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76】清虚观打醮惹刀兵

书名: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望着极力巴结自己的薛蟠,贾琛唇角微扬。

这个薛大脑袋虽然蛮横任性,贪图玩乐,粗陋鄙俗,却也是个性情中人,直爽率真,知恩图报,并非一无是处。

再加上薛蟠家世显赫,背后的薛家乃是户部挂名、支领内帑钱粮,负责采办杂料的皇商。

自己要想建立和训练私军,还真需要薛蟠的协助。

很快,一个避人耳目,瞒天过海,秘密建立私军的完美计划,在贾琛的心里酝酿成形。

贾琛接过卖身契,笑着客套道:

“薛大哥的好意我领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能得此如花美眷,实乃人生一大快事,我以后会好好善待香菱姑娘,不负薛大哥的美意。”

“琛兄弟客气了,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外道。”

薛蟠顿时眉开眼笑,以为自己已经与贾琛冰释前嫌,日后可以再投其所好,深入交流一番,或许可以结为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

薛蟠本想邀请贾琛去红袖楼玩花娘,但自己的母亲薛姨妈以及众多贾家主子在场,他张了张嘴,没敢吭声,只能等以后再找机会了。

贾母的老眼中闪过一抹精明,笑道:

“蟠儿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本想送琛儿一个丫鬟,但蟠儿送了一个姿容如此出色的丫鬟,我一时间也挑不出能与之相比的美婢,只能等下次了。

这次,就先送琛儿一个粗使婆子吧,让她帮晴雯和香菱洗洗涮涮,烧水做饭,干干粗活。”

贾琛在心中暗笑贾母人老成精,在人伢子市场上,十个年老色衰的粗使婆子,也没有一个如花似玉的香菱值钱。

“多谢老太太,我家添丁入口,正缺人手,老太太体恤入微,慷慨馈赠,乃是雪中送炭,琛儿感念在心,不敢忘怀,必当重报,以谢厚恩”

贾琛说了几句场面话,客套了一番。

贾母毕竟是出于一片好心,虽然有些锱铢算计,却也无伤大雅,无需与一位皓首苍颜的迟暮老人计较。

贾母略带调侃地笑道:

“我知晓你房里只有一个晴雯,照应不了我们这么多张嘴,此次来你家,我吩咐厨房准备了饭菜,来为你举办这场庆贺升迁的烧尾宴。

今日你是正主,敞开了吃,我知道你饭量大,千万别拘着。”

此话一出,周围响起一阵哄然大笑。

贾琛也自嘲地笑了笑,自己饭量大也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丑事,被贾母拿出来作为笑谈,既活跃了气氛,也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一举两得,无需介怀。

贾母吩咐大丫鬟鸳鸯把一头烤乳猪送给贾琛。

这头烤乳猪足足有六斤重,装在一个硕大的银盘里,由两个小厮抬着,放到了贾琛的面前。

王熙凤笑着打趣道:

“这头猪是老祖宗单独赏给琛兄弟的,别人可不许跟他抢。”

贾琛拱手道:

“承蒙老太太厚赏,琛儿谢恩”

贾母笑着点点头,环视众人道:

“今日咱们宁荣二府齐聚一堂,庆贺琛哥儿荣升四品御前带刀护卫,这可不是花钱买来的虚职,而是正儿八经的四品武官。

自从两代宁荣二公仙逝,东府的敬老爷辞官之后,咱们贾家的后辈们在文举和武举两门仕途考试之中,皆无斩获,只能买官求荣。

只有琛哥儿是依靠自己的真本事,被陛下钦赐了四品武官。

品级不是很高,但其中包含了优渥圣眷,分量极重,光耀了咱们贾家的门楣,重振了咱们贾家的声威,若是两代宁荣二公在天有灵,必然颇感欣慰。”

王夫人谄媚道:

“虽然两代宁荣二公已驾鹤归西,但老太太还身体硬朗,福寿金安,琛儿有这么大的出息,都是老太太教得好。”

贾琛唇角微扬,王夫人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宁荣后街,从没接受过贾母的教诲,只能算自学成才。

王夫人为了讨好贾母,竟然拍了这样一通信口雌黄的马屁,还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贾母重重地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

“我老了,现在只能算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辉,以迟暮之年,苦苦支撑贾家的门楣。

以后,还得靠你们这些贾家的后辈子孙来顶门立户,你们必须以琛儿为榜样,发奋图强,积极进取,莫要坑家败业,辱没门庭”

此话一出,贾家的主子们都神情黯然,面色戚戚,惶惶不安。

贾母所说的道理,他们何尝不知

只不过,以前大家都有意无意地逃避现实,得过且过,用花天酒地来麻痹自己,不愿面对贾家日薄西山,大厦将倾的窘境而已。

实际上,以前就连贾母自己也破罐子破摔,醉生梦死,只想生前享受荣华富贵,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贾母不是不想中兴贾家,而是无能为力。

贾家这些后辈没一个成大器的,都是些文不成,武不就的酒囊饭袋。

依靠这些不肖子孙,怎么振兴门庭,光宗耀祖

但贾琛的横空出世,强势崛起,让贾母看到了希望。

一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希望

国危思良将,世乱念忠臣,国家如此,家族亦然。

贾琛便是贾家梦寐以求的“忠臣良将”。

贾母铿然感叹道:

“我贾家出了琛儿这位少年英才,乃是贾家之幸,何愁贾家不兴”

话音落下,全场一片死寂,仿佛落针可闻。

贾探春率先坐直了身子,一双荔枝眼中睛芒绽放,湛湛有神,贾母的话仿佛当头棒喝,惊醒了这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让她气血翻腾,壮怀激烈。

王熙凤微微眯起丹凤眼,望着英武非凡的贾琛,陷入了沉思。

贾政紧抿双唇,心绪起伏,久久无法平静。

贾赦攥紧双拳,呼吸粗重,他世袭一等将军,虽无实权,却是正一品大员。

他也曾志存高远,想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功业,只可惜他才疏学浅,不堪大用,只能躲在屋里玩小老婆,纵情声色犬马,聊以自慰。

但贾母的一番话,重新唤醒了贾赦抛之脑后,遗忘殆尽的初心。

贾琏咬紧牙关,精神振奋,他从小锦衣玉食,骄奢淫逸,嗜色如命,挥霍无度,但不代表他甘于沉沦,庸碌一生。

恰恰相反,他作为热血青年,一直想为官做宰,出将入相,只不过他不喜读书,无法在科举中有所进益,只好沉迷于温柔乡里,日日笙歌,混吃等死。

但贾母的一席话点醒了他,贾琛圣眷正隆,未来可期,自己要想施展抱负,完全可以依靠贾琛,只要能与贾琛结为至交,等贾琛飞黄腾达,位高权重之时,自己或许也能借助贾琛,加官进爵

不单单是贾琏,在场的贾家主子们都动了心思,想结交攀附贾琛。

林黛玉的眼眶中泪花点点,她不是伤心难过,而是喜极而泣,她已经把贾琛当成除了父亲林如海之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薛宝钗的水杏眼里眸光潋滟,春潮荡漾,先前对贾琛的那丝模糊的好感渐渐清晰,芳心中波澜起伏,肌肤胜雪的银盆脸上浮现出两抹红霞,竟是把漫天的晚霞都艳压了下去。

在场的贾家主仆们几乎都心有触动,只有贾宝玉目光怔怔地盯着贾琛,眼神呆滞,愣愣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贾母环视众人,笑道:

“只吃一顿饭来庆贺琛儿的进益之喜,有些敷衍了事,不够隆重。等明日,咱们一起去清虚观打醮,跪香拜佛,求福禳灾,唱戏献供,同喜同乐。”

此话一出,气氛再次热烈起来,众人推杯换盏,纷纷向贾琛敬酒敬茶,讨好巴结这位前途无限的少年英才。

然而,贾家主仆们都不知道的是,正有一个黑衣蒙面人趴在屋脊后面偷窥。

他悄悄缩回脑袋,飞奔而回,禀告了自己的主子。

“好,反正咱们已经刺杀错了人,那索性将错就错,同样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今夜子时,众将士随我一起到清虚观设伏,准备明日刺杀史老太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73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