五香、五药和五谷。

但是,所有的有机物,五香、五药和五谷都已烂成了一团,经卷、五色缎和五色丝线也已经糟朽,只是仍然依稀可见。

无机物的情况就好得多了,金、银、铜、铁、锡五种元宝,除铁质的锈蚀严重外,另外4个元宝都还可以明显分辨材质;

24枚金币,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天下太平”,仍然金光灿灿地晃眼,5颗彩色的小宝石,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佛龛里面,藏的如果是佛像,或者各种金属用的供佛器具,那就阿弥陀佛,修复难度应该不大;

但是,万一还藏了一部分经卷、画像、绣制的佛像……

泡过水,在水里泡了不知多久,然后又捞出来在干燥地方放了不知道多久,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清洁处理,也并没有经过科学的保存。

所谓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这佛龛本身没有烂掉,沈乐都觉得,一是靠紫檀木的材质确实坚固,第二,是靠收藏这些东西的那位大妖,相当强的妖气浸染……

即便如此,佛龛里面的藏品万一是有机物,那个修复难度,沈乐光是想一想,就觉得脑子发炸。

他并没有打开佛龛,而是小心翼翼,把它运回工作室,放在工作台上。然后,根据佛龛的损坏情况,小心制定修复计划:

这座佛龛,因为年久失修,整体受灰尘严重污染。正面绢本重彩绘部分,有多处开裂、磨损,还缺了一部分,个别地方颜色脱落——

话说只有个别地方脱色,真的要感谢两点,一是那位大妖的妖气加固水平太好,二是矿物颜料重彩,附着真的很牢固。

佛龛中部,每个小小的佛像前方,都嵌着圆形玻璃片,把佛像挡在里面。玻璃片大面积污损,部分缺失。

此外,有五个小佛像已经松动,经过搬运、摇晃,可以明显看到与主体脱节,还有的佛像,干脆滑进了后面的木格当中……

沈乐来回思考半天,还是觉得直接拆开佛龛,震动实在太大。

还是先要把画绢搞定,让画绢能够撑住震动,然后,再拆佛龛,损伤会比较小?

他摩拳擦掌,开始小心翼翼,对佛龛整体,特别是对画绢进行除尘工作。

专用的吸尘器一拿出来,工作室里就是一阵兴奋。要开始干活了!

终于要开干了!

之前那些拍照、填表格、画图什么的,实在太麻烦了,还是干活开心!

小木偶噔噔蹬蹬,快速跑了过来。丝线一甩,缠住沈乐腰带,刷刷刷地往上爬:

【沈乐!要开始干活了是不是?要不要我帮忙?我来帮你拿吸尘器?或者,我拿块抹布,佛龛周围帮你擦一圈?】

【我也来!我也来!】小油灯的灯芯上,飘出几个小小的银色光球,上上下下,浮动不止:

【除尘什么的我最擅长的!静电抹一遍,绝对干干净净!看我的!】

【还有我!还有我!】红嫁衣也跟着嚷嚷。短刀鸣动,挣出鞘外半寸,铮铮直响:

【一天天的站在这里没事干,我都要发霉了!】

“……好了,你们不要吵了。”沈乐叹着气把小木偶抱起来,放回墙边画案上:

“乖,陪你兰妆姐姐去画画,好不好?或者,如果有空的话,就去拿个电吹风,把红嫁衣里里外外全给吹一遍,省得她嚷嚷着发霉?”

伤脑筋,这几个小家伙,精力也未免太旺盛了。

小木偶一天表演四场,一场一节课,回到家里还能天天翻跟头、跳舞、招惹这个招惹那个。

红嫁衣就更别提了,明明家里的卫生工作已经都交给了她,屋顶上已经被她拔得一根草叶子都不见了,还在天天嚷嚷着没事干。

是不是都要像玩偶柜那样,一天24小时高强度工作,才不会觉得无聊?

明明器灵里面也有性格好的……就看兰妆和罗盘,一个耐心沉稳,一个沉默寡言,从来不给他找麻烦……

他安抚了小木偶,又强力打发了小油灯,终于可以开始集中注意力干活儿。

佛龛的画框,侧面,背面,顶上,除尘都不难,用吸尘器吸一遍,再用软布擦一遍,针对性去除顽固污渍就好了。

只有那幅重彩绢画,让沈乐犯了难:

难道要直接从佛龛上拆下来洗吗?

这么大的一幅绢画,上面还掏了这么多个洞,光是拆下来的过程,就很容易让它折裂、变形了!

而不拆下来,直接用修复古画的通行方式,往上浇开水……

几乎可以百分百确定,开水渗透到佛龛里,会对背后的木头、木头里面的藏品,造成很大伤害的!

沈乐查资料,查资料,拼命查资料。查了半天资料,才在犄角旮旯里面,发现了一个方法:

可以用干面团在画面上滚过去,“干洗”画面,吸附灰尘啊!

他还怕自己查到的资料不靠谱,或者说,应对的不是他要的这种情况。把整幅绢画拍了照片,传给张老师,请教他清洁方式。

张老师的消息很快回了过来:

“你找到新的老物件了?这佛龛上的画需要修,不知道能不能用干面团?”

“嗯,能用。我也查到过相关资料,有专家用这种方式。另外,这些佛画的绘制方式,非常近似于唐卡,你可以查查唐卡修复——”

沈乐千恩万谢。然后,他又提出了一个灵魂问题:

“那老师,干面团要多干?”

“……”

微信里跳出了长长的一大串省略号。好半天,张老师的回复,才又一次飘了过来:

“你会做面食吗?”

“不会!”

沈乐理直气壮的回复。江南水乡长大的孩子,为什么要会做面食啊?

不但不会做面食,我连日常吃饭,主食都是米,很少吃面!

就算需要吃面,直接出去下馆子就完了,实在不行,街边小店买一包挂面,或者买一包饺子皮、馄饨皮,怎样都行。

做面食这种技能,我根本没有点开过啊!

“……”

当然,没有做面食的基础,没有揉面粉的基础,张老师想教他,大概都很难教了。对面又沉默了很长很长时间,一口气扔了七八个视频过来:

“来,你照着这几个视频的教学,先学会揉面。揉到不沾手,不沾盆,盆里面干干净净一点面粉都没有,基本上就可以了。

——然后,你再找几张同类型的古画,用你揉好的面团在上面滚,多滚几次、多揉几次,差不多就能掌握了!”

感谢B站上面,那些孜孜不倦,发视频教人做菜的大厨,总有一款适合您!

特别是那些“新手入门”、“看了视频有手就能会”的!

沈乐诚恳道谢。一个个打开视频,翻到最后:

“张老师,你也玩小红书啊?”

“哦,小红书上面找攻略很好用,有时候比B站都好用……那里互动性强,答疑的人多,而且答疑非常细致……”

沈乐无话可说。他点开一看,还真是,从面粉要用哪一种,到水要用什么温度的水,各种新手小白才会问的问题,都有人解答。

于是,沈乐把佛龛推到一边,卷起袖子,开始了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痛苦生活:

水又倒多了!

又倒少了!

面粉飞出去了!

明明水都是量杯量好的,面粉也是天平称好的,照着攻略做,为啥还能做出来不对劲啊?!

对了,我为什么要自己这样苦苦探索?

我找人指导就可以了啊!

“老板娘,你这里有谁擅长揉面的,能不能支援一个?我要求不高,能教会我揉干面团就行!!!”

新的一个月啦!

新的一个月啦!

都把保底月票投给猫咪!

猫咪要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4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