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作者:肥鸟先行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048章 流黜(加更!)

书名: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作者:肥鸟先行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3

半个时辰前,内阁。

海瑞的加急文书,是傍晚的时候才送到内阁的。

当高拱见到这份题本后,内心是十分的复杂。

海瑞这个应天巡抚,是他掌控的吏部推免的,到任也不过一个月多月。

这本来就是苏泽的建议,让海瑞这把大明神剑去江南试试锋芒。

可高拱也没想到,海瑞这柄神剑竟然这么快,这么锋利!

海瑞的奏疏写得十分的漂亮,而且整本奏疏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全部都是在就事论事。

海瑞将徐家在松江府侵占民田,徐阶儿子们发放高利贷,带头抗税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记录了下来。

随着奏疏而来的,还有海瑞亲自审理的记录,以及诉讼徐府百姓签字画押的万民书。

无论是公文写作,法律判决,全部都找不到一点差错!

海瑞也没有对退休首辅徐阶进行任何的牵连攻击,整个奏疏所讲的都是松江徐氏,没有任何主观唯心的推论。

但在官场混过的人才知道,这样的刀才是最快的!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纰漏,海瑞走的是公开上书的题本,也就是说他这份奏疏是完全经得起所有官员和言官检查的。

一切都是在合法合理合规的情况下,海瑞在奏疏中询问朝廷,要如何处置松江徐家,特别是徐阶两个放高利贷的儿子。

因为徐阶的儿子都恩荫做官,处置他们需要经过朝堂的论罪,海瑞这么做也是正常的程序。

高拱看完奏疏,心中百感交集。

徐阶倒了。

和上次致仕不同,大明官员致仕复起也是正常的,徐阶上次致仕,名望和门生故吏都在。

可海瑞这一封奏疏,是彻底将徐阶养了几十年的名望粉碎,在政治上徐阶已经等同于死人了。

高拱本质上是个感性的人,严嵩徐阶,两任首辅都落到这样的下场,若日后自己也坐上首辅的位置,还能善终吗?

但是高拱毕竟是刚毅的人,他抚平自己惆怅的情绪,将这份海瑞的奏疏递交给了首辅李春芳。

李春芳看完了海瑞的奏疏,第一个想法是,“这苏泽当真是妖猴”?

言官前脚左顺门叩阙,这边海瑞的奏疏就到了?

以李春芳的政治智慧,已经猜到了皇帝的反应。

大明朝在政治上有两个首都,在南京有一套和京师近乎一比一的南京朝廷,不仅仅有南京六部,南京还有六科十三道的言官。

松江府在南京眼皮子底下,南直隶这么多的官员,南京六科十三道的言官,都对松江徐家视而不见?

京师科道又群起攻击苏泽,皇帝心中会怎么想?

两京六科十三道,是不是已经成了徐党的党徒?

科道的言路不再被信任,那苏泽请办的《乐府新报》,是不是可以成为皇帝新的耳目?

还有徐阶。

李春芳是徐阶举荐入阁,也是徐阶讲学的同道。

但是看到海瑞这份奏疏后,李春芳就知道徐阶完蛋了。

徐阶个人政治生命已经完蛋,徐阶的党羽如果找不到新的门庭,也会很快失势被驱赶出去。

而科道必然会成为皇帝清理的主要部门。

到了这一步,李春芳已经很快接受了现实,如今要做的,就是帮着皇帝清理科道中的徐阶余党,然后将自己的门人弟子安插进去。

李春芳是清静无为,但是清静无为的前提是有人帮着作为。

如果朝堂局势失衡,高拱一家独大,他这个内阁首辅就不是清净无为,而是被人架空了。

李春芳定下计划,现在要做的就是和徐阶一党的言官迅速切割,对外做出内阁和皇帝一致的态度来,追责两京六科十三道失察的罪过。

李春芳又将奏疏交给赵贞吉和张居正,两人也都涌起了类似的想法。

李春芳环视一圈,站起来说道:

“入宫吧。”

-----------------

有了江南织造太监的密奏,看完海瑞的奏疏,隆庆皇帝反而冷静下来。

海瑞所列的松江徐氏罪名,也就是牵连到徐阶的儿子徐璠和徐琨头上,按照现在的证据,徐阶也就是个纵子行凶的罪过。

这反而让隆庆皇帝松了一口气。

彻底打倒前任首辅,还是帮助自己登基的辅政大臣,先帝托孤重臣,这样的代价皇帝也是承受不住的。

现在将罪过追索到徐阶的儿子,力度也是刚刚好。

隆庆皇帝看着内阁四名宰辅大臣,问道:

“徐首辅的二子要如何处置?”

听到隆庆皇帝还称呼“徐首辅”,李春芳、赵贞吉、张居正都松了一口气,这是皇帝已经给案件定性了,不会全面清算徐阶,只追查到他儿子为止。

高拱正色说道:

“革去官职,当流。”

这下子轮到张居正惊讶了,按照海瑞的上疏,徐阶的两个儿子杀头都不为过,高拱竟然只提议流放,没有继续追杀徐阶的儿子们。

隆庆皇帝点点头,很满意这个处理结果,他说道:

“那就流放广东徐闻,如何?”

广东徐闻县,位于雷州半岛的最南端。

大明不是大宋,比起流放西北东北,流放徐闻其实算是优待了,毕竟两广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开发,已经不是宋代瘴气横行荒芜边疆了。

内阁诸臣都没有意见,隆庆皇帝又问道:

“叩阙的言官要如何处置?”

这时候赵贞吉站出来,对着皇帝说道:

“陛下,本月刚定国本,不宜见血。”

老狐狸!

高拱看了一眼赵贞吉,一个天天讲随心所欲为道,求本心致良知的心学大儒,竟然将汉儒这套谶纬之说拿出来,可偏偏这句话,对于有些迷信的皇帝很有效果。

隆庆的老爹嘉靖能为了一句“二龙不相见”,就几十年不见亲儿子,隆庆皇帝自然也不愿意在爱子册立的当月就见血。

高拱进一步想到,赵贞吉回护言官,这是给徐阶门生弟子一个信号,表明自己愿意继续庇护他们。

事情到了这一步,再赶尽杀绝也是不可能了,高拱说道:

“当黜。”

隆庆皇帝点点头说道:“领头的那个,刑科给事中陈瓒,降外任用,广东徐闻县典史。”

和大礼议时期嘉靖对抗群臣不同,皇帝和内阁形成合议,这些左顺门叩阙的官员命运已经定下。

隆庆皇帝看向四名内阁辅臣,接着说道:

“朕觉得,苏子霖所言的《乐府新报》,可以筹办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1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