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06】初见黛玉真容

书名: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贾雨村看向坐在贾政左手边的贾琛,愕然问道:

“二伯父说的是这位小公子”

贾政微微颔首,捋着山羊胡,面色得意地笑道:“正是。”

虽说贾雨村与自己同宗,但亲缘关系远没有贾琛近,只能算个外人。

但贾雨村这个外人却把宁荣二府所有的贾家子孙都比下去了,贾政自然怏怏不乐,幸好出了一个神童贾琛,为宁荣二府挽回了一些颜面。

提及贾琛,贾代儒也笑得见牙不见眼,满脸的褶子皱成了核桃,心中暗道:

“就算你贾雨村是个进士又如何我的学生贾琛日后肯定也能考中进士,名列三甲,甚至能高中探花、榜眼、乃至状元”

贾雨村啧啧惊叹道:

“琛兄弟才九岁,就能背熟四书五经,真乃天纵奇才也”

贾琛不咸不淡地笑道:

“世兄过誉了。”

他不想跟贾雨村这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深聊,只是淡淡地敷衍了一句。

贾雨村擅于察言观色,他看贾琛面色冷淡,似乎不想多言,也就很识趣地没有继续套近乎。

相互寒暄已毕,贾政招呼大家继续用膳。

正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际,一个小厮突然跑进来传话:

“启禀二老爷,林姑娘来了。”

贾政问道:“她现在人在何处”

小厮回禀道:

“林姑娘先去拜见了老太太,又去见大老爷,但没见着人,只见到了大太太,刚才林姑娘在荣庆堂用了午膳,想来拜见二老爷。”

贾政略一沉吟,婉言推辞道:

“我这里要招待贵客,脱不开身,你替我给她带几句话:就说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

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

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若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是”小厮领命,刚要转身离去,却被贾琛叫住了:“你先等一下。”

说罢,贾琛看向贾政,劝道:

“二伯父,如此恐怕不妥,林妹妹远道而来,背井离乡,寄人篱下,难免惴惴不安,敏感多疑,正所谓娘亲舅大,二伯父是林妹妹的舅父,若不见,只怕林妹妹会心生疑虑,郁郁寡欢。

更何况,雨村世兄乃是林妹妹的授业恩师,侄儿也不是外人,不妨请林妹妹来此一叙,以慰其怀。”

贾政叹息道:

“琛儿所言甚是,幸好你思虑周全,否则,怕是会伤了那孩子的心。”

说着,他看向小厮,吩咐道:

“你去请姑娘过来吧”

贾琛心中暗叹,这个贾政倒是个耳根子软的,别人一劝就听,说好听点是从谏如流,说不好听就是没有主见。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贾政的性子如此绵软,根本就撑不起荣国府。

在这个欺软怕硬,弱肉强食的人世间,若不能顶门立户,就会被侵门踏户,小门小户如此公门侯府亦然。

若是让贾政一直执掌荣国府的当家大权,即便皇帝念及先国公旧情,不抄贾家,荣府败亡也是迟早的事。

不到半盏茶的工夫之后,小厮引领着一个身材娇柔的小姑娘走了进来。

贾琛心头一动,眼前这一幕恍若梦境,茶香随着水汽在屋里袅袅蒸腾,廊檐下的风铃清声叮咚,天地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只剩下眼前这个清丽脱俗的小姑娘。

烟眉、樱唇、削肩、蛇腰。

贾琛的心底冒出八个字。

怪不得林黛玉的烟眉之前多加了一个“罥”字,此字有情丝缠绕之意,如同一抹轻烟悬于眼上。

林黛玉的嘴唇如樱桃一样,娇嫩欲滴,红润光泽。

古代相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将军无颈,美人无肩”,并不是说美人真的没有肩膀,而是看起来肩膀像没有骨头,能够显出女性的柔美。林黛玉天生有病缠身,身体柔柔弱弱,这样的溜肩自然会让她更温婉柔美。

她的“水蛇腰”除了静态的前凸后翘外,在走路时,腰胯左右摆动,像蛇蜿蜒扭动,风情万种,仪态万千。

原来这就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当真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林黛玉柳腰款摆,走到贾政面前,屈膝福身,施礼道:

“玉儿见过二舅”

贾政伸手虚扶了扶,担忧地问道:

“快快免礼,玉儿怎的如此怯弱不胜用不用叫太医给你瞧瞧”

林黛玉微微蹙眉道:

“不劳二舅费心了,我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贾政关切地问道:“那你平时吃什么药我差人给你配。”

林黛玉眉目舒展,又款款施了一礼:

“多谢二舅,我在家里一直吃人参养荣丸,老太太已经说了,她会让人帮我多配一料。”

“那就好”贾政微微颔首,指着贾雨村,提醒道,“快来见过你的恩师。”

林黛玉面朝贾雨村,屈膝福了福:“学生玉儿拜见恩师”

贾雨村抬手虚扶了扶,笑道:“你身子骨弱,不必多礼。”

说罢,还朝贾政讨好地谄笑道:“别看玉儿只是个女流之辈,但她是我的得意门生,在我教过的学生之中,数一数二。”

耳听此言,贾政感觉与有荣焉,面有得色地笑道:

“名师出高徒,都是贤侄你教得好。”

说罢,贾政又指了指贾代儒,介绍道:“这位是贾府学堂的太爷。”

林黛玉又施礼道:“玉儿见过学里太爷。”

“玉儿不必多礼,一看就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孩子”贾代儒笑呵呵地寒暄了一句。

贾政指着贾琛,笑道:

“这是你表哥琛儿,他是家中独苗,自然也排行老大,你跟他叫琛大哥吧。”

林黛玉朝贾琛欠身福了福:“见过琛大哥。”

贾琛拱了拱手,笑道:“林妹妹有礼了”

二人四目相对,一个九岁,一个六岁,时光在这一刻定格,镌刻在二人的记忆深处。

贾雨村想借此机会展现一下林黛玉的才学,来彰显他这个做先生的学识渊博,同时提升自己在贾政心目中的分量,于是笑道:

“玉儿,我曾教你识文断字,诗词歌赋,今日正合适当着你舅父的面,考校考校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