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八章 算账

书名:珠柔 作者:须弥普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03

赵明枝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出声,只走向桌案旁,先道:“我自作主张过来,诸位官人不必理会,自行其是即可。”

众人齐齐应是,只安静片刻,便又继续,先还顾忌赵明枝在此,略微收敛三分,但彼此不过几个来回说话,已是再度激动起来,吵闹许久也无结果。

赵明枝叫人撤开面前才搬来的屏风,去看各人言语行事,又查点人数,其中不见御史中丞杨廷、同平章事孙崇、枢密副使,亦不见从前几个朱紫重臣,便出声问道:“杨中丞何在?”

她声音并不大,然则众人虽吵,不少都留有一二分心思观察此处反应,此时见其出声,渐渐安静下来。

一旁黄门礼官上前礼道:“回禀殿下,杨中丞今晨告病了。”

赵明枝闻言一顿,再问道:“张枢密何在?”

那礼官再道:“亦是告病不朝。”

她接连再问政事堂、枢密院中几名,尽数称病。

杨廷也就罢了,毕竟日夜随君北上,他年迈体弱,支撑不住病了也是有的。

但另几人不过四五十岁,算得上年富力强,尤其枢密副使张异,此人也是阵前出身,犹记得去岁南迁蔡州时,他还能身披重甲亲自带兵,彼时一跑十数日,也不见有什么事,到了行在后,还能同人在朝会上吵得屋顶瓦片不住掉灰,怎的今日一个两个就都扛不住了?

偏还只病了这几位,其余一道而来的,少有不朝。

赵明枝晓得其中必有缘故,可不管什么缘故,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吕贤章虽然忠心,奈何资历、威望俱不足够,若无位高持重者主持大局,更难收拾场面。

她无心再听殿中人拉扯,唤道:“吕参政。”

吕贤章当即上前。

赵明枝道:“京都府衙领城中大小事务,请各部司统算,请参政统筹粮谷、辎重,汇各处所需物资,今日具折再报。”

她说完,又叫了几人姓名,被点到的无不面露苦色,更有人道:“殿下,眼下少有人手,仓促统算,恐怕数目出入甚大……”

一有人当先抱怨,其余的俱都跟着诉起苦来,要银的,要人的,要宽限时间的,另还有推说某某年改制后,某某事项拆成几部分,除却自己部司,另还要其余衙门协同配合,一时实在不能完成。

赵明枝懒得与众人讨价还价,先看向右后方,叫道:“邓祭酒。”

邓琦本来垂手站在后头,听到自己名字,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连忙出列应是。

赵明枝道:“今日国子监中尚有学生、教授几人?”

邓琦连忙报了数目,头也不敢高抬,脸上更是已是能看出几分忐忑。

不只他一人,殿中其余官员也有不少露出些许难受表情的。

赵明枝已有“前科”,今日她只提一句,不消把话说完,众人已经都能猜到其中意思——

多半又是老法子,抽调国子监中学生。

果然,等邓琦话毕,赵明枝便一点头,对着先前几个言称“少有人手”的官员道:“诸部司人手不足,国子监中尚有不少学子留在京中,请邓祭酒统算人数、名册。”

她顿一顿,又道:“京都府衙曾用学生,纵然尚有不足之处,却也瑕不掩瑜,未尝误事,今次既是着急,还请诸部及早报送所需人数并待办事项,再请邓祭酒各做分派。”

听得她以先前京都府衙事例做引,倒叫众人想要拿“学生生疏,仓促间难以得用”做借口拒绝也不能,却又实在不愿开口认下,只好各自皱眉。

一时殿中更为沉默。

学生向来最难对付,将来一旦科举,俱是天子门生,尤其太学素来有“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之称,做事虽无多少经验,甚至未必有寻常吏员得用,但笔杆子和口舌哪一处都不讨嫌得很。

有这样一群人进入自己队列之中,且不论事情做多做少,又做得如何,看得多了,哪怕不能得知真正底细,真探查出一二内幕,说与宫中知晓,也足以叫人恼火了。

赵明枝稍等几息,不见人回话,再道:“事多闲少,我便不耽搁诸位时间,如若太学生仍旧不够,便请邓祭酒牵头,通令城中各大书院,以做招募。”

这话分明说得十分客气,可殿中气氛却更为沉闷起来。

半晌,才有稀稀拉拉应是声。

朝会完毕,众人还未散尽,前边赵弘却是几度转头,欲言又止。

见他如坐针毡模样,赵明枝不免问道:“怎的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赵弘摇头,但才过一会,又忍不住小声道:“阿姐,我一个人在宫里头也没什么能做的,眼下也不晓得怎么了,这许多人一齐生病,我要不要去看看的?”

赵明枝略一犹豫,还是道:“杨中丞延经筵,便为天子师,你既有心,前去看看也是好的,可辛苦了这许多日,也无甚休息,今日又要奔波,你累不累的?”

赵弘将头摇得更厉害,赶紧道:“人人都辛苦,阿姐连觉都不能多睡,剩得我一个,说得好听点是皇帝,其实一点用都做不得,怎能安心?倒不如出去看看杨中丞、张枢密几个。”

他说到此处,语气更为认真:“我晓得阿姐在京中也一刻都没闲着,贼人围城前几日还日日外出亲自耕种,叫外头百姓能亲眼得看到,而今我都回来了,当然也要学阿姐行事,叫京中百姓看得清楚天子当真回了京,不是哄骗他们,再叫那些个官员也看得清楚,我家必不会怠慢文臣武将……”

赵明枝不由自主露出笑来,又是欣慰,又是心酸。

她心知世上从无心想事成,许多努力,往往未必有所收获。

譬如此刻,弟弟虽身为天子,年幼力薄,几无根基,而朝臣们各有算计,也不能说那算计对错,是以哪怕他此时把一颗心掏出来,也未必能换得回多少同样真心。

但再如何未雨绸缪,眼下事情未发,也不能因噎废食,打击弟弟一片拳拳之心,至于所谓帝王脸面、君臣强弱,如此时候,却也顾不得那许多。

见姐姐点头认可,自家又得了“正经差事”,赵弘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也不管旁的,匆忙唤人去找自己常服,立时就要出宫。

赵明枝由他自己安排,既不插手,也不过问,等人走了,才回了偏殿,先催问银台早间新到急报,草草阅过,才告一段落,一抬头,还未看清漏刻上时辰,便先见得墨香垂手站在几步开外。

“殿下!”

对上赵明枝视线,墨香喜不自胜,急急上前行礼。

“几时来的?”赵明枝不禁笑问道。

墨香支吾一阵,显然早早便到了。

赵明枝语气含笑道:“从前说话甚时不是理直气壮的,才几日不见,怎么胆子小了这许多?”

墨香这才笑嘻嘻上前,道:“好容易见得殿下,心里方得安定些,又给您打发出去,哪里睡得着,只盼多看几眼,偏又怕殿下说婢子不听分派,一颗心正吊着打唿哨,胆也不晓得飞哪里去了,怎还顾得上大小!”

她噼里啪啦说了一通,自表过心意,却把嬉皮笑脸全数收了起来,认真道:“殿下先前说有要紧事情派给婢子去做,婢子只怕耽误了,又怕睡过……”

赵明枝直起腰身,往后头椅背处靠了靠,也没有再拖延,当即道:“眼下狄兵虽退,未必不会再行回返,是以人人自危,只有往外跑,少有往此处来的,可城中被围日久,百业萧条,又兼道路未通,眼下寻常人衣食住行都难保全,朝廷虽竭力筹措调度,总归不能事事自家动手。

况且民以食为天,人人都知粮谷最大,都盯饮食之物去了,上传下达,由内而外,等稍有解决,也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其余事情虽不至于空等,势必排在最后。

但天气渐热,城中伤者甚多,莫说药材不够,便是大夫也杯水车薪,另有工匠,甚至漕运工人,一应人才,俱都深缺,除此之外,夏汛就在眼前,年年京城发大水,不早些把房屋搭好,住到哪里去?”

赵明枝将缘由交代清楚,又举了木料、砖瓦、草料无数事项,最后才把面前一本折子打开,将其中夹的几张纸取了出来,递给墨香。

她道:“这是我使人誊抄的,你且看看,换了寻常人衣物,只先去寻各处商户,不必限在三家五家,也不用一定去找行首,十家八间,甚至更多也无妨。

也不用细问情况,先探价格,再催交货时间,不管报价几何,一律往上再做添价采买,如若能做早到,货物早到一日,便多给一成货款。”

墨香接过那纸,先为上头写得密密麻麻的物什吓了一跳,由马匹辔头马鞍,至针线葵扇扫帚,几乎无所不包。

不等她消化好,听到赵明枝交代,一时干咽了好几口唾沫,回话时声音还是有点发哑,不太敢确定似的道:“咱们当真要添价?要添多少价,又买多少数量?”

“添一半价钱,至于采买数量。”赵明枝想了想,道,“你先问有多少存货,如若有一万石,便要买十万石,如若有十万石,便买百万石,一律采买十倍。”

“至于银钱……”赵明枝又指了指桌角处一叠东西,“此处银票你先取用,清华殿中还有黄金一箱,我已交代人抬去宫门口,届时你点数人手,看看如何支使。”

饶是墨香从嘉王府跟着赵明枝一路到京城,自觉见过许多世面,等她取过那厚厚银票,一一翻看上头数字时,还是久久说不出话来,只觉自己眼花了一般。

她这一回张大了嘴巴,过了好一会才把自己声音找了回来,迟疑片刻,还是问道:“殿下,这银钱,婢子要全数花完么?”

又小声道:“若论身份,这话本不当是婢子能问的——只这样漫天钱财,是咱们府上的,还是朝廷的?”

“是我向人暂且借来一用。”赵明枝道,“并非朝廷款项,也无甚借期,更无限制,你只管尽力花去便是。”

听得是赵明枝筹借,墨香心里更犯嘀咕了,低声又道:“殿下也太过厚道,向来采买东西只有往下还价,那有还自己往上添价的?按着这样添法,本能买一千的银钱,怕是最后只能买个六七百,岂不是亏大发了?”

又不情不愿道:“那些个商贾平日里赚的已经那样多,如今这样境地,正该懂些道理,讲讲家国天下、仁义道德才是!殿下忧心城中民生民事,情愿自己补贴,反倒叫他们赚得盘满钵满,也太……”

赵明枝倒也不以为忤,笑着道:“你不做买卖,自然心思不同,但举一事——从前还在府上时候,府中人一月只有旬休两日,你好容易得了休息,正打算出府闲逛,忽有人说想吃下头柳叶镇四文一串的糖葫芦,叫你给带二十串回来,本只用八十文,他愿给你八十八文,如此你来回一趟,最少也要五六个时辰,却能多赚八个铜板,你去不去的?”

“自然不去!”墨香不免一啐,嚷道,“且打发叫花子呢!”

“如若叫你带两百串回来,一串给你六文,如若能次日子时前回到,早到一个时辰,多给六十文,你去不去的?”

墨香愣了一下,忍不住就在心里算起账来。

一串六文,本钱才四文,两百串净赚四百文,早到一个时辰多六十,十个时辰便是六百文,加加减减,足一贯多!

从前月例才几百钱!如此往返一日,左右她家离柳叶镇不远,顺着道白捡许多钱……

她只一瞬间就在心里把账算清楚,脱口道:“那我便我同玉霜换轮值,前日打晌午就出发,买了东西,漏夜回来,也不用在家中过夜,少说能多赚他七八个多给的六十文一个时辰!”

赵明枝笑道:“此人不只要带糖葫芦,还要带麦芽糖,带果子泥人,样样一样条件,你拿也拿不完……”

“这怕什么,如若给的价钱高,我便多雇几辆马车!如若要得还多,我把那做糖葫芦捏泥人的一道花了钱请回来……”

话一出口,她便明白得过来,见赵明枝忍俊不禁模样,顿时脸也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7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