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世间长生仙

作者:化三生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七章 河神醒来

书名:世间长生仙 作者:化三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41

坪城、梁城、旬城。

三城之间的地界,还有中间的城与镇。

总共七城一百一十二县,一江、九河。

宁郃根据今日云游所见的地形,逐一串联起来,在图录中标明,完善着吴朝南边的地图。

又在官道绘制上,比原先更为详细。

而也在宁郃修补图录的时候。

随着时间过去。

在将近傍晚时。

梁城外的梁河河底。

一座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府邸内。

后院书房中。

历经悠悠转醒。

醒来的第一刻,他还觉得识海内有些略微的眩晕。

略微感知,知晓是酒意还未散去,最少还需要半日的时间来清醒。

可在下一刻,当他感受到自身法体又精纯一些后,很快就把这种不适抛在了脑后。

因为他发现一杯灵酒,短短八日闭关,就增加了他整整六年的道行

这种巨大的欣喜,一时让他心境难免激荡,加上还有些酒意的眩晕,使得未稳固的法力溢出,让整个府内都卷起一道道水波。

“大人”

书房外。

一只虾头人身的水族随着水波东倒西歪,站都站不稳,但又怕大人出了什么事,便着急的朝书房内呼喊。

实在是大人闭关时间太长,又一直都无神念传出。

如今又见到这种法阵动荡的情景,好似河神大人受伤,自身法力不稳,影响到了府邸法阵的运转。

如果河神大人不应,不回声。

他会即刻让人过来接替他值守,他则是会去梁城请城隍大人来护阵,以免大人出现意外。

且不止是他。

府邸内的多位水族,当看到法阵动荡的时候,也皆是尽力稳着身形,一同向着书房这里游来。

又在府邸正上方的水面上。

一些在岸边垂钓的百姓,也惊奇的看到水面上出现一个个小小的漩涡。

但在短短几息过后。

水面上的一切都恢复平静。

包括正在赶往的水族,也听到了河神大人的传音。

“莫慌,各司其职即可。”

“诺”

众水族听到河神大人的平稳传音,不像是有事以后,便停下赶往的身形,又回到各自值守的地方。

而在书房内。

梁河神虽然静下了心神,但神色中却难掩对于灵酒的赞叹。

哪怕是他没有吃过元婴真人所炼制的仙药,也没有见过仙药。

可传闻中的仙药,以及一些凝聚法力的天地奇物,在他想来,也莫过于如此。

也是想到这里。

梁河神除了更加肯定道长的道行高深以外,也对宁道长充满了感激。

但却没有再讨要仙酒的任何心思。

毕竟能得半壶仙酒,平添六年道行,已经是天大的机缘。

况且就算是道长再次赐予,他也不会短时间内再次服用。

因为经过此次服用,他亦能感知到自己一年时间内无法再饮。

否则接连的醉意会伤神海。

并且也无法完美掌握突如其来的多年道行。

但如今的六年道行,却能在这一年中消化掌握。

想来,也是道长看透了他的修为,继而有意为之。

而此刻正逢闭关结束。

梁河神也不耽搁,便一边出了书房,一边向着周县官道前往,霎时间出了河府,准备当面道谢。

一时间河内只剩发呆的水族,愣愣的看着河神大人回来时着急,闭关结束后又是火急火燎的出去,却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在另一边。

随着河神一路赶路。

于宁郃将要收摊前的半个时辰,倒是来到了摊子外。

同时带来的还有浅薄的清香酒气,以及一些常人都可以闻到的庙宇香火气。

可要是在寻常的时候,像是河神这般早已筑基的神官,又有法令束身,自身是不会让常人觉察到香火气的。

尤其是出现在人间的时候,更是和正常人一样,让人分别不出来。

宁郃觉察到这些,就知道河神出关后,就分毫不待的赶来了,没有稳固灵酒所添的道行,才酒香与香火气弥漫法体。

虽然这不会影响什么,也不会浪费灵酒的功效。

但要是让信奉河神的百姓撞见了,瞧到自家神明一身酒气,并且隐隐约约间还有些摇晃的样子,这总归是不太好的。

不过,梁河神却没有在意。

相反等来到摊前。

河神就先是一礼道:“多谢道长赐酒”

“只是寻常酒水而已。”宁郃倒无所谓,同时又想到了什么,便邀请河神进摊落座,“今日正逢河神做客,倒想问一件吴朝南的人间事。”

“道长请言”河神郑重看向宁郃,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样子。

“此事是关于一名武者。”宁郃在河神道谢声中推给他一杯茶,“河神是否知晓南关大侠”

“南关大侠”河神思索几息,才慢慢开口言道:“道长问的是坪城南关县的赵家”

“正是。”宁郃从一旁取来人物传记,翻开了南关大侠的那一页,“河神也曾听闻”

“是有耳闻。”河神带有回忆,“七年前去帝都阴司时,与坪城城隍闲聊,倒听他说起过南关县的赵家。

可惜那位赵大侠命数不济,被山匪伏杀,早早逝去。

而死后,他本有三十一年阴寿,但他为了救子嗣,却点燃魂魄,干扰了阳间之事,把余下阴寿也尽皆耗尽。

可也是这般,他保全了唯一的血脉,免于了那场死劫。”

河神言道此处,看向坪城的方向,“小神知道的也只有这些,至于赵大侠如何躲开了阴差的拘拿,又如何干扰阳事。

这些更为详细些的事,就只能问坪城的城隍了。

在阴司内有阴薄卷宗,文判书写阴薄,记载着生人生前的所有大事。

尤其是南关大侠这样的行侠之人,名声在坪城内颇高,文判更是会详细记载。

借阅南关县的赵家阴薄,便能知晓这一切。

只是让小神来说。

赵大侠逃离阴差拘拿一行,若无城隍的默许,怕是挣不开那拘魂索。

之后若无道行高深的阴差相助,也无法干扰阳间事。

刚逝之人的魂魄,还没有这么深的道行。”

“拘魂索是城隍法令幻化,赐予阴差。”宁郃倒是通过玉符,知晓这些事,肯定河神的猜测,“寻常鬼物确实难以脱身。”

“正是如此。”河神点点头,却深刻知道拘魂索的难缠。

因为有时和梁城隍切磋论法,他一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拘魂索上。

不然一不留神,被捆一下,哪怕是他们道行相近,他也难以脱身。

毕竟城隍的法令,多是主攻伐,又特意针对魂体、法体。

他恰巧是人族河神,还是逝后善封,只有法体。

不像是生前被封的水族,拥有强大的本体。

对比起来,他还是有些吃亏的。

但在修炼上,人身是修炼界公认的百灵之长,却又占尽便宜。

否则那些妖修,也不会千方百计的想化为人形。

河神一边思索着这些,一边又以这些为引子,聊起了这些话题,说了一些关于人形修炼的事情,以及阴司的事。

随后,又聊了片刻。

梁河神念着时间不早,等回去后还要整理这些天来的雨历,于是便先告辞,准备离去。

宁郃看到河神要离开,却对他说道:“来梁城这么久,倒是未见城隍。

等五日后,宁某有意携一壶灵酒,去梁城拜访城隍。”

宁郃听到河神说了这么多阴司事,其实也想去阴司瞧一瞧,去具体的观看一下阴魂、阴差、阴薄案宗、审判行刑,还有城隍法令。

顺便也能补上一些关于阴司的传闻怪谈。

而梁河神听宁道长的做客一言,也是抱拳离去,必将把这好消息给好友带到。

好友是早就想见见宁道长了。

也待一路回到梁城外。

落下云层。

梁河神幻化了一件布衣,像是寻常百姓一样,走到了无人的城南边。

正下方的位置,就是阴司入口。

兴许是梁河神身上的香火气息浓郁,让阴司内有所察觉,知晓一位神官到来。

也没多等。

城隍就从一旁出现,又仔细打量梁河神一番,看到梁河神并无遮掩的气机,顿时先诧异问道:“几日未见,是我看错了,还是道友的法力在这短短几日中又精进了些”

“自然是精进了些。”梁河神一笑,又颇为敬重与感激向着周县方向道:“道友有所不知。宁道长的半壶酒,闭关八日,让我平添了六年苦修的道行

于此,道友才会感到我法力精进。”

“六年道行”城隍却更为诧异道:“这到底酒还是仙酿”

“仙酿”梁河神十分肯定,“对于我而言,是仙酿对于道友来说,亦是仙酿”

城隍看到梁河神肯定,却不由笑着道:“既然是仙酿,定然是难以炼制。

倒羡慕道友的好机缘,遇到道长赐酒。”

“谁说道长难以炼制”河神忽然笑望着城隍,“道长取材于天地,随手即可炼出。”

“当真”城隍一惊,不由问道:“难道宁道长是元婴真人又精通丹学一道之前是你我二人猜错了

宁道长并非金丹”

“非也。”河神在城隍的疑惑中摇头,又颇为惊叹道:“我当初见那灵酒时,一开始也觉得道长是元婴真人。

兴许还和元婴境界圆满的云鹤真人不相上下。

可事实上,道长尚未凝聚元婴”

河神说到这里,压低声音道:“而是金丹圆满。”

“金丹”城隍看到河神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是相信了,但却更奇怪道:“不是我不相信道友,只是我倒第一次听说,金丹境界就能炼灵药

要知元婴真人想要炼制增加道行的仙药,也需要不少天地灵宝,而不是凭空成型。

又听老城隍说,法力高深者如云鹤真人,想要炼制宝丹灵药,最少也需百日之功。

但听道友所言,宁道长却不是如此”

城隍说着这些修真界都知晓的常识,是觉得怎么想,怎么奇怪。

好似那位宁道长完全扭曲了修炼界三千年以来的所有常识,更打破了他的所有认知。

“道友就不要多猜了。”河神看到城隍沉思的模样,是感慨道:“道长术法高深,不是我等可以揣摩的。

也不是常理可以言之。”

河神说到这里,当看到城隍叹息一声后不再多问,继而再向城隍言道:

“还有一件事。

道友切记。

五日后,道长会带灵酒来梁城,拜访道友,道友可不敢怠慢。”

“我哪里敢慢待”城隍听到这位道行高深的宁道长要来找他,是有些心慌道:“就算是无缘喝到那仙酿,我也不敢得罪一位道行不知高深的术法大修士

小老儿我啊,还想多做几年城隍,看看这人间事,而不是想了道寻死。”

城隍言道此处,倒是忽然觉得前些日子的情况挺好的。

自己不去找这位宁道长,宁道长也不来。

就当大真人敬着,不去打扰。

虽然有些心里不踏实,可也不是不行。

但真要来做客了,他倒是有些紧张了。

梁河神看到好友有些心慌,则是又多言了几句,说起宁道长很随和,不会让人有如坐针毡的样子。

反正等城隍见到了,就知道了。

梁河神说完这些,想着外出的时间也不短了,这几日雨历还要审查,就不多作停留,便向梁河方向而去。

且在河神离开。

城隍也一边琢磨着备些礼品,一边回往阴司时。

在当日夜晚。

金曹府内。

刘大人一觉醒来,去了多日来的疲惫赶路以后,就让人去陈掌柜那里寻张员外。

他则是在屋里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就捧着一杯茶,来到了点上火烛的正厅。

再让人取来这几日的文书。

刘大人晃了晃脑袋,经过这一补觉,还有今日茶摊内的放空心神,脑袋比起前几日倒是清明了些。

目光看向这些枯燥的文书。

也不是那么烦躁了。

这般心情轻松下,批改了两本。

不多时,随着夜色加深,温度又寒了些。

略带拘谨的张员外,也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厅外。

“小民见过刘大人”

在听到张员外行礼时。

刘大人稍待几息,等批完手里的一本文书后,一边让管家退下,一边让张员外进来。

“坐。”

刘大人指了指旁侧的椅子。

张员外是没敢坐。

刘大人见此,知道多劝无用,于是也没有多言此事,反而单刀直入的说起茶摊,更毫不避讳的说起自己去往的目的,

“张员外所说的茶摊果然不凡。

我今日去那里坐了一会,果然去了一些烦心事。”

刘大人笑说一句,又忽然问道:“但如今我想问一问,那位先生是何人张员外又如何相识

若是方便的话,不妨和我说一说。”

“是”张员外听到刘大人像是要提拔先生,如今看似先打听底细,便连忙的一五一十道:“大约在半月前。

草民第一次见宁先生时,先生正步行去往周县。

草民念着车上尚有空位,就邀请先生落座。

但宁先生却问,货物能否淋雨

草民看大晴天里,没有任何下雨的样子。

可宁先生说将要落雨,又不似有假。

草民便将信将疑的铺上油布

谁知,半个时辰前还大晴的天,不过一会,就真的落雨了”

张员外如今说着这个事,还是觉得那日挺神奇的,也庆幸遇到了先生。

“这位先生懂天象”刘大人见识渊博,倒是一言就说中了张员外等人当时再三才猜出的事情。

张员外看到刘大人一语命中,也是真心佩服的抱拳道:“大人所言正是”

“那这般便对了。”刘大人品了一口茶,“早就见那位先生气质不俗,像是帝都内的一些名门才子,没想到真有学问,还是观星天象一学。”

刘大人说到这里,第一个想法就是托帝都内的好友问一问。

看看帝都的观星司内,有没有哪位大人姓宁、或者弟子与后辈姓宁。

但随后,他就觉得那位先生兴许是隐居在此,不想被人打扰。

若是贸然这般,可能不妥。

刘大人思索至此,又看向了张员外,“城里有一家铺子空着,张员外若是不忙,可以随我府内的良文吏去瞧一瞧。

如若看上,那就定下来,我也就不再找其余人接手这个铺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4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