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这是安南都统司都统使黎维祺去岁上贡的安南燕窝,您尝尝。”
乾清宫内、朱由校站在窗前,眺望着红墙白雪的紫禁城,身后响起了魏忠贤的声音。
他转身看去,却见魏忠贤端着景泰瓷碗、碗中燕窝十分显眼。
安南、这个在明宣宗执政后期独立的国家,因为动乱的原因,在嘉靖年间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
明朝将安南的地位,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
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
从名义上来说,安南再入大明版图,但莫登庸对此似乎也毫不介意。
他对大明心安理得地对明自称都统使、对内继续称帝建元。
这是嘉靖对外政治上、为大明留下的一笔遗产,若是王朝强盛,完全可以用这个借口再度收复安南。
只可惜一直到1592年南方后黎朝复国,大明也没有重新收复安南。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后黎朝皇帝黎世宗请求明朝恢复过往“安南国王”的册封,万历皇帝还是以局势未定为由,暂时授予“安南都统使”头衔。
自此至明亡,越南始终是作为明朝版图内一个行政自治单位的地位存在的。
安南国后黎朝皇帝,就顶着安南都统使这一头衔一直沿袭至明末,直到南明诸帝才恢复了黎朝皇帝安南国王的册封。
因此、就眼下来看,安南算是名义上的大明国土,但明朝除了每年能得到几千两银子的贡赋外,并不能指挥安南。
朱由校看着那燕窝出神,魏忠贤端了半天,也不见他抬走,因此小声道:“万岁万岁”
“嗯”朱由校回过神来,端起了燕窝,浅尝一口,顿觉十分清香甘甜。
只是尝完后并不高兴,只是眺望窗外的红墙白雪紫禁城,慢慢道:
“如此大雪、也不知道弟弟在昌平过的怎么样。”
“距离他前往昌平,已经过去九天了对吧瞧这风雪,恐怕几天也停不下来。”
“昌平没有京城那么繁华,大雪封山,或许吃食上也不行。”
说到这里、朱由校看向魏忠贤道:
“传旨骆思恭,叫他派一总旗锦衣卫,从尚膳监取熊掌十对、鱼翅十对,燕窝十盏、贡茶十斤,贡米一石,派往昌平陵区。”
“奴婢领旨”听着朱由校赐给朱由检的东西,朱由校暗自咂舌。
这些东西,恐怕价值两三千两银子,就这么派出去,着实肉痛。
不过魏忠贤虽然肉痛,却还是准备下去操办。
倒是在他刚刚转身的时候,王安拿着一份手书走了进来,随后行礼道:
“万岁、五殿下派人从昌平送信来了。”
“拿给我”听到是朱由检的信,朱由校眼前一亮,连忙上前抢过手书,迫不及待的拆开:
离别六日、几度春秋
开头八字,便道尽了朱由检对于离别的时间概念。
不过七天,对于他来说却如过去了好几年一样,看的朱由校笑了出来。
他接着向下看去,只见信中朱由检讲述了他带人北上的一路过程,还有到达燕山大营的头痛。
朱由校看着手书的内容,不由将自己也代入到了朱由检的身份。
他看到安定门羽林三卫吃空饷时,微微皱着眉头,但还能忍受。
看到羽林三卫在巩华城与百姓秋毫无犯时,心中稍微有了些安慰。
瞧到燕山大营一团糟时,脑中浮现朱由检头疼的表情,不由发笑。
但在看到第二日御马监空饷一万一时,眉头紧锁,心生怒意。
再看到朱由检选兵,最后将一万三千人裁撤到只有四千多人的时候,又不免担心这么点人能干嘛。
但看到信中朱由检解释兵在精而不在多时,又稍微释怀。
看到朱由检接见戚金麾下浙兵,说起戚少保镇守蓟辽,大明国威远扬时,他暗自点头。
但见到戚少保等人的下场时,又不免长叹一声。
到了这里,算是进入了主题。
朱由检在心中,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朱由校,并算了一笔账。
眼下辽南之兵三万人,耗费军饷三十六万,吃喝用度又是二十万。
花费饷银五十六万,却只能龟缩城中,着实不堪。
若是招募人二十两银子,那也不过十六万两,算上辎重补给十万两,每岁最多二十六万两,能为朝廷节省三十万两。
这样的节省,让朱由校对于繁重的辽响暗自点头,但是又担心兵马不够。
不过当他看到朱由检说并非全部裁撤,而是选出敢战之兵留下守城时,他又稍微松了一口气。
信的末尾,朱由检交代了一下,由于风雪太大,恐怕十日之约不能回去了,请朱由校好好照顾自己,处理政务别太劳累之类的话。
见到这些话,朱由校脸上露出了温馨的笑意,随后才恋恋不舍的把信给合上,对王安和魏忠贤下令道:
“命令兵部,调戚金本部戚元辅领兵一官南下,于浙江招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觉得挥道:
“于浙江招兵一万六,由浙江、南直隶从加派中拨银五十万两,交付戚元辅部,明岁九月,戚元辅带军北上、负责押运漕银、加派银、夏税、秋税北上。”
“奴婢领命”听到这话,王安和魏忠贤纷纷作辑应下。
明眼人都能看出,朱由校在布局。
这布局、并不是对朱由检布局,而是对南直隶和浙江布局。
南直隶和浙江,今年的加派银还没有北运,眼见已经十月初十三了,他们依旧如此。
既然他们不肯交税,那么就叫戚元辅练兵之后,带着大军把银子带回来。
辽响的加派银,总数已经出来了,两京十三省,除了云贵、广西未有加派外,其余省份的加派银主要在田赋上,总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两。
这笔银子、北方的甘陕、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都已经交付户部和兵部,只有四川、湖广、广东、福建、南直隶、浙江等一京五省还没有起运。
这群南方的地方官员,为了赚钱,可以说置朝廷、置他的旨意为废纸。
“既然你们不送,那朕就自己取”
朱由校眯着眼睛,心中怒意愈发旺盛,而他的旨意,也很快就传到了内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