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53 牛顿:你们一样烂

书名:牛顿降生大明朝 作者:与天同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李时珍被这文华殿中,如同洪流一般的气氛裹挟着,胸口里血液沸腾。

哪个读书人没幻想过——

直言劝谏皇帝,挥斥方遒,最好皇帝听完这一席话,幡然悔悟。由此澄清官场风气,上利国家百姓,下利他青史留名。

这就是文人最顶级的荣誉。

稍微在脑内模拟一下,就能爽翻天。

李时珍科举失败,当然也有个书生治国的幻想。

今天见着朱厚熜,他便觉得无比亲切和善,听说这嘉靖皇帝,以前也是湖广的,当是个豪爽汉子,还被牛徐行忽悠得服服帖帖的,立马改换信仰,应该能听进去话。

李时珍早就对那些当官的不满了!

的确,这大明朝鼓吹祥瑞的风气,是该制止了!

李时珍眼睛温热,差点同样膝盖弯折,陪着这些六部尚书、侍郎,一起完成劝谏朱厚熜的大业。

牛顿眼皮都没抬一下,伸出手掐住他脊背处的肌肉,愣生生用两根指头带来的刺痛感,把李时珍死死地架住。

这李东壁,毫无站位意识。

来之前,还跟他说京城里考上科举的人,全都是妖怪。

怎么现在要跟这些妖怪混在一起?

他们可是【修仙者】。

凡人的事情少掺和,连官服都没穿上,还在朱厚熜面前站队表态……

小心被朱厚熜这小登记恨上。

李时珍被牛顿掐得脑子一痛,不敢抬头直面君颜,只能偷偷瞥一眼好兄弟的神色。

牛顿貌似维持着超脱世外的表象,但李时珍还是从他耷拉下一像素点的嘴角,窥见了事情的严重性。

上回牛顿这副死样,还是他发现——刚刚研究好的“化尸水”效果不理想的时候。

的确,现状如牛顿所料。

朱厚熜的脸上的神情,一瞬间变得无比虚假,嘴角定格在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弧度,他的手指摩擦着自己厚实的皮草,抬起下巴,用眼底扫过跪得整整齐齐的官员。

他们个个脊背挺直,觉得自己对得不得了。

挑这个时候提这茬……

真是惹人讨厌。

朱厚熜冷声提醒:“诸位爱卿,文华殿地上寒凉,你们都先起来吧。”

他还不明白这些当文官的,脑子里面正想着什么?

假祥瑞的错,要算到朕头上来了!

这些个尚书、侍郎干干净净,要踩着朕成就贤名了!

牛徐行见到他朱厚熜都要说句——

一切都是道士们的错,嘉靖皇帝修仙天赋当世第一。

这大明的文官,科举考出来,圣贤作派没学到几分,说话是真难听啊。

“大明要亡”这种话……

也敢挂在嘴边。

朱厚熜在寂静的文华殿中,突然伸出手,拍了几个巴掌:

“好啊好啊。今天牛徐行和李东璧,都是大夫子,不仅仅是告诉朕【真正的祥瑞】是什么,还教了你们一课,什么是忠心。”

“今天这满地跪着的,多整齐啊。”

朱厚熜不咸不淡地说着拟声词:

“哈哈。”

两个音节冷冷地落在地上。

但是,聚集起来的人群总是会为其中的个体,提供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所谓法不责众……

尽管朱厚熜明显地表露出自己的不爽,却没有动摇任何文官。

就连夏言都没有挪动他的膝盖,表露出要起来的意思:

“陛下宜惩前毖后,昔日进献伪瑞、欺瞒圣听者,施以严惩,以正朝纲。”

今天夏言已经在支持牛顿的事情上,表过态了,甚至因此得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他貌似是在场最大的赢家,却觉得自己如今身价水涨船高,不能事事显得谄媚逢迎,否则在文官间的名声臭了,不好开展工作。

夏言很自然地觉得——

他都做出莫大牺牲,如此体谅陛下了。

陛下也该体谅体谅他。

朱厚熜冷笑,这些文官蹬鼻子上脸顺杆爬的本事,真是毫无改变。

他的视线逡巡一番,最终落定到牛顿的身上,他刚刚并非光对着群臣生气,自然没放过牛顿的小动作。

果然,在两人四目相对的下一秒,牛顿就站出来,打断文官们的表演:

“陛下誉臣为师,臣实不敢当。”

“夫不专于听者,臣必不纳为徒。盖在场诸公无修仙之基矣,资质平庸,故于李东璧剖析论文之时,心猿意马,旁骛诸多。”

牛顿真的不想跟非金主外的蠢货废话:

“臣尝言,必待整理所得之道,述为论文,而后可得仙人之赐。”

“然诸公轻忽道理,未及李东璧言毕,即岔他议……”

牛顿很不爽。

这些文官自己没本事,在朱厚熜面前拉项目讲ppt,还来蹭他们牛门的舞台。

邀请你们伴舞了吗?

实在是浪费时间。

被牛顿提醒,李时珍这才回过味儿来,差点冒出冷汗,自己才刚刚面圣,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就被这种光荣感鼓动了,忘记了多说多错的道理。

再正确的话,没有将对场合,麻烦可就大了。

牛顿冷哼一声,都是千年的王八,不要再跟他东拉西扯了:

“许尚书,吾与李东璧当前所阐之论文,事关农桑,乃系大明百姓生死存亡之要旨也。然汝辈竟只图借此良机,党同伐异,竞相聒噪,所争何事?”

牛顿明明什么都懂,但他那张十分孤僻冷漠的脸,总能让他显得如同神仙垂眸,只为苍生:

“吾身为修仙一途之行者,对于红尘俗世之纷扰,时有雾里看花之感。”

“然则,假使殿前有人,目不识丁,其为耕田之农,抑或为市井之流,彼等虽未受诗书之熏陶,然其心之所向,必为李东璧之宏论也。”

牛顿说起真话来,绝对够不给面子。

对方的遮羞布说撕就撕,别吵吵了,你们这些文官,跟朱厚熜一个路子的,谁都不比谁高贵,都不修仙或者种地。

在牛顿眼里都不大中用。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跪了一地的文官,老头去李时珍的实验田里插秧都不行,现在唯一有资格做的事,就是自知愚蠢,保持安静。

牛顿回头看了一眼朱厚熜,尊重金主的发言总结权。

朱厚熜好久都没体验过,被高输出辅助保护的感觉了,他心中轻快,又能够装模作样起来:

“牛徐行说得对啊,今乃李东璧陈述之时,愿诸公缄默,勿复多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3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