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作者:鳄鱼皮的皮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六十六章:空纸还

书名: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作者:鳄鱼皮的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09

汴京。

白马寺。

位于汴京偏西方向,离盂兰法会举办地最近,比大行寺还要近。

因为盂兰法会本来就是由白马寺受皇命筹办,山门外还能看到不少工匠,搭建讲经台,辩法台,装扮鲜花,翠竹,圈出百姓听经闻法的场地,以及前排贵人的专座等。

陈景金山寺一行人。

跟随着玄明大慈寺一行人来到白马寺。

行至山门前,只见正殿侧有一尊韦陀像,威武霸气,怒目圆睁,身披鱼鳞金甲,将降魔杵扛在肩上。

陈景与玄明作为各自寺庙主事,并排走入白马寺,其余众人紧随其后走入。

金山寺:十三人。

大慈寺:十四人。

小和尚见有近三十名和尚齐至,连忙转身去叫老和尚。

很快,一名白须白眉的知客僧上前迎接,对众人行了一个佛礼:“阿弥陀佛,贫僧乃白马寺知客长老——广贤,见过诸位同门。”

众僧皆回了一个佛礼,玄明老和尚则取出特殊僧碟,率先开口道:“贫僧乃大慈寺讲法僧——玄明,受皇命负责盂兰法会第二场法事,为了法会能少些波折,特来求广贤师兄寻个方便。”

广贤接过僧牒仔细查看,点了点头道:“自无不可,本寺还有不少禅房空置,玄明师弟可任选一间清修,不过这几位同门,也都是大慈寺的僧人?”

陈景见自己被知客长老点名,也连忙站了出来,行了一个佛礼道:“小僧乃金山寺辩法僧——千叶,并未受皇命,只是纯粹为瞻仰佛祖舍利而来,也欲在白马寺挂单。”

此言一出。

殿中数双眼睛同时望向陈景。

没有特殊僧碟,却来白马寺挂单的和尚其实不少。

不过这些和尚都是以个人身份,亦或者小寺小庙,够格参加盂兰法会的寺庙一个没有。

反正没有谁认得,挂单失败没有任何损失,一旦证明自己的向佛之心,有白马寺背书,那就是一本万利的事。

但金山寺这种有名有姓的大寺庙,一旦被白马寺拒之门外,面子可就要丢大了!

“…………”

“佛祖舍利人人皆想瞻仰,但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任何人瞻仰都需多名僧人陪同,本寺能力不足,不能在确保舍利安全的同时,让世人都能瞻仰到佛祖舍利。”

“但也不愿意将向佛之人拒之门外,所以想出了以佛诗证佛心的办法,若师弟能证佛心,便可择日瞻仰舍利,挂单自然也是应有之义。”

广贤这话说的滴水不漏。

话音落,就有一名小和尚把陈景带到一张桌案前,笔墨纸砚早已摆好,并且旁边早已有三名僧人。

一个枯瘦脸,一个盘圆脸,一个大高个,枯瘦脸和尚显然早有准备,提笔,蘸墨,奋笔疾书写下一首佛诗。

“烛火摇曳映佛影,虔诚放眼梵可鉴。”

“莲花法座心安放,清风徐来荡心香。”

陈景瞥见了对方所写的佛诗,平心而论,算是一首中规中矩的佛诗。

不过反正不比文采,无伤大雅,不过问题是过于浅显了一些,大部分礼佛的僧人不都是如此。

果然,广贤和尚礼貌性的夸奖两句,就把这枯瘦脸的和尚请下山。

然后是圆脸和尚,思索片刻后也提笔疾书:

“佛前焚香心如水,虔诚向佛无所求。”

“除了尘心尽是佛,明灭自在心之舍。”

这首比上一首还不如,圆脸和尚也没能在白马寺挂单。

然后第三个大高个和尚,也没有逃脱被请下山的命运,不过陈景没有瞥见他写的诗。

将看到的两首诗查了一下,竟然都能在网上找到。

两名僧人,也如同无相世界的朱魁,有一部分现实世界的知识,成为了他们脑海迸发的灵感。

“…………”

连续三人失败。

他们所写的佛诗不管好坏,至少精心酝酿了许久,但千叶决定来白马寺挂单,完全是到汴京城之后临时起意。

玄明老和尚不由看向金池,见对方老僧入定般,不解道:“你对他很有信心?就眼看着这个小和尚胡作非为,我大慈寺和你金山寺齐名,丢了脸,可连带着我大慈寺的面上无光啊!”

金池依旧不为所动,冷声道:“没信心,不过你当这小和尚是为了给我这个老和尚争口气?他有自己盘算,信不信发疯砸了佛像也阻止不了他!你不是已经分到禅房,怎么还这看戏?”

玄明没好气道:“好心当做驴肝肺,我在这里,你就可以解释你是来找我论禅,他完全是个人行为,保住你金山寺的颜面。”

“动了!”

“千叶师弟动了…………”

两个老和尚正在斗嘴的时候,一名武僧突然开口道。

陈景思索片刻之后,也拿起毛笔开始书写,没有选择抄袭,反正只是表意而已,一首打油诗足够了。

今日白马寺,一纸佛心验。

谁言?空谈。

我言叩佛三千年,山裂石崩额头烂。

堂前长跪不曾起,肉化泥尘骨生根。

岁岁年年多燃香,千丈山上寸木无。

昔年诵经飞溅沫,今已成塘遍生莲。

行至佛陀处,一页空纸还?

“…………”

陈景连写了三段,不过都是以同一句进行收尾。

将写好的诗递了上去,广贤和尚脸色变了又变,深吸一口气道:“普德,普真,去为大慈寺和金山寺的师兄,安排禅房。”

众人一惊,虽然并不知道陈景写的什么诗,但毫无疑问是通过了!

等到两个小和尚带着人群离开,一个知客小和尚不解的问道:“师父,你不是说有贵人在寺里,除了与盂兰法会相关人员,绝对不接待外来人员,难道他的诗写的很好?”

广贤露出一抹苦笑:“这已经不是写的好不好的事,而是他诗里所表达的意思,我向佛之心,已经超过了你白马寺的规矩,你若不许,保不齐我会干出什么事。”

“若今日我白马寺以向佛之心不足,将这个小和尚赶下山。”

“他将这首诗外传出去,然后上山来偷佛祖舍利,我白马寺该如何自处?”

知客小和尚认真思索片刻,突然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若我寺严重处罚他,甚至杀了他,对方就是因白马寺不公舍利私藏,宁死也要向佛的虔诚之徒。”

“我白马寺自证污秽,自掘坟墓,若不处罚,那盗舍利的人将多如过江之鲫,所以只能认可他的向佛之心。”

广贤无奈点了点头:“若是作诗,我是裁判,他作出一首千古名篇也没用,但他一首诗却让我等陷入到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矛盾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