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0章 沈乐,为了骗沉船材料做实验,你真会编故事啊!

书名: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作者:加兰202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43

红旗帮?

天保仔?

眼前灯光亮起,沈乐坐在罗盘面前,呆呆发愣。

这两个名字好像听过……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不过,能让他觉得“好像听过”,也是历史上留名的人物了吧?

沈乐摸出手机,输入两个关键词,飞快百度。好半天,长长叹一口气:

大人物!

果然是大人物!

这位是嘉庆年间,广东沿海的一位著名海盗。

最强的时候,手下有三四万人,五六百艘战船,最大的战船能装12门火炮,都是六磅炮、十二磅炮,甚至十八磅炮。

横行洋面,抢掠商船,重点抢劫外国商船。嘉庆十五年接受招安,担任正五品武官,后来官至正二品澎湖副将。

当然,更富有传奇性,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他的义母,女海盗郑一嫂,后来成为夫妻的事。

沈乐查到的各种野史、故事、影视戏剧,但凡提到,就一定要八卦一下……

“所以,这艘船,这个罗盘,是张保仔留下的吗?船里浓厚满溢的,是张保仔的怨念吗?”

沈乐抚摸着罗盘,用心神沟通,默默询问。罗盘动也不动,毫无反馈。

叩问再三,罗盘半点反应都没有,像是已经睡着了,又像是彻底耗尽了力气……

唉,修复进度不够,就看不到更多的信息,这一点,沈乐也已经习惯了。他抓过测量仪,再度测量一遍:

“……能量指数好像略微有所下降,但是,能量的性质,偏斜得更厉害了……而且,下降的量,和性质的偏斜,不太成比例……”

再多引发一段记忆,是否能够让罗盘的能量指数和性质继续变动?

沈乐有所猜测,却没法验证。至于能量绝对值的变动,和能量性质偏斜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条函数曲线,但沈乐没法确定……

让他自己去算这条曲线,不如让他去死。沈乐果断把一堆数字扔给了特事局,让他们去头疼。

而他自己,则转而去问博士师兄:

“师兄,这艘船的来历,原主人,以前的航行记录什么的,有没有线索?”

“哪有那么容易啊。”师兄苦笑。海底发现沉船,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船的来历,这也是考古的重中之重;

但是看看多年来的考古记录,“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小白礁一号”……

是考古学家们不想找到船的原名吗?

是根本找不到好嘛!

也就是致远舰的发掘,确定沉船地点在甲午海战地点,上面发现的武器和致远舰的武器对得上,还发现了带“致远”篆书的瓷盘……

然后,这样能直接确认舰船身份的物件,发现了多少呢?

三件……

没错,只有三件!

两个瓷盘,一把银勺。

注意,这些瓷盘和银勺,并不是完完整整、干干净净地放在那里,拿起来一眼就看出“致远”两个字;

瓷盘碎成了十七八片,要大体拼合完整,拿出来斜着仔细看才能看见;

银勺锈蚀得一塌糊涂,不经过清理、修复,也根本看不见致远舰的徽标。

事实上,能在海床埋藏的各种碎片当中,找到这样的徽标,沈乐已经觉得,可能是英灵在保佑了……

而致远舰沉没是1894年,眼前这艘古船,沉没时间,估计是在1810年到1820年之间。

时间差距太大,又没有特别过硬的证据,这艘船的身份、船的原主人,估计这辈子都不用指望证实了……

“没有针书,没有更路簿,没有账本。”博士师兄唉声叹气:

“外国很多船能验证身份,是因为他们用的航海日志,很多都是羊皮纸;

我们用的全都是纸张!纸张!海里一泡几百年,还有什么东西能不泡烂!”

“那个……如果让亲历的妖怪来指认这艘船呢?比如说,那只老海龟?”

沈乐小心翼翼地询问。毫不意外地,他被师兄赏赐了一个大白眼:

“你在开玩笑!海龟告诉我们这船的来历?这论文要怎么写?”

“……”

船的来历是很重要,但是,论文能发出来,无疑更重要。

当然,如果知道来历以后,能够倒果为因,在文物里面扒拉出对应的东西,从而验证船的来历和主人,那就是很好的,很好很好的……

“所以还要继续修复啊……修复得越完善,这罗盘吸纳怨念的能力越强;吸纳能力越强,越能给出更多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如果以罗盘为引子,能够吸纳、化解这艘古船上的黑气,就可以大大推动古船的修复进度!

沈乐把这个想法,和特事局几位工作人员商量了一下,又取得了领导的许可。

他手托罗盘,再次进入骨骸室,毫不意外地看到骨骸里的黑气滚滚涌起,向托盘涌入。

沈乐张开电网,远远看着罗盘上黑气翻滚,看着仪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好半天,才收回罗盘,放进一个特制的隔绝盒里:

罗盘的异常能量,可见明显提升,骨骸里的异常能量,下降了1/5……

“所以,要在不用电流暴力驱除的情况下,尽量去除邪气,同时保护文物的完整性,最好的方法,是尽快修复罗盘。”

沈乐把一迭测试报告拍在特事局工作人员、博物馆老教授们面前,侃侃而谈: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在尽量保护罗盘本身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将其完善修复。

同时,不能影响它内部的能量本质,也不影响他吸纳异常能量的能力。”

两边的人都听得有些糊里糊涂。对特事局工作人员而言,哪怕在博物馆已经干了十来天,那些修复方法还有点像天书;

对于老教授们而言,有关超能力、异常能量啥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那完全就不可能相信。

哪怕亲眼看到了,要想理解这种能量和那种能量的区别,也接近于天书……

“所以你需要什么帮助?”

之前手把手教沈乐削木头的那位老教授,轻咳一声,带头询问:

“单纯是修复罗盘本身,应该难不住你吧?”

饱水木制品的修复,其实早有一套标准流程。脱水、脱盐、脱硫、填充固化。

最多最多,就是上面嵌的那些银丝,需要另外一套轻微除锈、缓蚀封护的操作。

这些工作,博物馆里已经做到熟极而流,哪怕沈乐是个生手,学习一遍也并不难——这里没人会不肯教他。

会大张旗鼓,把所有人聚集在这里谈,只可能是沈乐有别的需求了。

“首先,我希望能找到一种比较快捷的修复方式。”沈乐认真请求:

“我知道的法子都太慢了……不管是高湿环境自然脱水,还是沙埋法,聚乙二醇浸泡法,室外冷冻脱水法,都要好几年,实在太慢了……”

他哪有这个时间,在这个博物馆里待几年啊!

家里还有一堆事儿呢!别的不说,还有一群牡丹花妖,排着队等渡劫,载他进山的老陆也要渡劫呢!

修复者们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出来。老教授笑着摇头:

“论文看少了吧?现在有最新的法子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只需要两天时间,脱水、脱盐、脱硫,一次完成,效果极好!”

他一个示意,坐在会议室后排的学生们,已经有人飞快地打开手提电脑。

登陆知网、下载论文、连手提电脑一起送过来。沈乐飞快看了一遍,郁闷叹气:

所以这就是隔行如隔山的痛苦了。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在化工、医药方面,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了;

但是,用于海洋饱水木材的脱水、脱盐、脱硫……

这篇论文,是今年五月份刚刚刊登的!

所以怎么能怪他没看到!!!

“但是我不知道,这种方法,在含水量不太高,含盐量、含硫量也不高的罗盘上,具体应该怎么用;

也不知道,这法子会不会伤到它的灵性本质。所以……”

他无奈摊手。几位老教授明了地笑了起来:

“所以要调数据是吧?尝试出最合适的数据?没问题,这个交给我们!小李,你来!”

沈乐惊讶地看着博士师兄站了起来,向他笑笑。

“这篇论文是我领衔的!和长征所那边合作,是我负责的!”

这篇论文也是他们团队做的,反复计算,不断调整实验方式。

现在,罗盘的数据在手,让他设计一个最合适的萃取方法,小菜一碟!

“除此之外,我还需要申请几块木板,用相同方法处理,观察它们的灵性变化。”沈乐侃侃而谈:

“最好是相同的材质、相似的含水量,以及,相似的灵性能量……”

老教授们无奈地笑了起来。兜兜转转,感情在这儿等着呢!

想方设法,也要从他们那里“借”到古沉船木料,折腾他自己的法子!

“行啊……你写个实验申请过来。实验目的,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仪器,全部写明白了,我来批!”

沈乐如愿弄到了一大块海船木板。黑气缭绕,特事局人员望而生畏,研究员们哪怕看不见黑气,也会自然而然绕着走。

只有沈乐一个人美滋滋地,直接上手:

“加把劲!搞定实验,就能快速修复啦!”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4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