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章 勉强

书名: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03

赵明枝左手搭在箱笼上,才要将右手所持之物放回,此时闻言,手中免不得顿了顿,复才抬头去看向吕贤章,眼神中多有询问。

而吕贤章话既出口,虽是仍有难堪,却也只好接着往下道:“前线战情紧迫,急脚替本就不足,节度若有其余事体,不妨日后再着人单独送来,以免耽搁军情。”

“便是暂且无事,另还要预防上行下效——节度身为首帅,更要以身作则,半点不能徇私,更要严于律己才是。”

他稍作垂头,看向前方木箱,因那箱笼甚大,纵深足有数尺,以他此刻站立位置,看不清其中东西,只能见到公主右手当中握着一只细长木匣。

那木匣长约一尺半,仅有半掌宽,观其大小,绝非寻常公文尺牍。

以裴雍身份,特地着人送予当今公主的仪礼,无非古董字画、精巧顽具、金银珠宝几样,看这形制,很像是卷轴字画。

当今公主从前就是贵女出身,琴棋书画本为日常,特地送来名家字画,正为投其所好,倒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吕贤章自认对面前这一位公主的品性了解颇深,倒也毫不担心对方会被这等阿堵俗物迷了心窍,只是看来看去,终归是不顺眼得很。

——狄兵就在眼前,徐州虽然一时脱困,却并不意味着全无危险,反而使得南向混乱一片,不得不勉力迎敌。

如此境况,裴雍又是统帅身份,怎能分心去做这等散漫事?

端的不知轻重。

想到此处,吕贤章当仁不让,上前半步,手中虽无笏板,却也相握出了些微上朝的气势来。

他拿手点了点那木制箱笼,道:“此物既大且重,节度仓促将之送来,实在徒耗人力物力,若叫这般做法成了习惯,以为理当如此,必有无穷后患——殿下不好直言,也怕叫裴雍生出他想来,不若微臣书信一封,私下遣人送往,或能做些提醒。”

赵明枝也不中途打断,听他把话说完,却是认真道:“参政所言甚有道理,当以为戒,只此事责任在我,反与裴节度并无相干。”

“当日我向司农寺中农官问询谷种之事,成效寥寥,我本无官职在身,难做督促,朝中事忙,也此事虽是要害,其实迫在眉睫,却又不同前线战事,思来想去,索性遣使回蔡州,请陛下发诏,着北面各方做此搜集……”

她正说着,又将手中之物略微举高,道:“正巧节度东向而行,领事之后自当应差,今日遣人将所得谷种品样送来,拟从京城转向蔡州,待得了确认,才好做后续安排。”

“一来一回,极耗时日,又需农官再做查检,当也要走急脚替才为得当。”

语毕,赵明枝全无遮掩之意,而是站开几步,让开位置来。

吕贤章见赵明枝给裴雍多做开脱,心中才生不悦,见她手中扬起东西,乃是一把发黄谷穗,禾杆同苗叶俱已干透,但半点不妨碍那颗粒看着仍旧十分饱满,在半空中一荡一荡的。

不独如此,再看那只细长木匣中,又有油纸垫底,其内再有宣纸,另有纸笺上以墨书写“金陵红”三字。

他虽称不上精通农事,也能猜到多半“金陵红”是为公主手中稻种名称。

吕贤章顿时愣住,隔了一会才敢上前,也不用走得太近,就瞧见那极大箱笼中重重叠叠垒的全是形制统一的细长木匣。

早有宫人得了赵明枝示意,从中取出几只,呈到这一位参政面前,也不用他动手就自行一一打开,果然其中又是不同品类稻种。

未曾想竟是这样结果,吕贤章一时缄默,只晓得木然接过木匣,低头去看里头稻种。

想来是从各地仓促收来,匣中稻种还未来得及仔细修整,其中带尘带土,毛躁躁的,拿在手上微微发痒。

这一箱子分开匣装的稻种,仿佛在对他发着嘲讽,叫吕贤章连话也说不出来。

赵明枝倒是并未多想,见他拿着稻种在手中端详,复又道:“农耕天下之重,按今时情形,秋收时不知什么结果,当还要将此物走急脚替送往蔡州先行分辨,以免误了农时——却不晓得参政以为如何?”

吕贤章手中捏紧稻种,勉强道:“是臣一时胡乱忖度,反生误解……”

赵明枝摇头道:“劝谕督行本是参政分内之事,我也当要自约自束,不应急于一时着人着人将转递之物先行送来,此事怪我,且先记下,将来再请有司责罚才是。”

说完,还特地召来黄门,叫其以纸笔记下。

吕贤章抓着木匣,只觉心中渐渐发苦,忙又力劝几句,见赵明枝全无转圜意思,那苦味更是在喉咙里翻来覆去,叫舌根都跟着泛苦了。

他本意是要督促裴雍,全无苛责殿下之意,谁想竟生出反效,也不敢再提此事,忙将手中木匣放下,说起正事来。

吕贤章条理分明,叙述也称得上详略得当,不多时便把四处汇集来的紧急奏报梳理了一遍,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能由京城出任何决策,仍要转递蔡州。

赵明枝坐正倾听,全不置喙,只遇得不解之事时会做些发问——而这一回北面送来的战情中,不只宗格一人,已然再有更多矛盾之处,待要去做分辨。

吕贤章有些能答,有些不能答,本还想将不能答的权且记下,预备留待后查,只是赵明枝所问的东西越多,他神色就越局促,最后不得不道:“臣……力有不逮,当要先使人探查,才好晓得如何应对。”

“我也晓得京都府衙上下多有难处,更知参政不易。”赵明枝语气虽然平和如常,声音却比平常低上几分,听起来更显严肃,“京城毕竟位处前方,蔡州路远,更兼消息难通,若能由我处先做辨认,必定事半功倍,否则一来一回,再做传信……”

吕贤章又如何不知道其中要紧。

消息传回蔡州之后,十有八九还要发信过来再令探查,届时反复折腾,莫说择定战略,前线都不知变成什么样了,自然不能如此。

他羞惭于自身无能,虽不甘心,也只得道:“裴雍专于战事,又身居阵前,正好遣兵查探。”话至于此,忽的想起袖中奏章来。

“微臣来得匆忙,东面送来回折还未阅看。”

吕贤章一面说,一面将袖中折子取出,正要呈递,因见赵明枝摆手推拒,示意自己先看,便也不再推辞,低头翻看起来。

奏章方才粗粗拿着,好似挺厚,此刻仔细去看,才发觉原来是两本折子,分叙两桩事情,一为例行回报前线情况,其二则是回复前次问询宗格之事,写得甚是简单。

吕贤章只花了片刻功夫就扫完了,脸色更为勉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1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