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75 这画太雅了!

书名: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朱厚烷的大脑空茫着,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反驳的话,被牛顿噎在原地。

然后,他瞬间放弃了对抗性的思考。

老师说的话,自有他一番道理。

朱厚烷偷偷瞥一眼顾铎,饱含嫉妒,却换了一种说辞,仍要否了顾铎上达天听的机会:

“先生在上,弟子窃观顾大人之举止言行,实未见其有丝毫修灵根闪现,似与仙途无缘。”

“弟子斗胆建言——望先生三思而后行,另择贤能。”

朱厚烷的语气都快冒出酸水了。

他实在不明白,他好歹也显现了在音乐格律上的天赋,被老师驳倒,碎了道心,才被收入门下。

这顾铎就敬了点果子,说了点不痛不痒的官话,就能被老师赐予论文模板。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实在是个潜藏的祸害!

牛顿甩了甩袖子,感叹朱厚烷修仙道行不够:

“以后莫要质疑我的实验安排。”

“不懂要用简短的问句,不要绕弯。”

有些事,什么牛马都能做,只有关系户不行。

因为需要够勤快。

顾铎被朱厚烷的眼神盯得背后发毛,他不信鬼神,酷爱读书。

比照过往,他自以为咂摸出了牛顿的路数。

牛顿此人奇了怪也。

哪怕封了男爵,依然身着粗麻道袍……

也对、都当道士了,一定是要修仙的。

顾铎那些古籍不是白买的,里面甚至有魏晋时期的珍本。

他研究古今道派,比较佛门之戒律清晰,道家山头林立,严谨性不足,各有各执拗的道理。

从整体上看来,却是包容性十足,哪个朝代都能拿出一份有灵的说辞,不至于被淘汰掉。

适应环境的能力一绝。

想必、牛顿这论文,也是他声称的通仙手段……

顾铎顿悟。

此乃青词!

甚至比上个青词版本,在朱厚熜心里更有威力,才能叩动仙门。

顾铎赶紧珍重地,收下了牛顿给的纸页:

“蒙爵爷看重,微臣愿效犬马之劳。”

士大夫的脊骨,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就要软下去。

无论用任何方法,只要顾铎能够让朱厚熜相信,河南土地上深藏的危机已经很危险了,走偏门也是一条路。

顾铎笃定——

牛顿带来这几十个宗室,也许搅得起风浪,但也至多拍死几只虾米。

走官府规则外的手段,撼动不了河南真正的积弊。

受了牛顿的恩惠,顾铎现在也不心疼银子了。

该有的接待费,他都自掏腰包出。

开封府通衢之地,酒楼灶火如同其旺盛的人气,上蹿下跳。

买现成的菜品,来得又快又好。

朱家族谱字辈太具有标志性,不用说详细了,只看着名字,就知道眼前人是哪支哪脉。

顾铎出自礼仪之乡,座次安排妥当,尊卑分明。

他作为待客一方,只与牛顿和朱厚烷等宗室长老者,于府衙隐秘处,独坐小桌。

趁酒菜入腹,碗盏叮当的时候,顾铎低声对牛顿耳语:

“许家庄田绵延百里,并非一日之功。”

“昨个许尚书来话,愿助爵爷安顿宗室,几十余人,各占十亩田地,划片而居,亦是有助于爵爷推行考核之法,为国为民。”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得关小黑屋里去。

一人十亩地不算小数目。

一口气拿出来也够许家难受好久,开封府商贾起家的大族,所记载的发家本钱,也就百亩田地的收成。

顾铎不提自己烧掉的书信,只说是口传。

替许赞说完软话,顾铎却取出一支上好的画轴。

他亲自展开,入眼是一幅《陶朱公造称图》。

顾铎的语气还是谦恭的,让人无法从他的神情里读出多少意思:

“爵爷清正,受上谕至,不得以阿堵物侵扰爵爷,故赠一尺图幅。”

“仅作君子之交。”

牛顿眉毛一抬,就知道顾铎什么意思。

矛盾。

太矛盾了。

明晃晃地告诉他——

前方是地头蛇的地界儿,英雄小心探索。

这幅图笔法老道,出自大家,没有极其深厚的功底品味,做不到成气韵。

画的内容却很俗气,不描范蠡为官作宰的时日,只取他从商的故事,讲得还是开天辟地发明秤砣,助人利己的典故。

这画给任何一个有官身的人看。

都是一种诅咒。

当面点牛顿呢!

说他只是个平民出身,不如范蠡聪明,不主动退出炫舞,小心丢了爵位。

但是,也并非全为下马威,一幅画成了定格在时光里,众人对其的解读,绝对不会只有一个。

陶朱公范蠡乃是天下首富。

失了势,仍不失为富家翁。

这画立意不佳,笔法够好,有议价的空间,可做雅贿之用。

开封府商业繁荣。

总有商人愿意出重金,为陶朱公打榜。

朱厚烷读出了几层意思,在一旁一言不发,牢记牛顿的教诲,不再多话。

但他心底里,更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牛爵爷有大学问,就算朱厚熜派给他的一两件活做不完美,只要面上能过得去,也不会拿他怎么样,还是牛爵爷、牛真人。

杂交水稻提高亩产,只是一个猜想而已。

主要提议者是李时珍。

错了,也不伤害牛顿的神异,数理和农桑之事,世人眼里,南辕北辙。

几声村夫惊呼,打破了诡谲的氛围:

“许大人高义,陛下圣明啊!”

宗室们品不出弯弯绕绕,真心觉得顾铎的提议很好,连往肚子里塞饭的动作都因尊重而停下来。

他们原先以为自己能薅得到一亩地,也就不错了。

没想到许家抬手就承诺十亩,完全够他们供养子孙后代,把妻子儿女、养得白白胖胖的。

他们未见许家一人,已是觉得此门第大善,观感极佳。

宗室们笑了,顾铎也陪他们笑。

席间气氛在冬天算得上暖烘烘。

要不是牛顿先前把他们讲服了,只怕现在就欢天喜地前去领地,任凭处置。

牛顿维持着他新学会的社交性假笑,他是会听凭安排的人吗?

他点头收下画,随手卷了卷,丢在朱厚烷怀里。

这种东西对他一点价值都没有。

牛顿眼中光芒收敛,对顾铎半真半假地说:

“的确是不值钱的东西。画圣的画,若我为陛下修仙有功,也是有的。”

顾铎不信,只觉得是牛顿单纯的拒绝。

他低下眼睛,只说着体面话:

“确如牛爵爷所言,此画粗劣。”

“陛下富有四海,吴带当风之美,亦是收入囊中。”

牛顿当真只用靠修仙。

只要他想,他可以耗费一篇论文,打印出画圣吴道子的真迹,保证新鲜出炉,不染岁月痕迹,却让任何一个品鉴大师,没办法否认它的真实性。

但是,这种亏本买卖,牛顿只会做一次,消耗的还是朱厚熜的脑力成果。

他得出数学模型,才懒得把史书翻遍印证,这是迟他一步的庸人,才需要做的事情。

用论文打开新的洞窟,获取未知的知识,才是牛顿永恒的追求。

牛顿理了理袖子,抬眼对顾铎道:

“你也不用传话了,一会儿我亲自去跟许家人讲,为了陛下修仙大业,乃种杂交水稻,百十亩地,见效甚微。”

“宗室是来助许大人的,自然不可画地为牢,要走动,辩而知理,验而识理。”

——

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