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四章 藩王兴、宗室苦

书名: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大人、看来五殿下是真的知兵啊,居然能带七千余人行军数十里而井井有条,这安营扎寨也是十分的有条理。”

“不止、李主事你看看,五殿下虽然用了兵书上的扎营行解,但并没有一板一眼,而是因地制宜,这点就很难得。”

栗山坳临时驿站,在大军埋锅做饭的时候,杨涟带着两名兵部派来的主事在栗山坳的小山上,俯瞰着整支大军的动作,赞美之言不曾吝啬。

只是两名主事的话一说,杨涟便吹胡子瞪眼睛道:

“正是因为五殿下知兵,因此才危险”

“昌平自南而下京城,不过百二十余里,若是骑兵轻装突进,几个时辰就能兵临城下。”

“五殿下知兵,且掌握七卫一营,这样的实力,若是妄图叛乱,是天下之大祸”

“额”听着杨涟的话,两名兵部主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默默的闭上了嘴。

与此同时、炊烟升起,很快便有随行的兵部小吏通知三人前去吃饭了。

杨涟虽然生气朱由检把他当刀,结果了羽林三卫所有中高层将领,但对朱由检还是比较欣赏的。

其实有的时候,他也在感叹,若是朱由检和朱由校互换,或许大明的局势会更好。

就目前来看、朱由校一继位就赏赐客氏香火田的事情,确实有些令朝臣微词。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尽管杨涟潜意识也认为,朱由检要是想做皇帝,完全可以在朱常洛驾崩那夜动手。

届时朱由校身死,皇位必然是朱由检的,而他没动手,也就代表他对皇位不感兴趣。

当然、这是从理智的情况下分析的,可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面对皇位,很多时候一些展示没有兴趣的人,却因为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得有兴趣了。

杨涟怕的就是这点。

因此即便他知道、朱由校派他来昌平监督皇陵修建是贬他,变相发配,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他要死死盯着朱由检,要是朱由检有一点不对劲的举动,他就算死,也要把消息传出去,这样才不辜负先皇对他的信任。

这种念头下,杨涟就算是吃着粗面,也死死的盯着朱由检的车辇。

朱由检被他盯得难受,但也懒得关窗户,只能在心底暗骂:

“这老东西、不会是个老玻璃吧。”

想到了古代士大夫中不少好男风的行为,朱由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很快他就在杨涟刀一样的眼神下,带着大军拔营,继续向着北方进军。

目标是二十三里外的巩华城,朱由检已经早早通知了巩华城的守将,告知他羽林三卫会入城休整。

不过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心大军进城后,会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因此他在出发前对陆文昭道:

“传令全军,进入天黑前必须入驻巩华城,明日卯时出发。”

“若是敢有兵丁饶命,斩首示众,全家发配辽东。”

“卑职领命”听到军令,陆文昭先接下,随后才叫锦衣卫前去传令。

几十缇骑来回奔跑了十几遍,才将军令传达到了所有人耳中。

也在这样的传达下,大军徐徐北上,最终在天黑巩华城关城门前抵达,并成功入驻。

期间朱由检接见了巩华城的守将,这里驻扎着五百明军,差不多是一个守备的兵力。

城中有百姓三千多户,军营最多容纳一个卫的兵力,因此多出来的一千多人,朱由检只能安排他们上城门楼了。

不过也没有人埋怨,毕竟今早朱由检一口气就废了二十多名将领,而此时大明的威望还在,所有人都认为努尔哈赤不过就是杨应龙之辈的草莽罢了。

因此、根本没有兵丁和中层的百户敢违抗他的军令,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

至于朱由检则是接见了巩华城守备之后入住了守备府,杨涟等人也是一样。

为了学习、入城之后朱由检还带人准备去巡视城墙,而准备洗漱入睡的杨涟见朱由检要出门,他立马跟了上来。

“杨给事中也要一同去巡查城防吗”

朱由检换了一身常服,看着站在正厅的杨涟,一种笑意涌上心头。

“自然、老夫作为兵科给事中,既然能北巡,自然要为万岁巡查各地。”

“巩华城是京城北方门户,自然要好好巡查一番。”

杨涟冠冕堂皇的说着,而朱由检看了想笑。

这小老头明显是害怕自己去找巩华城守备,笼络臣自己的人,却偏要换个借口来撒谎。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那意思,因此笑了笑后,便在陆文昭和十几名锦衣卫的保护下走出了守备府。

杨涟跟在朱由检身后,而他们走出守备府后,整个巩华城除了可以看到一些夯土屋内亮着烛火,其他街道上就只有巡逻的明军和打更的更夫。

巩华城的明军都在天黑前知道了当今天子的皇五弟留宿,因此见到他们后,连上来索要腰牌都没有,绕道就离开了。

这样的行为,让朱由检有些皱眉,而杨涟更是冷哼道:

“为兵者、见权贵而不盘查,这巩华城的巡查程度恐怕寥寥胜无。”

“话到也不能这么说”朱由检虽然也觉得巩华城明军的行为不行,但他还是开口道:

“这些兵丁,一辈子见到最大的官也就是守备了,眼下一个亲王在这里,他们怎么敢上来盘问。”

“我大明宗室不法之徒甚多,一些藩王甚至连地方巡抚都敢辱骂,换做兵丁,恐怕直接打死了。”

“”听到朱由检的话,杨涟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朱由检敢于揭露这种事实。

因此、他对朱由检稍微改观了一点,语气和表情也平淡些道:

“与其说是宗室,倒不如是藩王。”

“嗯”朱由检微微点头,明白杨涟的意思。

明末宗室虽然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夸张,但也有十几万人。

不过明末宗室的俸禄早就被定额了,每年都是一百五十万两。

这一百五十万两,藩王拿走近十分之五,剩下十几万人分十分之五,只能说勉强活下来。

尽管万历皇帝在位中期,准许宗室之中除将军、中尉外的宗室子弟可以参加科举。

并且在之后又陆续放宽限制,叫宗室成员中将军和中尉皆可与生员一同应试。

但是走科举的路子十分残酷。

要是宗室子弟走科举入仕的路子,那么考中后必须放弃世袭爵位,由吏部任官。

因此、在大明两百多年的养猪规则下,很多宗室根本就不舍得爵位。

朱由检记得,历史上明朝的宗藩开科历时近四十年,但宗室成员考中进士者寥寥无几。

唯一一个高中、并且有些才干的那人,之后被吏部授予南阳郡守的官职,还在崇祯年间多次击退农民军的进攻。

总之、宗室的问题并非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没有大决心大毅力,很难解决。

“唉”

叹了一口气,朱由检也对杨涟道:“原本还想着巡查,这么看来是不必要了。”

说完、他转头对陆文昭道:“回去吧。”

就这样、一行人满怀兴致走出守备府,却连百步都没有走出,就败兴而归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12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