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八章 茶水

书名: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03

吕贤章不是裴雍,这念头不过一闪而过,但他毕竟不是蠢材,彷徨之后,见得二人尽皆望向自己,心中忽然生出不妙之感。

果然,根本不用他说话,对面张异已是意味深长地道:“志游,你是天子信臣,又极得殿下信重,今日情况,却不能袖手旁观。”

“枢密此言……是为何意?”吕贤章虽无侥幸之心,却还是眼前有些发晕,小心地问道。

“志游,和亲自古便是笼络藩狄之法,前朝也是公主就藩,才使两国安稳近百年,至于我大晋开朝之时,也有多位贵女和亲,此法既不劳民伤财,也无伤大局。”张异言语间极是义正辞严,“只可惜天子年幼,尚不能十分明辨,又只一个亲姐,必然不愿答应,但家国天下,孰轻孰重?”

“陛下是为天子,下官虽也侥幸得了今日职位,其实不过一新进,说话、行事,俱无诸位上官分量……”吕贤章心口发苦,却是勉强应道。

他近日当真忙得焦头烂额,强撑着一口气才没有倒下,脑子转得早不如平时快,可即便是最清醒时候,打起了十分精神,也绝不可能抵得过这些个宦海浮沉多年老臣,话已是说到这个份上了,才隐隐察觉出对面老狐狸的盘算。

——什么天子信臣?

他何时又成了什么天子信臣?

莫不是叫他去劝说天子,同意叫公主和亲罢?

当今天子同公主同胞姐弟,感情深厚,若由他来出这个头,不管成是不成,一旦为天子记恨,自己将来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况且,出于本心,他当真不愿叫公主和亲,也不觉真个到了那般地步。

自己一个两个尽数躲开,难道是看自己资历浅薄,才来随意拿捏?甚至半点好处都不给,就来如此算计。

他心中难堪,一时也不知道是自己可悲,还是公主殿下可悲,实在没有力气再多跟这两位绕圈子,咽了一口唾沫,喉头却仍旧卡得厉害,只好失礼地转过头去,清了清嗓子,复才再度回头,点破道:“若是想叫下官进言,当真人微言轻,倒不如经筵时候,诸位上官一道进谏……”

杨廷摇了摇头,竟是笑道:“志游,我等并无此意。”

张异也跟着笑了起来,道:“志游,你我同在两府,朝堂如此,国势如此,自当群策群力,莫要太过多心才是。”

他说此处,将那茶盏重新端起喝了一口。

吕贤章犹豫不定,总觉得哪里不对,抬头看向对面几人,等着众人发话。

杨廷没有回应,而是看向张异。

后者皱了皱眉,把那茶盏放下,又拿了一旁帕子擦了擦嘴巴——也不知是因为朝中艰难,茶叶许久没有补换,又连日阴雨,库房负责保管的吏员粗心,叫这去岁的旧茶叶走了香味,还是因为这一盏茶水放置太久,已经凉了,入口竟全是苦涩,连一点回甘也无。

此时诸人商议要事,自然不能叫人进来伺候,他犹豫一下,还是暂放一边,慢吞吞地抬起头来,同吕贤章道:“志游,陛下年岁尚幼,但殿下素来深明大义,只要你我将此事点通,其实不用旁人多言,他也会晓得轻重缓急。”

“经蔡州回京一事,陛下对我等心中生有芥蒂,如若我再去进言,甚至我再露出半分劝说痕迹,必定只有坏处,全无益处,此事若由事主主动提出,又多做劝慰安抚——以公主之能,说服天子,想来不在话下。”

杨廷颔首道:“然也。”

张异一口气把话说完,习惯性地伸出手去,才要取茶,一时想起方才经历,口中涩味仍未消散,心中忍不住升起烦闷来,不由得从鼻子里轻轻地哼了两声。

而对面的吕贤章,当真已是听得发愣了,只觉得手足都有些冷。

——叫事主主动提出……这样做法,虽说公主从来以大局为重,遇事从不推诿退让,可这样做法……

吕贤章甚至不用设身处地去想,都已经有些不寒而栗起来。

“相公。”他的声音控制不住地提高了两分,“兴庆府偏远荒凉之地,与中原饮食、习惯全不相同,冬日严寒,水土俱难适应,殿下金枝玉叶,恐怕未必能吃这样辛苦,如若她心中生怒……”

“志游!”张异出声将他打断,“你也算是出自书香门第,不像本官,生于边陲小县,家境贫寒……”

他开始教起了道理:“我那乡野之中自古便有一句俚语,叫做‘树挪死,人挪活’,殿下由藩地迁往蔡州,又自蔡州回京,一路以来,难道不是颠沛迁徙?可素来也不曾听闻什么抱怨……”

“兴庆府怎的也是一国都城,太上皇居于该地许久,另有那许多大臣、贵女等等,虽过得艰难些,却并非全不能容忍……”

“况且你我只做提议,稍作劝说,至于听从与否,自有殿下自行做主——以她心胸,明知你出自公心,难道还会同下臣计较?”

杨廷也道:“志游且做放心,等狄人使者入京,你只做提议,若不奏效,我等自也不会置之不理……”

吕贤章再说不出话来。

这一屋子权臣,个个给他吃“敬酒”,他如若当面翻脸,想也知道少不得要吃“罚酒”了。

以他此时本事、背景,尚不能吃住所谓“罚酒”。

念及此节,吕贤章说不上心中什么滋味,实在又恨又恼,更怨自己无能,还晓得如若进言,说不准公主当真会考虑一二,要是……

他站在原地,也不知自己究竟回了什么,等浑浑噩噩出得屋子,其实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可也不知走了多远,忽听得后头有人叫道:“吕参政!吕参政!”

吕贤章定睛一看,却是个撑伞的吏员。

此人举着伞快步跑来,把那伞撑在吕贤章头顶,陪着笑道:“正下雨哩,参政小心着了凉……”

吕贤章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面前半身已经湿了,而天中雨虽不至于如同瓢泼,却也犹如帘织,根本不能忽视——果然下雨了。

他猛地反应过来,当即振奋心情,也不再耽搁,却是立时回得自己衙署之中整理折子。

城中物价逐日回落,京都府衙当要快些入宫回禀才是!

——趁此机会,他不必、不当、也不能等到狄人入京,才同殿下提及此事,虽未必能有什么作用,也当叫她早做准备,以备异日。

***

吕贤章既走,剩下屋中几人,却是没有立刻离开。

眼看着其人背影将将出得门去,张异便笑着摇头道:“到底是年轻人……”

“志游是有怜香惜玉之心的。”杨廷点头道,“可毕竟国是为重——若有更好做法,难道你我又不愿做那怜香惜玉,怜老惜弱事?”

“不过此人智计有余,心计不足——你虽叫他等狄人使者进京再去进言,以他行事,恐怕等不到那一日,便要先去通气。”杨廷对道。

“正要他先去通气才好,否则狄人使者一来,若是先无准备,当今现下脾气,说不得当场便要发作。”张异叹了口气,“早些提一句,有公主劝说,总不至于失了体统。”

他正说着,才要伸手,下意识看了一眼放在桌案上的茶盏,又将那手缩了回来,“公主若去了兴庆府,其实好处极多,方才志游在此,你我也不便多说——陛下毕竟人君,不合久长于妇人之手,我看他近期行事,只顺私心,长此以往,实在难以预料……”

他其实“轻浮”二字已经含在舌尖,只到底行事谨慎,一防隔墙有耳,二防面前人,最终还是吞了回去。

杨廷看了一眼张异,没有说什么。

这一位枢密副使欲要说服天子,联合多位官员,又安排了御史台伏阁,可人算不如天算,竟是最后功败垂成,连撞柱自清以求天子认错的机会都错失了的事,两府中虽无人提起,却是个个都在背地里笑过不知几回了。

但是此人方才有一句话说的是没错的:国势如此,自当群策群力。

想到远在兴庆府那许多人,他忍不住叹了口气,道:“若能趁此机会,迎回太上皇……”

“不是没有可能的。”张异也如同得到了鼓舞一般,脸上露出笑容来,“两国联姻,自没有再行扣押说法,便是一时不行,出些赎买钱,公主再说项一番……”

他说到此处,那笑容越发扩大,脸上皱纹也愈加深了起来。

“你那……说不定也能借此机会,随太上皇一并回京……”含蓄地提了一句,张异便住了口。

杨廷却是面不改色,只摇头道:“当以太上皇为要,其余再论。”

他说着也站起身来,慢慢走了出去。

而张异等对方走远,连半点身影都再看不到,才撇了撇嘴,从鼻腔里哼了一声出来。

他手中还拿着战报,却正是裴雍送来其中一份,后头单有一份文书,附了不少人的批注,都是有关前线封赏,另有对裴雍单独奖赏的。

赢得这样漂亮,又大张旗鼓送回如此捷报,叫张异看在眼里,只高兴了不久时间,便又为后续封赏,同今后枢密院中势力划分发起愁来。

——杨廷本不在枢密院中,自然是不在意的,若非他那……还在兴庆府,正设法将人接回未果,自己这次也未必能把人团过来。

至于孙崇,此人地位稳固,又兼年迈,本来已经将退,长子、次子皆死于战事,只剩个小儿子还在外任,也不走武功之路,孙辈更是资历尚浅,对那裴雍自然也不怎的放在心上。

唯有自己有所求,才像如今劳心劳力,又束手束脚……

想到此节,张异口中越发干涩,伸手正要取茶,看到那盏冷茶,眉心一皱,忙重重打了铃。

当值的吏员急急进门行礼。

“去问问今日谁人管事,怎的送这样茶叶进来,涩嘴得很,我倒罢了,等孙平章不日回来,叫他如何好喝?”口中说着,张异把那茶盏往前一推,头也不抬,俨然一副忙碌模样。

那小吏急忙应了一声,取过茶水出了门,不多时便随着当日管事小官一道又送了一盏新茶回来、

“早间茶水实在有些次,是下官的错处。”那官员小心认错,“只是……好叫枢密知晓,近日城中样样价钱飞涨,眼下道路不同,南面新茶一时送不进来,剩得一点子去岁旧茶,偏因近日雨大,油纸、石灰也用完了……”

他认真解释了一番。

张异并不放下手中笔杆,只抬起头来笑了笑,道:“无事,眼下朝中样样缺得厉害,阵上兵卒连粮谷都未必有,我等在后,这一点子享受之物,倒也不必那样在意。”

他一副极好说话的模样,挥了挥手让人退下。

那官员同小吏一齐出得屋舍,等走远了,前者才小声骂那小吏道:“这一位相公最为挑剔,吃茶、吃点样样都要多看一点的,你头一天来么?做事怎么这么不仔细!”

那小吏诺诺连声,却不得不再问道:“这几日实在,买不到新茶,那他那屋子……”

“今日捡我的先用着,晚间多问一句……”那官员一咬牙,“再若不行,我使人另去想办法。”

***

且不说此处“树挪死,人挪活”的张相公在此处为了一盏不合口味的茶水折腾了半日,也不晓得是否顺了气,另一厢,好容易把手头事情归总完毕的吕贤章,也终于寻了机会匆匆进宫觐见。

他将京都府衙上下要紧事情汇报妥当,又细细回答了赵明枝不少问题,眼看拖无可拖,然则宫中漏得通筛子似的,此时这垂拱殿上许多黄门、宫人,又有禁卫,外头更有等候觐见的其余官员,一桩桩,都令他心中生出许多迟疑来。

但这迟疑最后还是被压了下去。

大着胆子看了一眼前方桌案后,吕贤章还是上前一步,闷声道:“殿下……臣,还有事待要禀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5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