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11】十三岁立言

书名: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贾代儒身世可怜,早年丧父,中年丧子,若是再晚年丧孙,最后落得个孤独终老,绝户而亡的下场,那就太惨了。

俗话说“施恩图报非君子,知恩不报是小人”,不看僧面看佛面,贾代儒对自己有授业解惑的师恩,那自己就应该知恩必报,救救他唯一的孙子贾瑞。

只不过,按照原著的时间线推算,贾瑞调戏王熙凤是发生在五六年后的事情,所以,挽救贾瑞一事暂且不急。

然而,贾代儒一看到贾瑞,顿时愁容满面。

贾琛自然知晓贾代儒为啥会愁眉苦脸。

平时贾代儒如果有事,即命贾瑞管理学堂里的事,但贾瑞是个喜欢占便宜,而且没什么底线的人,屡屡在学堂里以公报私,勒索学生们做东请他吃喝。

而且,他不学无术,无一技之长,让贾代儒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贾代儒看着贾瑞,叹口气,吩咐道:

“以后琛儿每日散学后,会来咱们家读书,你要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贾瑞微微一怔,爷爷还从没把哪个学生带回家里,今儿个是怎么了

他这两日没去贾府学堂,还不知道贾琛在学堂上大放异彩,技惊四座,让爷爷刮目相看,视若珍宝。

虽然很纳闷,为何贾琛一个旁系子弟,竟然受到如此礼遇,但贾瑞从小被爷爷打怕了,没敢开口询问,而是唯唯诺诺地应承了。

贾代儒给贾琛讲解了一下试帖诗、诗,赋,策,论,性理论,圣谕广训的考试方式,并让贾琛尝试着写一篇试帖诗。

试帖诗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

贾琛在前世曾看过一本试帖诗集,里面所有的试帖诗都一字不差地印在脑海里。

在贾代儒饱含期待的目光中,贾琛从容不迫地摊开一张雪浪纸,然后提笔蘸墨,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首试帖诗:

“阴阴夏木啭黄鹂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

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

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

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

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

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

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等贾琛铁钩银画地写完最后一笔,贾代儒张口结舌地盯着这首诗,一动不动,仿若石雕。

过了半晌,他才回过神来,失声惊叹道:

“这首诗真是绝了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七联“后股”,结联“束股”,都极为准确,平仄对仗,押韵工整,字字珠玑,琅琅上口,真是一首好诗”

贾琛谦虚一笑道:

“先生过誉了。”

贾代儒笑道:

“琛儿不必过谦,你这首诗若是用在县试之中,单轮试帖诗这一项,足以登峰问顶,名列全县第一。

当然,县试不止考试帖诗这一项,你若是想拔得头筹,成为县案首,还需要其他几项考试也名列前茅才行。”

贾琛道:“谨遵先生教诲,学生一定夙兴夜寐,朝乾夕惕,用功读书。”

“好,有志气真不愧是我最得意的门生。”贾代儒满意地点点头:

“时候不早了,你早点回去歇着吧,等明日再来。”

贾琛从文袋里拿出写好的弟子规,递给贾代儒,笑道:

“先生,这是我昨晚写的书,请先生过目斧正。”

“你说什么你写了一本书”贾代儒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赶紧接过弟子规,翻开浏览。

由于弟子规只有一千多字,贾代儒很快就看完了。

阖上书,贾代儒呼吸粗重,胸膛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半晌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半信半疑地问道:

“琛儿,这本书真是你写的”

“是的,”贾琛淡淡地回应道。

贾代儒失声惊呼道:

“你一个九岁的孩童,竟然能写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书,真乃绝世天才”

贾琛谦虚道:“学生愧不敢当。”

贾代儒笑道:

“你绝对当得起天才二字,你这本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两句一韵,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很适合作为给稚童开蒙的读物。”

贾琛笑道:“只可惜,学生家境贫寒,没有本钱刻印成书,也没有渠道对外出售。”

贾代儒满不在意地摆摆手,劝慰道:

“琛儿不必担心,我带你去见政老爷,他对你青眼有加,若是他看到你这本蒙学名著,定然会从贾府公中出钱,帮你玉成此事。”

贾琛眼前一亮,他的计划就是通过贾代儒,向贾政推荐弟子规,然后借助贾家雄厚的财力,将此书刻印发行,赚取银钱。

现在,计划已经成功实施了第一步。

贾代儒朝窗外望了望,有些惋惜地说道:

“今日天色已晚,这个时辰估计政老爷有可能已经睡下了,等明儿个一大早,你就来我家,我带你去见他。”

“好的,谢过先生”

看来,贾代儒对这本弟子规极其看重,明日连贾府学堂都不去了,也要把此书推荐给贾政。

要知道,贾代儒自从接手贾府学堂以来,每日清晨都是第一个抵达学堂的,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然而,这次却为了贾琛,破了一次例,由此可见,他对这本弟子规的重视。

贾琛辞别贾代儒,回家美美睡了一觉,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便来到贾代儒家。

贾代儒领着贾琛,急匆匆进了荣国府。

此时,贾政也已经起来了,正提溜着一个鸟笼子,在荣禧堂门前的花园里逗弄鸟雀。

一个小厮跑过来,汇报说贾代儒和贾琛登门求见。

贾政急忙把鸟笼子藏进花丛里,催促道:

“学里太爷和琛儿都是贵客,快快有请”

他把鸟笼子藏起来,是怕被贾代儒与贾琛看到后,觉得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他一直在人前维持着谦谦君子,文雅儒生的正经形象,其实背地里却生性疏懒,游手好闲,斗鸡走狗。跟那些骄奢淫逸的纨绔子弟别无二致。

不一会儿,小厮引领着贾代善和贾琛来至近前。

贾政施礼道:

“见过学里太爷”

贾琛作为晚辈,也施了一礼:“小侄见过二伯父。”

贾代儒面有得色地笑道:“政老爷,我有件大喜事要告诉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49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