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帝者不怒

书名: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31

“万岁、这是安南都统司都统使黎维祺去岁上贡的安南燕窝,您尝尝。”

乾清宫内、朱由校站在窗前,眺望着红墙白雪的紫禁城,身后响起了魏忠贤的声音。

他转身看去,却见魏忠贤端着景泰瓷碗、碗中燕窝十分显眼。

安南、这个在明宣宗执政后期独立的国家,因为动乱的原因,在嘉靖年间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

明朝将安南的地位,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

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

从名义上来说,安南再入大明版图,但莫登庸对此似乎也毫不介意。

他对大明心安理得地对明自称都统使、对内继续称帝建元。

这是嘉靖对外政治上、为大明留下的一笔遗产,若是王朝强盛,完全可以用这个借口再度收复安南。

只可惜一直到1592年南方后黎朝复国,大明也没有重新收复安南。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后黎朝皇帝黎世宗请求明朝恢复过往“安南国王”的册封,万历皇帝还是以局势未定为由,暂时授予“安南都统使”头衔。

自此至明亡,越南始终是作为明朝版图内一个行政自治单位的地位存在的。

安南国后黎朝皇帝,就顶着安南都统使这一头衔一直沿袭至明末,直到南明诸帝才恢复了黎朝皇帝安南国王的册封。

因此、就眼下来看,安南算是名义上的大明国土,但明朝除了每年能得到几千两银子的贡赋外,并不能指挥安南。

朱由校看着那燕窝出神,魏忠贤端了半天,也不见他抬走,因此小声道:“万岁万岁”

“嗯”朱由校回过神来,端起了燕窝,浅尝一口,顿觉十分清香甘甜。

只是尝完后并不高兴,只是眺望窗外的红墙白雪紫禁城,慢慢道:

“如此大雪、也不知道弟弟在昌平过的怎么样。”

“距离他前往昌平,已经过去九天了对吧瞧这风雪,恐怕几天也停不下来。”

“昌平没有京城那么繁华,大雪封山,或许吃食上也不行。”

说到这里、朱由校看向魏忠贤道:

“传旨骆思恭,叫他派一总旗锦衣卫,从尚膳监取熊掌十对、鱼翅十对,燕窝十盏、贡茶十斤,贡米一石,派往昌平陵区。”

“奴婢领旨”听着朱由校赐给朱由检的东西,朱由校暗自咂舌。

这些东西,恐怕价值两三千两银子,就这么派出去,着实肉痛。

不过魏忠贤虽然肉痛,却还是准备下去操办。

倒是在他刚刚转身的时候,王安拿着一份手书走了进来,随后行礼道:

“万岁、五殿下派人从昌平送信来了。”

“拿给我”听到是朱由检的信,朱由校眼前一亮,连忙上前抢过手书,迫不及待的拆开:

离别六日、几度春秋

开头八字,便道尽了朱由检对于离别的时间概念。

不过七天,对于他来说却如过去了好几年一样,看的朱由校笑了出来。

他接着向下看去,只见信中朱由检讲述了他带人北上的一路过程,还有到达燕山大营的头痛。

朱由校看着手书的内容,不由将自己也代入到了朱由检的身份。

他看到安定门羽林三卫吃空饷时,微微皱着眉头,但还能忍受。

看到羽林三卫在巩华城与百姓秋毫无犯时,心中稍微有了些安慰。

瞧到燕山大营一团糟时,脑中浮现朱由检头疼的表情,不由发笑。

但在看到第二日御马监空饷一万一时,眉头紧锁,心生怒意。

再看到朱由检选兵,最后将一万三千人裁撤到只有四千多人的时候,又不免担心这么点人能干嘛。

但看到信中朱由检解释兵在精而不在多时,又稍微释怀。

看到朱由检接见戚金麾下浙兵,说起戚少保镇守蓟辽,大明国威远扬时,他暗自点头。

但见到戚少保等人的下场时,又不免长叹一声。

到了这里,算是进入了主题。

朱由检在心中,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朱由校,并算了一笔账。

眼下辽南之兵三万人,耗费军饷三十六万,吃喝用度又是二十万。

花费饷银五十六万,却只能龟缩城中,着实不堪。

若是招募人二十两银子,那也不过十六万两,算上辎重补给十万两,每岁最多二十六万两,能为朝廷节省三十万两。

这样的节省,让朱由校对于繁重的辽响暗自点头,但是又担心兵马不够。

不过当他看到朱由检说并非全部裁撤,而是选出敢战之兵留下守城时,他又稍微松了一口气。

信的末尾,朱由检交代了一下,由于风雪太大,恐怕十日之约不能回去了,请朱由校好好照顾自己,处理政务别太劳累之类的话。

见到这些话,朱由校脸上露出了温馨的笑意,随后才恋恋不舍的把信给合上,对王安和魏忠贤下令道:

“命令兵部,调戚金本部戚元辅领兵一官南下,于浙江招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觉得挥道:

“于浙江招兵一万六,由浙江、南直隶从加派中拨银五十万两,交付戚元辅部,明岁九月,戚元辅带军北上、负责押运漕银、加派银、夏税、秋税北上。”

“奴婢领命”听到这话,王安和魏忠贤纷纷作辑应下。

明眼人都能看出,朱由校在布局。

这布局、并不是对朱由检布局,而是对南直隶和浙江布局。

南直隶和浙江,今年的加派银还没有北运,眼见已经十月初十三了,他们依旧如此。

既然他们不肯交税,那么就叫戚元辅练兵之后,带着大军把银子带回来。

辽响的加派银,总数已经出来了,两京十三省,除了云贵、广西未有加派外,其余省份的加派银主要在田赋上,总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两。

这笔银子、北方的甘陕、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都已经交付户部和兵部,只有四川、湖广、广东、福建、南直隶、浙江等一京五省还没有起运。

这群南方的地方官员,为了赚钱,可以说置朝廷、置他的旨意为废纸。

“既然你们不送,那朕就自己取”

朱由校眯着眼睛,心中怒意愈发旺盛,而他的旨意,也很快就传到了内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2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