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吃酒

书名: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03

乞元当即定住身形,紧盯着那木箱。

对面男子慢慢收起笑容,又挑了挑眉,左手擎着木箱,右手用中指支着大拇指借力,对那箱子一角轻轻弹了两下。

这样动作,当真挑衅得很。

边上那副使见得对方如此做派,眉毛一皱,口中喝骂着就要向前,却被乞元伸手拦住。

不知为何,那箱子虽不甚大,看着也无半点稀奇,其实也不知当中究竟装有何物,然而乞元越看越是心中不安。

他自打来京城,一向都是嚣张做派,即便当着晋人天子、满朝文武,站在垂拱、紫宸二殿时候,也是趾高气昂,可眼下莫名涌出惶惶之意,抓着身旁人就要转身。

对面那男子见状咧嘴再笑,把手头木箱递给边上一名黄门,只才递到一半,不知说了什么,把黄门吓得一个收手。

他哈哈一笑,把木箱放置于一旁地面,才跟着进殿而去。

副使十分气不过,口中还在不住斥骂。

乞元并不理会。

此刻乃是正午时分,太阳甚大,众人所站之地并无遮蔽,被天中太阳光照得眼睛都难以睁开。

前面带路黄门见使团一行不动,先还忐忑在一旁站着,好一会儿之后,终于忍不住上得前去想做催促,才要开口,就听得不远处殿中不知谁人说话,声音甚大,随后又有诸多附和声,嗡嗡乱响,到底离得太远,听不甚清楚。

再转头时,便见那正使乞元面色难看,正伸手做扶腰状。

乞元一手摸了个空,没捉到从来不离身的长刀,更觉喉咙发痒,干渴异常,不由自主向那垂拱殿方向又前行几步。

***

垂拱殿中,文武分班而立,眼看数人自殿外而入,仪门官报了一串官职并四人姓名。

四人进得殿中,行礼之后,还未来得及说话,座上赵弘早忍不住问道:“谁人是厉衍?”

那环眼男子当先上前。

赵弘又大声问道:“我们与狄兵相交,在……”他一时记不清地名,忍不住又低头看了一眼手上奏报,“在西平遇得那新贼首宗骨……可……可是当真?”

阶下那男子应道:“臣以项上人头作保,并无半点虚言!”

赵弘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本有无数话想问,莫名竟不敢问,连忙看向左前方那屏风处,等了好几息功夫,仍不见赵明枝转头,急得头脸都冒出了大滴汗珠,不禁小声叫道:“阿姐!”

而屏风之后,赵明枝早已难掩惊愕,顾不上弟弟求助,只拿眼睛看向那所谓行营马步军都监厉衍。

那又哪里是什么厉衍,或者说,那又何止是厉衍,虽然此刻换了一身朝服,可他身形尤其高大,寻常的圆领宽袖长袍在其身上也莫名有了劲装味道,尤其那一双乌皮靴,走路蹬蹬蹬的,不过几步进殿路,硬生生生被他走出生风感——分明曾经一路同行过,爱吃爱喝爱马儿那一位。

即便早已从裴雍口中听说过此人另有身份,毕竟没有详细了解,今日乍然得见,尤其对方还带着那样消息进京,叫赵明枝一时发怔,听得赵弘低声叫自己名字,复才反应过来,也不回头,而是接着问道:“那宗骨已然授首?”

这话一出,本来就无人做声的殿中更为安静。

而原本站在阶下,正端着一张脸的厉衍却是当即愣住,半晌没有出声,下意识抬头去看那屏风。

只是头才一抬,露出些微迷惑神色,他便又急忙低头应道:“启奏陛下,元帅布兵于太原、银州两地,又领兵越翔庆军、西平,设伏于西平、兴庆府两地之间,扮作狄人部落,趁那宗骨南下平叛机会将其半路截获,已然斩杀。”

他话说得如此清楚,并无半点令人质疑内容,可殿中人人听了,都露出不敢置信表情,便是先前已经稍有得知的赵弘也咽了口口水,仍觉全身发热。

饶是杨廷这样城府,也忍不住脸色涨红,急问道:“是那北朝新皇宗骨?!”

“正是落马才死那乞木弟弟,继任新皇宗骨,今次一样栽落马背,为元帅亲做指挥,乱箭射死。”

即便立在垂拱殿中,那厉衍也掩饰不住一脸得意之色,一面说,一面两条眉毛都动了起来,俨然眉飞色舞。

这样消息太过离谱,他再如何斩钉截铁,也叫人不敢确信。

张异只觉犹在梦中。

方才那狄人使团还在殿中逼催两国亲事,又夸耀新皇勇武,虽知其中多有夸大,可狄人兵强马壮,早深入人心,又从来占着上风,只有狄人犯边旧事,从未想过晋人竟也能越边北上……

而那宗骨——竟然如此不禁杀么?

此事太过诡异,可谁人又敢拿这事来开做伪?

张异脑子难以转动,脱口便问道:“可有凭证?”

厉衍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也不知是在认脸,还是在做什么,随即指着身后三人逐个介绍了一遍,分别来自不同军队——其实不过复述先前仪门官所报而已,才道:“三位尽是今次一同参与伏击同袍,是为人证。”

说着,又一指殿门之外,道:“此外,另有那宗骨头颅,我已一并带回,这位……可亲眼一观,以做确认。”

他从未入京,此时又无人介绍,自然不知道张异并两府其余官员相貌。

而赵弘听得此言,根本来不及去管顾其他,张口便催道:“快拿进来!”

他其实哪里认得那宗骨相貌,可听得人头二字,虽然心中害怕,但激动欢喜之情早把害怕压得到了最底下。

很快,那个不大的木箱便被黄门抱了进来,只是这人手中发怵,几次欲要打开而不能。

厉衍把那木箱掉转一面,却原来下头还垂有有一只小锁,他用手心钥匙打开,露出里头一个被冰水浸得湿漉漉的油布包裹来。

也不用黄门动手,他亲手提了包裹出来,几下解开,一个散着腐臭味道的头颅赫然便在其中,不过这轻轻动作,便有蛆虫蠕动曲拱着掉落在地上。

莫说宗骨才继位,便是乞木这样在位已久的,朝中也是不认识的多,认识的少,可此时那头颅一露头——这回却是字面意思上的真正“露头”,几乎满殿人都再难站定,也不管恶心骇人,全数欲要凑近,一时连排列都乱了。

至于杨廷、张异等人,更是不顾仪态,个个瞪着眼睛过来端详两回,乃至御座之上的赵弘,也大着胆子起身来看。

“张枢密,佑宁二年,你在……”

不等屏风后人把话说完,张异便大声道:“当是那宗骨无异——此人少时曾落入群狼之中与头狼搏斗,最后虽得以脱身,右耳却被狼牙咬下半边……”

他拿手比着头颅右耳,道:“此处正是那疤痕同半边上断耳,还镶夹有他命匠人用金银宝石造的假耳……”

此话说完,他翻身俯首便拜,口中呼道:“天佑吾皇,天佑大晋!”

于是满朝俱是山呼声,无数人下拜叩首。

厉衍本来站着,方才听得屏风后那人说话,耳朵也跟着竖了起来,偷偷抬眼去看,只看到一面隔档后隐约人影,根本无法辨认,正不自觉垫起脚要再仔细去听她说话,不妨为张异打断,才晓得此人是为枢密副使张异,就见被他那声音一带,满殿人跟着山呼下跪,哪里还能听得什么旁的声音,此时也只好跟着下拜,心中把这姓张的骂了又骂。

***

而垂拱殿外,乞元同一众狄人使团还不远不近站着,听得那刚开始还甚是散乱,随后越发整齐,几乎震天的山呼声叫他们仿佛回到今日早间天色未亮时分,被无数晋人围在都亭驿外,被迫听那许多辱骂话语。

只那时候他心中虽有紧张,到底轻蔑,只觉那一街人头,同兴庆府从前掳去的南人全无区别,不过寄存此处,将来仍旧是己方奴隶牲口一般。

但此时此刻,这叫声再莫名而来,不知缘故,其中狂喜情绪也令人根本不能视而不见。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分明按着密探送回的消息,两府昨日还为了岁币数额争执到深夜,已是必定愿意为了议和割肉挖心的,而不管政事堂,还是枢密院,多数宰辅其实都对公主北上和亲乐见其成,不仅愿意顺水推舟,甚至还有在后头帮着出力。

乞元一刻也不敢再做逗留,不用那黄门催促已经转过身去,足下快步前行,回都亭驿路上,自是同几名使团成员一并观察晋人街头巷尾,虽仍有许多愤愤不平声音辱骂岁币、和亲事,毕竟不成气候,也不曾听得其余消息。

好容易回到,他又设法收拢己方在京城的探子送回消息,依旧全无收获,一时暂无办法,也只好呼喝驿站上下官员,追问那翰林学士何时回来,再不住催促再次陛见,只私下里早发出密信回兴庆府,询问是否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

****

且不说都亭驿中,乞元等一干狄人使团成员一头雾水,垂拱殿中,等到其余官员散朝退去,自己却被同两府一道留了下来,不住回答前线各色的问题的厉衍也同样万分疑惑。

他嘴上全无吞吞吐吐,当真问一答十,许多东西不用旁人提及,自己便竹筒倒米一样,哗啦啦说了个清楚。

厉衍今次乃是奉旨回朝,除他一行之外,京中无一人更晓得前线情况,也是通过这许多官员轮番提问,他逐个回答,朝廷才把两军交战情况大致摸了个清楚。

原来那裴雍早在奉命领兵进京救驾之际,便已经分兵北上做了准备,其后多次小股军队化为商队或边民,悄悄借由翔庆军潜入兴平范围,又潜入银州范围,寻隐蔽处驻扎落定,摸清了主要道路。

等到乞木落马而亡,宗骨甫一继位,早已做好准备的晋军扮作狄人部落,攻击了宗骨驻扎在兴平的原属嫡系力量,挑起多处战事。

宗骨方才上位,本就位置不稳,此时手中所掌兵力又不足,自要着急召回南下军队,可当此之时,宗茂久攻徐州不下,正为晋军援兵所制。

他得了兴庆府召回令,本来以其能力,将部署安全撤回并不是什么难事,谁知半途几次为伏兵所击,最后更是遇得裴雍亲自领兵堵截,两军交战时候被神臂弓一箭射杀。

狄兵大败,损失惨重。

宗骨自是不会空等宗茂回兵,以狄人传统,向来奉勇者为尊,他自领兵去往兴平平乱,本来十分顺利,谁知得胜归还时候,还未来得及休息,兵疲马倦,正好撞上裴雍所设伏兵,为乱箭射死。

厉衍一面说,一面忍不住等着屏风后头人搭话,只全无声息,倒是小皇帝赵弘屡屡高兴点头,只说要赏,又诸多褒奖之辞。

而其余官员问来问去,问到后头,尽皆有点索然无味起来。

是人都能看出来,宗骨的头都已经在此了,兴庆府暂无得力人物能够继位,各方势力混战,还不知会如何动乱,短时间内必定无力再来招惹大晋。

己方正好抓住此次机会,若不能把岁币全数免除,再要回曾经割让州县,当真是半点说不过去的。

甚至若非多年战事,又灾害不断,大晋实在无力再发任何战事,要是趁此时候领兵攻打一番,说不得就能毕其功于一役了。

但对于要不要打,几乎在场所有官员,都旗帜鲜明地表明不能再打。

在宫中纠缠了一天,等到厉衍终于离开的时候月亮都已经挂上树梢了。

他初次入京,也不认得几个人,杨廷等人自恃身份,又并无交情,自然不可能上前搭话,只有几个禁军将领并其他武将喊住了另外三个一同进京的,倒叫他顺利出了宫。

外头早有手下牵马等着,见他出来,连忙上前相迎,问道:“都监总算出来了!”

厉衍张口便叫道:“旁的不论,手上有无干粮,叫我先吃两口垫垫!”

那手下哪里料到这一出,忙从怀里掏出一个炊饼来,道:“小的吃剩的,都监若不嫌弃……”

厉衍话也不说,一把将那炊饼接过,三口两口吃了,就水囫囵咽下。

“都监如此大功,宫中难道没有御宴,怎会饿成这样?!”那手下忍不住道。

“全是蒸蒸炖炖的,左右都是人,个个筷子都不动几下,只劝酒,酒也全是水多酒少,滋味寡淡得很,我哪里好夹菜?只好饿着!这御宴当真不是什么好宴!”

他口中说着,咽完最后一口炊饼,复才道:“我今日遇得一个人,声音十分像……”

厉衍说到此处,却是自己摇头,笑了笑,才道:“我怕是跑得昏头了才会听错,对了,今次回来得赶,来不及问二哥,先回镖局问一问晓不晓得小赵住在何处,且同她说一声,就说有个三哥回来,预备请她吃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0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