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娱大唐

作者:五加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1章 东都刺史的归属

书名:文娱大唐 作者:五加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7

“活不过半年”

李默苦笑。

看来百姓对汝阳已经失望透顶,此番想要将汝阳打造成大本营绝对是任重道远。

“其实说半年都是长的,上上一任县令连半年都有,而且他还是东都的老牌官家,经验不比这个新来的撰书先生强”

“那这是为什么”

回神,李默故意问道。

“为什么还能为什么摆明的官匪勾结呗,连老百姓都能一眼看透的东西偏偏上面就是瞧不见”

刘山越说越来气,感觉就差拍桌子了。

“官匪勾结”

“嗯,汝阳县换了好几任县令,还有县尉也是如此。结果那个八品县丞却是稳如泰山要是其中没猫腻鬼都不信。”

“县丞胡罗”

李默神色微动。

前往汝阳上任之前他没少做功课,胡罗其实早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此人乃是汝阳本地人士,家族财力雄厚,多年来从未调任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但县衙其他官员却不是如此。

诚如刘山所言,他肯定有问题。

到了汝阳,想要解决汝阳的麻烦,胡罗应该就是第一个突破口。

“对了,刘老板,既是汝阳官匪勾结,百姓又穷苦不堪,人口连年流出你的蚕丝生意”

顿了顿,李默忍不住再问道。

他是真的有些好奇,这刘山将汝阳说得一文不值而且痛恨不堪,为何还偏偏要去汝阳做生意

而且蚕丝生意寻常的百姓根本买不起。

“说来也怪,汝阳县其他的生意皆是萧条不堪,唯独这蚕丝生意倒是极其火爆,只要将蚕丝送到汝阳县县城,就会有神秘富商接手全盘拿下。我们这一行将近百人的商队,几乎全部做的都是蚕丝生意。”

刘山摸了摸下巴。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有各种疑惑,但后来就没再想那么多。

只要有人买货,能赚银子就行,管他是谁

“哦”

“不过蚕丝虽说不愁卖,但汝阳县的治安实在是若是有个能干的县令,彻底的清除汝阳县的毒瘤,我们的生意会更好。”

“这是自然。”

就这样,

在刘山的各种大吐苦水中,李默的队伍再次起程,只不过这次变成了超过百人的长队。

队伍长了,前行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李默安顿好了周雨柔,来到了曾夫子和丹丘生的马车,

“先生,方才那商贾所言可曾听到”

“主公,如果那商贾没有说谎,汝阳县的问题绝不会小,主公还需小心行事。”

丹丘生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先生的意思是外邦”

李默心思一沉。

回到马车后他越想越觉得有问题,这才过来找两位先生商议,看来三人都想到了一起。

“在我大唐只有大富大贵人家才有资格穿着蚕丝,甚至一些入了商籍的商贾即便是有很多银子也不能着丝袍,区区一个只有不到十万百姓的汝阳县,能有多少大富大贵之人

除了需求量极大的外邦,再无可能。”

曾夫子忍不住长长一叹。

大唐王朝虽然明面上看起来依旧繁荣强盛,可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

有朝一日一旦有导火索出现,大唐的昌盛注定会一去不复返。

“还有那个胡罗,很有可能他和外邦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故而主公还需从长计议,到了汝阳蛰伏一段时间更好。”

顿了顿,丹丘生再道。

不得不说,

丹丘生和曾夫子能在民间被称为十大文士自是有其道理,三言两句就将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嗯,就如先生所言。”

李默点头。

三人在马车之中又聊了一些其他事,李默这才回到了自己的马车。

相公,汝阳县那么乱咱们

才一进马车,周雨柔就忍不住担心道。

方才听那商贾抱怨,还让她遮面而行,使得周雨柔心里愈发紧张。

在周雨柔心里她家相公根本没那个实力去应付这种局面,此番随行的队伍里要不是有义薄楼帮忙,可能他家相公最多只能待两个书童。

“娘子,毋庸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总有办法”

李默一笑。

汝阳的局面虽然乱,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义薄楼早已不是当初的义薄楼。

“唉话虽如此,可而且东都这边还有周雨晴和许宁,一旦相公的吏治出问题,那许宁肯定也不会放过机会。”

周雨柔轻轻地靠在了李默的身上。

“许宁他更不用担心”

提到许宁,李默嘴角一翘,忍不住想起沈进擢升之前的那次谈话。

”但愿”

东都,御书房,

天子李隆基看罢手中的奏折,摸了摸胡须,眉头微皱。

“东都现在差个刺史,你觉得谁合适”

良久,李隆基看向了伺候在龙案一旁的大太监高力士。

”启禀陛下,老奴不敢妄议朝政”

闻言,高力士身子微微一躬,小声道。

“无妨,让你说你就说,这里并无外人。”

李隆基摆了摆手。

放眼整个朝堂,高力士绝对是他最信任的臣子,没有之一。

“这不知吏部那边可有人选”

迟疑了一下,高力士这才小声道。

“吏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都护府长史许宁,一个则是东都别驾赵海”

“许宁可是礼部侍郎周远的女婿”

“正是此人,那周远也是内举不避亲,向吏部极力地举荐了他的这个女婿。”

李隆基淡淡开口。

近年来虽然将朝堂之事交给了几位肱骨重臣,但有些事还是很清楚的。

“吏部侍郎的小心思倒是不少,不过和许宁比起来,赵海的资历略有不足,他之前就是一位撰书先生若此时让他再去做东都掌官,怕是”

沉默片刻,高力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虽然周远和许宁是翁婿关系但这种事在大唐的朝堂上并不算稀奇,官门出官再平常不过,

甚至一门之中有数人出仕也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95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