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06 大元之罪

书名: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文华殿里面传出一阵祥和的笑声。

朱厚熜再次朗声宣布:

“朕又找着一颗了。”

“给朕记上,这是朕找到的第几颗。”

黄锦喜道:

“回陛下,第9颗了。”

文华殿本就是朱厚熜这位皇帝,用来接见朝臣、批阅奏折的地方。

其中收藏者的史书分门别类,比全天下任何一个地方都齐全。甚至还有前朝宫中密藏的档案。

翻出各个史书的天文志,按照从前的历法时间推演,自然能发现这颗与众不同彗星的蛛丝马迹。

朱厚熜全然忘记了自己前年到处祭天,焦头烂额,睡不着觉的模样。

他的优越感支配着他的情绪。

他现在看着那些史书上,因为这颗慧星异动,而心浮气躁、甚至向朝野道歉的皇帝们,就觉得好笑。

牛顿皱着眉,慢慢地读着天文志。

似乎被不同皇帝朝代年号的换算,绕晕了脑袋。

目前战绩为0。

张孚敬是真的算不快。

却也挑出了一颗。

吴平连摸书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远远地站着,像根蜡像。

牛顿又叹了口气:

“陛下博通史书,臣下都不如您。”

“从前臣下没有机会读史,今朝承恩蒙幸,实在难得。”

他的表情依旧平静,语气也淡淡的,听不出任何一点谄媚来,他伏于案前,有一种穷究天理的老儒气质。

毕竟,他虽然在洞窟里看完了史书,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

牛顿此刻的夸赞,分量极高。

朱厚熜的心思,偶尔也适用儿童心理学。

超越专业人士,尤其是自己的“老师”,足够他暗爽好久。

他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验证以后的惊喜也持续高升。

成就感。

是朱厚熜渐渐缺失的东西。

从12岁的时候失了父亲,他就扛起了王府的重担,一直到挑起整个大明。他一步步熟练权术,真的无聊太久了。

大明的国事开始在他眼前上演循环,闭上眼都知道该怎么处理。

现在,终于有乐子了。

他澄清这颗慧星的来处,不仅仅是洗刷了自己的冤屈,还替先代皇帝们澄清了道德。

这实在是大功一件。

天上已经功德升仙的皇帝们,会欠他一个人情。

朱厚熜拿起自己演算出来的结果,加上牛顿的手稿,一并递给黄锦:

“让司礼监的太监们拿去抄写。”

“一会儿送张阁老府上一份,也给夏言拿一份去,让他务必苦读,明白了什么,写些疏文上来。”

他对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无比自信,忍不住走下大殿的正中,张开他的袖子,脚步飘飘似仙:

“此星,果然76年一现。”

“孔子也见过……汉文帝也见过……”

他踏出文华殿的大门,仰天长啸:

“一朝解管天中事,人心觉悟道为源。”

自家主子又开始念诗了,黄锦敏锐地品出了其中的不一样——

从前他的主子讲谜语,念的诗词都是原句拼贴。

今天他倒是诗性大发,即兴改编了一句。

也只有那位预备进入内阁,制衡张孚敬的下一任阁臣夏言,才有这样的殊荣。

黄锦不多说一个字,老实地遵旨办事。

他倒觉得脚底下像踩着漩涡。

他从王府起就跟着朱厚熜,实在是明白自己的主子,拿定主意绝不罢休的样子。

也不知道,大明朝堂从今往后,将变成何等模样。

张孚敬看着朱厚熜年轻力壮的背影。

觉得莫名有些悲哀。

自周朝始,多少人臣的命,死在彗星的尾锋之下。

如果不是今天朱厚熜听说牛顿有仙人指点的传说,一定要让他旁听问话,他也许会带着遗憾死在今年冬天。

在这一刻,张孚敬竟觉得自己的人生,彻底得到了圆满。

他将卷轴捧在手心翻转过来,铺陈到地上,仔仔细细地跪下观看,他发白的胡须仍然被风吹得飘起,但是他的脊背却前所未有的挺直。

他把卷轴的纸张抓得褶皱,比他的皱纹深刻。

语调空空茫茫:

“天道有常。”

“朝闻道,夕死可矣。”

牛顿被这句话吓了一跳。

要是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科研兴趣的人,都持有这种念想,做出一点点成就,就心满意足,立马准备烟消云散了……

那他的挖空洞窟计划得延迟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啊?

这种不正的思想之风,一定要严厉的制止!

牛顿收拢卷轴,免得眼前人痴了。

他说话有着理性带来的不容置疑:

“张阁老,当下只是,几近道尔。”

“以我如今窥探天道得到的公式,算得了彗星回归的年月,却难得其中的分秒,后世诸君应当努力。”

朱厚熜出去跑了几圈,刚回来就听见此番对话。

他心下深以为然。

“牛道长此言,甚是有理。”

“人生代代无穷已,朕这一辈英豪,也绝不了后世子孙的智慧。”

“道可近,不可得。”

他自然地替牛顿总结了他的观点。

既然接近道是求仙的必要要求,朱厚熜很大方地,将手中蘸满墨汁的笔,递给张孚敬这位陪自己长大成人的能臣:

“张阁老,你也来算一算吧。”

“今年这一颗彗星究竟是什么来路。”

张孚敬深沉地接过朱厚熜的纸笔,他点点自己的头,就算他实在是没有朱厚熜与牛顿那么优秀的速算能力,至少他可以誊写一下这些奥妙无穷的公式。

他要尽可能地,理解它们代表的每一个意思。

看到张孚敬如临大敌的样子,牛顿又掏出一个卷轴。

他将这卷轴在地上铺开来,滚轴转了很久很久,拖出一条密密麻麻,写着理论论证过程的纸路。

勾画如惊世刀锋。

任何一个后世的大学生,都会知道,这是一篇结构严谨的数学论文。

张孚敬的笔掉在地上。

有种被数字围绕在祭坛中心的无措之感。

牛顿解释:

“既然存在常绕日行的彗星,那必然存在因帝王无德而产生的彗星,只是算法更加复杂。”

“因此,我先写下此篇论文,供陛下阅览。”

朱厚熜有过阅读牛顿手稿的经验,现在立即上前观看。

他眼神凝实:

“这颗彗星的轨道……不是椭圆,而是双曲线吗?”

他嘴上念着牛顿册子上的各种概念。

按照论文的结构,被引导着思考。

当他看到最后一行结果之时,喉咙都滞涩了一瞬。

朱厚熜的胸膛里升起一阵狂喜。

“此星竟是在宇宙飞翔了205年!”

“非朕之罪,非大明之罪!”

“大元有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4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