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作者:肥鸟先行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028章 徐阶罢相

书名: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作者:肥鸟先行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3

说到了钱法不通,苏泽立刻就明白了。

大明朝从建立之初,就面临严重的货币问题。

这个货币问题,和现代人经常遇到的通货膨胀不一样,大明朝从建国之初,就饱受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的原因很多,大明朝通货紧缩的原因则比较简单,就是货币的数量,跟不上商品经济的规模,导致市面上缺乏流通性的货币,出现了谷贱钱贵的问题。

当然,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宋代开始铜矿开采的差不多了,明代想要铸币也缺铜。

再比如宋元的对外贸易,导致了大量的铜钱外流,就比如倭国使用的铜钱,就是从中原流出的,越南、朝鲜等国的货币,也都是中原的铜钱。

还有就是民间私铸泛滥,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交易混乱。

朱元璋发行宝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缓解宋元以来的银钱不足问题。

当然,最后宝钞还是崩了。

在隆庆时期,钱法不通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黄管事说道:

“陛下登基以来,京畿地区的钱法不通,京师城内都没有银钱交易了,很多城外的市场都开始以物易物了。”

“户部官员多次上奏请求疏通钱法,但是都提不出有效的法子来。”

“钱法淤塞至此,普通百姓也不敢种植棉花,只能种植粮食自保,再用粮食换物。”

苏泽都有些瞠目结舌,堂堂大明朝的京师,竟然已经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阶段。

也对,无钱可用,粮食就是最稳定的一般等价物。

这时候百姓哪里还敢种植棉花?万一卖不出去就要全家饿死了。

所以明明已经发展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却因为缺乏货币又重新退回到了小农经济时代。

也因为北方棉花种植不稳定,所以苏州府和松江府的地主,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棉花。

当然,京师钱法不通,也就意味着财富更聚集在东南地区。

本质上,钱法不通,是朝廷在失去财政的控制权。

东南士绅集团的尾大不掉,在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种子。

苏泽思考了一会儿,也想不出疏通钱法的办法来。

掏出了购买笺纸的钱,黄管事也没有因此和苏泽拉扯,而是坦然的收下。

这份“职业”的态度,让苏泽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再次感慨,这黄管事果然是八面玲珑,让你感觉到了尊重,但又不是那种谄媚奉承,这对于自诩清流的江南文人来说,才是最好的拉近距离的办法。

苏泽这是才踏入官场,已经有这么多的事情,日后再升官,光是这些人际关系就要牵涉大量的精力。

如果能有黄管事这样的人,帮着自己处理日常事务就好了。

对了!苏泽灵机一动问道:

“黄管事,会馆可以帮着招幕友吗?”

幕友,也叫做幕客,师爷,是帮着官员处理事务的参谋。

比如当年帮助胡宗宪平叛的徐渭,就是以幕客的身份协助胡宗宪,帮着胡宗宪处理政务出谋划策的。

黄管事立刻说道:

“草民让人在同乡中打听下,有没有人愿意去您府上为幕的。”

但是苏泽想到自己囊中羞涩,又连忙说道:

“不急不急,我只是姑且一问,有合适的人选再说。”

黄管事八面玲珑心,他立刻说道:

“这个自然,为苏翰林选任幕客,自然要好好挑选才是,要品学兼优才行。”

苏泽这才满意的返回家中,他摊开【家庭装种植毯】,调节成沙壤的土地,将买来的绵种种下,不知道这道具上说的“大大加快作物成熟速度”,到底能快到什么地步。

看着【手提式大明朝廷】,苏泽开始思考下个月的上疏。

-----------------

六月十一日,苏泽再次来到史馆,一进门就见到了憋了一肚子话的沈一贯。

沈一贯急忙将苏泽拉到公房中,他立刻说道:

“徐阁老被参了!”

“阁老被弹劾,不是正常的吗?”

阁老被弹劾,是大明特色,不得不品尝。

苏泽看向沈一贯,在他穿越前的历史上,你老兄日后做了阁老,也是隔三差五被弹劾。

沈一贯又说道:

“徐阁老已经上疏乞休了!”

“阁臣被弹劾,乞休不是也很正常?”

阁臣被弹劾,自请上书乞休,这也是正常的操作,这有时候是表明自己认错的态度,请求皇帝处罚,有的是用辞职向皇帝施压,弹压科道官员。

徐阶作为阁老,一年乞休没十次也有八次的。

沈一贯满头汗的说道:

“徐阁老乞休的奏疏被陛下留中了!”

这下子苏泽正色起来。

阁臣乞休,正常操作都是皇帝下旨安慰挽留,然后训斥处罚一下弹劾阁臣的言官,表明自己支持阁臣的态度。

但是皇帝留中徐阶乞休的奏疏,这就意味着皇帝是真的在考虑让徐阶退休了。

虽然留中只是不批复,但是按照大明的政治惯例,徐阶就要再上疏乞休了。

也就是说,徐阶去相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系统的预言果然对了!徐阶就是在六月份罢相了。

苏泽问道:“是哪位上书,弹劾了徐阁老?”

沈一贯露出得意的表情,好像是说你苏子霖也要问我,不过他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

“是南京礼科给事中张应治。”

“南京?”苏泽喃喃说道:

“难道是徐阁老松江老家的事情?”

沈一贯看向苏泽,暗中赞叹不愧是朝堂大佬都看重的人,竟然能从弹劾的人,就猜到了弹劾的内容。

“正是!张应治上书弹劾徐阁老纵容子弟为祸乡里,又言徐阁老身为大明阁老,松江徐氏却带头欠缴朝廷赋税,累计欠款达到了数万两!甚至还领着松江士绅抗税。”

苏泽倒吸一口气,好犀利的奏疏!

如果是前者,纵容子弟在大明不算什么大的罪过,顶多算是徐阁老治家不严,申饬一下就行了。

大不了让徐阶上演一出大义灭亲,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是带头抗税这件事性质就不一样了,江南士绅拖欠朝廷税赋也是有传统的了,但是徐阶身为内阁首辅子弟都抗税,这事情性质可就变了。

而且现在正是国库空虚的时候,北方俺达叩边,东南倭乱刚刚平定,京师钱法不通都没有足够的财政疏通。

你徐阶坐拥大片良田,还带头抗税,皇帝怎么想?

这份奏疏被隆庆皇帝留中不发,苏泽估算着徐阶的首辅职位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5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