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作者:鳄鱼皮的皮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六十八章:割肉饲鹰

书名: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作者:鳄鱼皮的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09

白马寺,佛塔。

天际一抹朝霞由晦渐明,映照佛塔七彩琉璃顶,流光溢彩若佛陀颅顶慧光,

众僧并未随同前往佛塔,围绕佛塔低诵着经文:“舍利子,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梵音并不吵耳,只作为背景音乐存在。

空气中缕缕轻烟有檀香意,营造出一副极致的氛围感。

佛塔门前共有五人,两名护卫贴身守卫的李执,白马寺方丈广智,金山寺主事千叶。

“咔嚓!”

广智方丈推开佛塔大门。

里面油灯通明,被提前打扫的一尘不染,墙壁佛龛供奉着一尊尊佛像。

佛像似臆造神相,又似人相,舍利子或镶嵌于佛像眉心,或是放置于佛像内部,光影交错竟有几分阴森感。

“白马寺佛塔共七层,高二十四米,已供奉佛祖舍利三百年。”

“一层到六层佛龛,供奉着白马寺历代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舍利,以及肉身塑佛。”

“第七层则供奉玄奘带回东土的一颗释迦舌舍利,日出之时,金光洒落照向佛塔,若是有佛缘之人,还能见到众僧拜佛听法的奇观。”

“本次瞻仰释迦舍利,只有李公子与金山寺千叶法师两人,请随贫僧来,莫错过观看舍利的最佳时辰。”

陈景打量一号目标的时候,李执也在打量千叶。

所见为佛宗,显圣,狮子印三重加持下的全盛状态。

只觉得这个小和尚模样俊俏,清净明澈,似有毫光从眉心透体而出。

哪怕对佛教不喜,也不觉顿生几分好感,微微颔首道:“见过千叶法师,李某对佛法不甚精通,若有疑惑,还望法师不吝赐教。”

陈景回了一个佛礼:“托李公子福,小僧才能在今日瞻仰释迦舍利,凡有所问自当无遮。”

说罢,广智走在最前面引路,李执与两名随身护卫紧跟其后,陈景则跟在最后。

“…………”

“哒哒哒…………”

佛塔外,一名大和尚取出一件木鱼法器。

木槌轻轻敲击木鱼,声音形成一段奇诡的音调,伴随梵音徐徐扩散。

佛龛中佛像适时发生不可观的变化,飘出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人形阴灵。

飘荡半空,如同蠕虫般疯狂吸食香火,眼神晦暗已无半点灵慧之光。

大和尚低声对旁边另一名僧人嘱咐道:“注意时机激活显圣法器,当今天子对我佛门存有偏见,还需以释迦舍利奇景度化。”

僧人紧握一个巴掌大的法螺,点了点头:“日出之时,只是白马寺诸位师祖,经此一事,恐怕有烟消云散的风险。”

大和尚毫不在意道:“众祖师早已失去了灵智,与其浑浑噩噩的活着,还不如为佛门做最后贡献,国师大人知道了定然也会欣慰。”

走进佛塔,陈景护身念珠突然发烫,不过转瞬之间又了恢复平静。

无灵眼,无灵视,被一群看不见的东西给盯上,有一种莫名烦躁感。

不过也并非全无所觉,此刻处于精神催发到极致的全盛状态,依稀能感受到有东西从身旁飘过,却无法捕捉到一抹具体影像。

不过只要靠近李公子,或者靠近李公子两名随身护卫,护身念珠就绝对不会发烫,唯独广智方丈是一个没有半点作用的水货。

快步来到佛塔第七层等待日出,李执盘坐在蒲团,突然开口问道:“我曾经听闻佛祖割肉饲鹰的故事,见鹰食兔,不忍兔被鹰食,亦不忍鹰饿死,遂割肉饲鹰,不知道法师如何看待?”

陈景无视广智与护卫警告的眼神,也拉来一个蒲团与李执对坐。

我知你是皇帝,你知我知你是皇帝,但只要你不公开身份,就不存在所谓的尊卑之别。

陈景整理了一下思绪,回道:“小僧知此故事有三层意,第一层为旁观者,见佛祖割肉饲鹰,既救下了兔,亦不损鹰利,是慈悲。”

“第二层是我为佛,不忿,不解,不愿,鹰食兔本就是天理,何必救兔?何必饲鹰?”

“第三层是我为鹰兔,芸芸众生有人如兔食草生肉,还人如鹰食兔果腹,并且鹰可成兔,兔可成鹰,佛祖已超脱,以自身血肉布施度化。”

“若是以国为界,土地为兔食之草,黎民为兔,门阀为鹰,鹰食兔,兔伐鹰,兔成鹰,循环往复轮回不休。佛祖的肉来自界外,等同于吞灭一国,使鹰兔的矛盾得到缓解,可得到片刻安息。”

广智和尚:“…………”

广智虽然是白马寺方丈,但并非白马寺僧人,而是受皇家安排才在白马寺出家。

为了能胜任白马寺方丈这一职务,也曾苦读上百篇佛门经书,你一句话解出好几层意识,很容易没朋友的知道不?

李执仔细回味了片刻,开口道:“第三层含义倒是有几分意思。”

得到皇帝赞许,陈景却没有就坡下驴,而是摇了摇头:“其实最妙的反而是第一层,书中表意有千分,读者能得有一分已不容易,能得十分者万众无一,有启蒙教化之功。”

“如同儒家的卧冰求鲤,当人思考在第二层含义,对事件产生质疑的时候,第一层含义其实早已明悟,写出这句话的人便已经达成了目标,誉谤又如何?”

“第三层已经在思索佛陀超脱之境,让人见到了囚笼,反而予人世间无益。”

“…………”

突然,东边天际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晨曦透过云层,将金光洒落地平面,

一缕金光透过佛塔缝隙,落在佛塔内居中位置的一根石柱上,光华四散宛如接引亡灵的光柱。

石柱青赤二色交错,是从佛塔第一层拔地而起,上面雕有一朵白玉莲花,花蕊处托着一颗淡红色彩石,便是传说中的释迦佛陀舌舍利。

塔外诵经的大和尚小声提示道:“太阳出来了!快吹法螺。”

他旁边的僧人则拿出一枚法螺吹响,呜咽之声融入梵音之中。

塔内吞食香火的阴灵如同听到指挥信号,纷纷朝着佛塔第七层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