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05】林黛玉进贾府

书名:红楼之挽狂澜 作者:鸿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贾代儒家境贫寒,平时都是粗茶淡饭,一听贾政相邀,登时勾动了腹内馋虫,觍颜笑道:

“好,那老朽就叨扰了。”

贾琛也施礼道:“小侄恭敬不如从命。”

他不假思索地应邀赴宴,主要是想看看即将到来的林妹妹。

丫鬟们奉上香茶,贾政请贾代儒和贾琛用茶。

闲坐品茗之时,清客们又是一阵摇唇鼓舌,溜须拍马,不仅奉承贾政,还见风使舵,看贾琛如此受贾政的重视,连带着把贾代儒也好一顿吹捧赞颂。

这些清客天花乱坠的马屁话,像苍蝇嗡嗡乱叫一样在耳边响个不停,贾琛听得心里犯膈应。

此时还没到饭点,贾琛为了清静清静,托辞想到园子里四处转转。

贾政哪里知道他的心思,当即欣然应允。

贾琛出了荣禧堂,一路穿花拂柳,直奔西角门。

在原著中,林黛玉就是从西角门进的荣府。

春风拂面,花香袭人,贾琛站在暖洋洋的日头底下,假装是在欣赏庭院里的花花草草,其实是在等林黛玉。

百无聊赖之中,贾琛折了一支长满花骨朵的桃花枝,在桃树下练起了武当七星剑。

仙人指路、叶里藏花、登山追蛇、猛虎抱头、金鸡独立、凤凰点头

贾琛有过目不忘之能,早已把武当七星剑的剑谱烂熟于心,而且,他悟性极高,刚舞了几遍,就把四十七式剑招全部练熟了。

但他心知,现在只是练熟了套路而已,要想熟能生巧,融会贯通,必须下苦功夫继续练习。

路过的丫鬟小厮们纷纷侧目,惊讶不已,他们都不认识贾琛,暗暗惊叹这是谁家的小公子,竟然把一根桃树枝舞得有模有样,虎虎生风。

过了约莫两炷香的工夫,西角门开了。

四个小厮抬着一顶轿子进了门,在轿子的周围,簇拥着几个丫鬟和婆子。

当轿子经过贾琛的身侧,轿子里传出一道宛如天籁的喝彩声:“好剑法”

贾琛循声望去,只见一顶轿帘微微掀起,一只肤若凝脂的纤纤玉手从轿帘下轻轻拂过,将被风掀起的轿帘拉下、抚平。

贾琛心神一颤,虽不见其人,但那只玉手的影子却印在心头萦绕不散,好似穿过三生三世,才传到他眼前,带着超凡脱俗的从容和优雅。

在贾琛的视野中,轿子渐行渐远,晃晃悠悠穿过一道垂花门,进了后宅。

那顶轿子里坐着的人,应该就是林黛玉吧

那只手在轿帘下划过的弧度,犹如一根羽毛,轻轻撩拨着贾琛的心弦。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在胸腔中悄然弥漫。

或许,这就叫怦然心动

没人会想到,一个九岁稚童竟会如此早熟。

这并不代表贾琛好色成性,而是情有可原,他两世为人,心智自然要比其他孩童成熟得多。

虽然刚才只有惊鸿一瞥,但那只手让他念念不忘,估摸着快到饭点了,贾琛兴味索然地回到荣禧堂。

食色,性也,美人比美食更有诱惑力。

贾政让厨房准备了一大桌子美味佳肴,来款待贾代儒和贾琛。

贾代儒还从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他自然知道,这次是沾了贾琛的光。

贾政频频给贾琛夹菜,让侍立在一旁伺候的丫鬟小厮们惊讶不已。

以前,贾政还从没对哪个晚辈如此关心,即使是他的亲生儿子贾宝玉,也没吃到过贾政亲自夹的菜。

贾代儒看到贾琛如此受政老爷重视,老怀甚慰,感觉与有荣焉,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感,毕竟贾琛是他的学生,学生有出息,说明他教得好。

另一边,四名粗使婆子在二门的门口替下小厮,抬着轿子走进后宅,一直走到荣庆堂的门口方才停下。

丫鬟雪雁凑上去,掀开轿子前的撒花帘子,里面坐着一个身姿娇柔的小姑娘。

“林姑娘,咱们到了。”雪雁轻轻呼唤一声,伸手把小姑娘搀扶出了轿子。

明媚的阳光有点刺眼,小姑娘眯起双眸,一对秀气的罥烟眉也跟着微微蹙起。

一个丫鬟掀开荣禧堂的门帘,走了出来,笑道:

“林姑娘,老太太有请。”

林黛玉循声望去,只见这个丫鬟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

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有几点淡淡的雀斑。

林黛玉浅笑道:“有劳姐姐通传。”

丫鬟落落大方地笑道:“林姑娘客气了,叫我鸳鸯就行。”

这鸳鸯仪态端庄,进退有度,虽然身为丫鬟,却有大家闺秀般的涵养,林黛玉暗暗称奇,不仅感慨贾家不愧是一门双国公,连丫鬟也如此不俗。

想来这鸳鸯应该是贾母的贴身丫鬟,林黛玉未敢小觑,笑道:

“好的,那我称呼你鸳鸯姐姐吧。”

鸳鸯也是暗暗心惊,这位林姑娘看似有一股娇弱病态,却清丽脱俗,竟是不像凡尘女子,而是像下凡渡劫的仙子。

“林姑娘请进,老太太已经等候多时了。”鸳鸯侧过身,掀起门帘。

林黛玉微微颔首,在雪雁的陪同下,莲步款款地走进荣庆堂。

与此同时,一名小厮匆匆跑进荣禧堂,对贾政施礼道:

“启禀二老爷,护送林小姐来府的那位进士老爷贾雨村投了拜帖,想登门拜访。”

贾政接过拜帖看了看,吩咐道:“快请进来,莫要怠慢了贵客。”

“是”小厮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引领着一个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的书生走了进来。

书生施礼道:

“宗侄贾雨村拜见二伯父。”

贾琛看他长得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心中冷笑这厮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只可惜是个唯利是图,阴险狡诈的卑鄙小人。

从贾雨村对待英莲的态度,就能看出此人的冷酷无情。

英莲的父亲甄士隐曾接济过贾雨村,还资助他上京赶考的盘缠,但后来英莲落难,贾雨村却见利忘义,放任不救,真是个丧尽天良的衣冠禽兽。

贾政看贾雨村面阔口方,眉眼有神,直鼻方腮,腰圆背厚,不禁高看一眼,笑道:

“贤侄远道而来,旅途劳顿,快请坐下一起用膳吧”

“多谢二伯父,小侄恭敬不如从命”贾雨村没有谦让,而是很自来熟地坐到饭桌边。

这倒不是他不知礼数,而是他摸准了贾政的脾性。

贾政为人端方正经,胸无城府,有几分真性情,喜欢直来直去,不喜矫揉做作,若是推三阻四,扭捏作态,反倒会让他反感。

贾雨村的这点小心思已经被贾琛看穿,但他看破却不说破,现在自己无权无势,人微言轻,只能谨言慎行,等以后科甲及第,为官做宰,再收拾贾雨村这些包藏祸心的小人也不迟。

贾雨村原本是来央求贾政帮忙举荐做官的,但他心知吃饭时不宜谈论此事,便只谈风月,不谈官场,引经据典,卖弄才学,以此来提升自己在贾政心目中的分量。

贾雨村虽然是无耻小人,但他确有真才实学,只用一顿饭的工夫,就让贾政刮目相看,青眼有加。

贾政颇为赞赏地朝贾雨村笑道:

“贤侄博古通今,学识渊博,让我欣喜不已。说来惭愧,贾家京中八房的子弟大多不肖,没有肯用心读书的。

只有琛儿年方九岁,就已把四书五经背熟了,真希望他以后,也能与贤侄一样进士及第,光宗耀祖。”

贾雨村闻言一惊,他在九岁的时候,也只背熟了半部论语而已,就已被十里八乡奉为神童,却没想到,在这骄奢淫逸的贾府之中,竟有此等少年英才。

“敢问二世伯,那位天才少年姓甚名谁,现居何处”贾雨村惊奇地问道。

贾政面有得色地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