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04】江南林姑娘来了

书名: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贾琛一怔,心中微喜,看来,贾代儒这是想把自己引荐给贾政啊

自己今年才九岁,没有一个有地位的长辈庇护就想出头纯属白日做梦

而贾政就是宁荣二府之中,除了贾母之外,唯一一个还算靠谱的长辈。

贾政,字存周,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

他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

他想做好官,却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屡屡遭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

对于这样一个迂腐无能之人,贾琛说不上反感。

至少贾政的人品还算不错,只不过能力不行,还总是假正经,满口仁义道德,冠冕堂皇,但一喝醉酒就露馅,有时还酒后失言,开一些不正经的玩笑。

贾琛跟着贾代儒赶到荣禧堂,贾政正与几个清客吟诗作对。

当看到贾代儒登门,贾政起身施了一礼,侧身让座,寒暄道:

“学里太爷,你可是稀客啊,快请坐”

贾代儒笑道:

“政老爷,喜从天降,咱们贾家出了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啊”

贾政闻言一愣,看向贾代儒身边的贾琛,笑问道:

“太爷说的是这个俊后生咱们贾家支庶众多,我也认不全,却不知这是哪家的公子姓甚名谁”

贾代儒介绍道:

“这是贾斁贾老六的独子,姓贾名琛。”

贾政微微蹙眉,面露不悦之色,贾斁算是他的远房堂弟,却是因为得了花柳病死的,实在是有伤风化,辱没门楣。

贾代儒看到贾政面露不喜之色,心知他厌恶贾斁,连忙称赞道:

“贾琛小小年纪,就已经背熟了四书五经,实在是咱们贾家绝无仅有的少年英才啊”

贾政面色稍霁,讶然道:“琛儿今年几岁了竟能记住四书五经这么多书”

贾琛施礼道:“回政老爷,小侄九岁了。”

贾政眼皮一颤,倒吸一口气。

周围的清客们也面色大变,唏嘘不已。

贾政怀疑贾代儒是不是老糊涂了,亦或者是被贾琛蒙骗,才会说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大话。

“太爷已经考校过琛儿了”贾政将信将疑地问道。

贾代儒笑道:

“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结果他都对答如流,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喜不自胜。”

贾政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贾琛,说道:

“那我再考校考校你。”

贾琛泰然自若道:“请政老爷出题。”

贾政来回踱了几步,捋着山羊胡,沉吟片刻后,问道: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后半段是什么”

贾琛脱口而出: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贾政眸光一亮,抚掌盛赞道:

“好一字不差,毫厘不爽”

贾代儒嗫嚅了几下嘴唇,忍不住提醒道:

“政老爷,这不是四书五经里的内容,而是汉乐府里的孔雀东南飞。”

“呃”贾政登时哑口无言,唇角微抽,面色尴尬到微微涨红,轻咳一声道:

“是我记错了,我还以为是诗经里的一段话。”

周围的清客们忍不住想笑,但他们是依附着贾家生存的蛀虫,在贾府骗吃骗喝,哪敢得罪贾政,只好抿紧嘴唇死命憋着。

憋得满脸涨红,也不敢展露一丝笑意。

贾政尴尬不已,慌忙转移话题,扫视众清客,问道: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可否评价一下我侄儿的才学如何”

清客詹光连忙拍马屁道:

“令侄才思敏捷,博闻强记,真乃吾等读书人之楷模”

一旁的单聘仁立马附和道:

“詹兄所言甚是,琛公子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实在是令人钦羡。”

程日兴也不甘落后,谄笑道:

“琛公子才华盖世,必有名动京城的一天,他年扶摇直上,封侯拜相,定能光耀贾家门楣,不负先祖荣光。”

其余几位清客也纷纷阿谀逢迎,曲从拍马。

他们虽然是为了讨好贾政,才好话说尽,但也打心眼觉得贾琛才华不凡,小小年纪就已背熟了四书五经,即便称之为神童也不过分。

耳听清客们这一句句天花乱坠的夸赞声,贾政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清客们吹捧贾琛,就相当于吹捧了他这个做伯父的。

贾政最喜欢听这些奉承话,而这些所谓的清客们就是依靠拍马溜须,阿谀奉承,帮闲凑趣,才成为了贾政的座上宾。

实际上,这些清客里的多数人连童生都不是,只不过仗着念过几年书,投其所好,陪着贾政一起吟风弄月,附庸风雅,谈古论今,以此在贾府混吃混喝。

贾琛很反感这些寄生在贾家身上的吸血鬼,但现在他们有贾政撑腰,贾琛暂时没说什么,只能等日后自己执掌贾家大权之时,再清理门户。

贾政面色得意地笑道:

“诸位过誉了,琛儿切勿骄矜狂傲,一定要朝干夕惕,夙夜匪懈,争取早日金榜题名,以慰宁荣二公在天之灵。”

贾琛再次施礼道:

“小侄谨记在心,一定不辜负政老爷的期望。”

贾政满意地点点头,笑道:

“叫政老爷太生分了,你称呼我二伯父吧。”

“好的,二伯父”贾琛改口叫了一声。

贾政老怀畅慰,虽然贾琛不是他教导出来的,但毕竟是荣府远亲,还是感到与有荣焉。

再想想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贾宝玉,与人家贾琛相比差远了。

如果贾琛是自己的儿子,该有多好

贾政在心里叹息一声,看向贾代儒,关切地问道:

“琛儿还没考县试吧”

县试乃是童试考试中的第一场,只有通过了,才能取得府试资格。

贾代儒道:“还没。”

贾政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咱们贾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如此惊才绝艳的后生,一定要精心培养。”

贾代儒满口应承道:

“这是自然,只是县试报名的廪生保结一事,还需要请政老爷帮忙。”

县试有极其严格的报名流程,除了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之外,还需要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保其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身家清白、非优倡皂隶之子孙,方准应考。

贾政当即道:“此事不必担心,我亲自为琛儿作保便是。”

贾代儒笑道:“若如此,那老朽就放心了。”

贾琛施礼道:“多谢二伯父替我作保。”

贾政笑道:

“不必言谢,一家人不用说两家话,你若是能科举及第,那是咱们贾家全族的荣耀”

正说话间,突然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厮,禀奏道:

“启禀二老爷,江南林老爷家的小姐林姑娘已经在通州码头下了船,与其同行的还有一位姓贾,讳名雨村的进士老爷。

林姑娘知书达礼,先派了一个下人来府通禀。”

贾政赶忙吩咐道:

“玉儿远道而来,跋山涉水,旅途劳顿,快派轿子去迎接。”

“是”小厮领命而去。

贾代儒道:“政老爷有内眷来访,老朽在此多有不便,就先告辞了。”

贾政挽留道:

“太爷难得登门一次,而且还培养出琛儿这位少年英才,可谓劳苦功高,现已临近晌午,请与琛儿一起留下用膳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68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