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三章 客氏恼怒

书名: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尚书大人、这是司礼监传来的圣旨、您过目。”

深夜、文华殿中,当年过半百的李汝华还在处理户部的大小事宜时,两份圣旨放到了他的案头。

李汝华听到是圣旨,抬头瞥了一眼。

只见这两份圣旨的规格并不隆重,只是普通白绫书写,也没有一些华丽的轴,想来事情并不重大。

李汝华性格刚硬,对朝野上下诸多官吏的不作为十分痛恨。

他年纪已经不小了,今年足有七十岁了,对于朝野上下的颓靡之气,已经有心无力。

他准备熬过今年,在明年辞官回乡。

不过在其位谋其政,他还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一天,就要做好一天的事情。文網

想着、他先打开了第一封圣旨,而其中的内容,他看了看、觉得要求并不过分。

坐在他不远处的一名户部侍郎揉了揉太阳穴,见李汝华看着圣旨,不由问道:

“茂夫兄,怎么了万岁的旨意有什么不妥吗”

“倒不是”李汝华摇了摇头,对其解释道:

“万岁想要将昌平燕山脚下一带的荒地拨给御马监,那些田地荒废而无人耕种,我记得数量不少,你叫人看看吧。”

户部侍郎听闻,连忙叫人去取来昌平一带的黄册,在一顿翻找后,总算找到了大致的荒地数量。

他抱着黄册,对李汝华解释道:

“按照黄册、昌平阴山脚下的平原地有七十六万亩,其中官田三十二万、民田四十四万。”

“昌平一带的荒地,若是沿着燕山脚下的那些丘地都算在内,恐怕有百余万亩,适合放牧耕种的有七十多万亩左右。”

“这么多地、没人种”李汝华皱眉质问,那户部侍郎也只能尴尬的笑道:

“黄册照常都是抄旧,具体的情况恐怕只有当地的卫所和官府才能知道。”

黄册抄旧、这事情已经不算是新鲜事了,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朝廷公信力下降,每三年统计天下田亩和户籍人口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因此为了应付、朝廷派下去的胥吏,大多都是到了地方官府,将一些田亩抄旧作罢。

也就是说、李汝华手中的黄册,实际上反应不了昌平一带的真实土地情况。

至于土地耕种,由于明朝主要收取的就是田赋,导致种田实际上是存不了什么银子的。

加上燕山距离塞外太近,种地十亩不如前往京城打工半年。

纤夫、民夫、泥瓦匠等等都是能赚钱的门当,实在不行、便是帮人打个下手,一天也有十几文钱的收入。

虽然大部分百姓无法离开自己的户籍地,但只要使钱使得妥当,还是能换到路引。

“派人去看看吧,三日之内,必须将大致的田亩报上来。”

“下官现在就让人去办。”

李汝华皱着眉开口,而户部侍郎也明白,这个所谓的“大致”,实际上就是别差太多。

若是有人侵占了这些田亩,早早把田亩交出来,免得事情闹大,谁都不好收拾。

毕竟都是丘陵的荒田,一亩地产粮食也不如平地的三分之二,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天掉脑袋。

大明皇帝管不了南方盘根交错的盐商、海商、士绅,但是眼皮子底下的臭虫还是能随意碾死的。

户部侍郎退下了,而李汝华看着他的背影,只能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十分无奈。

他有意改变眼下的局面,但病非一日所积。

强如张居正、也无法改变大明朝的局面,更何况他李汝华呢

他执笔在拨田给御马监上面画了红圈,随后批注了一番,便叫人发去顺天府衙门。

想必顺天府衙门看到那些批注后,会告诉昌平官员怎么做的。

而他也在处理完这件事后,看向了下一份圣旨。

只是相较于上一份圣旨,这份圣旨的内容就有点不成样子了。

这份圣旨中,司礼监所写内容,是朱由校的意思,大意是在定兴县周围拨三百亩香火田给客氏。

三百亩香火田,这看似不多,但定兴县是北直隶保定府隶属的一个县城。

客氏不过是一个乳母,正常来说,就算拨发香火田,拨在定兴县周围镇子上就可以了。

可眼下圣旨上却要求在定兴县周围拨发三百亩香火田,这就有些僭越了。

李汝华的眉头皱了又皱,仔细想了想后,才批注道:

“定兴县四周已无官田,可拨发北部济民镇的官田为香火田。”

最后、他选择了驳回司礼监,而这已经算给司礼监面子的了。

最少他给出了解决方案,要是换做其他五部,恐怕直接就驳回了。

这么想着、他将自己处理了三四个时辰的奏疏连同被驳回的圣旨放到一起,对门口的金吾卫道:

“来人、把这些奏疏送往中左门,叫内宦送到御前吧。”

“是”

听到这话、两名金吾卫便入殿将奏疏端走,送到了外廷三大殿的皇极殿中左门后,直接放到了在这里等待的太监轿子上。

见着轿子上的奏疏差不多了,两名太监也担着奏疏望着内廷赶去。

他们一路穿过了华盖殿、谨身殿、后左门,最后才抵达了乾清宫门口。

来到此处,便是由净军用托盘,将奏疏摆放好后,举着进入了乾清宫内。

由于此刻刚刚天黑,加上内廷没有朱由校的嫔妃,因此他还在处理奏疏。

当奏疏抬入乾清宫西侧养心殿的时候,客氏和魏忠贤、王安三人好巧不巧的在这里侍奉朱由校。

因此、当奏疏入殿的时候,被驳回的那份圣旨十分显眼。

客氏心里一咯噔,有些不好的预感。

不过她还是安慰自己道:“五殿下的几十万亩荒地,总比我这三百亩香火田更容易被驳回吧”

只是、她的安慰终究还是没起到作用,因为王安走过去接过圣旨和奏疏的时候,故意看了一眼客氏。

随后,王安便拿起圣旨双手呈上,对朱由校轻声道:

“万岁、户部驳回了香火田的圣旨。”

“嗯”听到这话、朱由校抬起了头,接过了那份圣旨,怀着不满的打开。

客氏眼巴巴的看着朱由校,希望朱由校为她出头。

不过过了片刻,朱由校却抬头对客氏道:

“客巴巴、那定兴县四周的官田已经没有了,户部建议将香火田放在北面的济民镇。”

“奴婢自然都可以了,能有香火田,是万岁对奴婢的抬爱。”客巴巴尽管心里恨不得咬死户部的官员,却只能假装无事,笑着回应朱由校。

朱由校见状、也将圣旨递给了王安,提醒道:

“既然这样、就重新起草一份圣旨,叫户部在济民镇划五百亩香火田给客巴巴吧。”

“奴婢领旨”王安接过圣旨退下,而客氏尽管心里不满,却还是连忙行礼道:

“多谢万岁抬爱,奴婢惶恐”

“好了、这是客巴巴你应得的。”朱由校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随后就低头继续处理奏疏了起来。

那堆积如山的奏疏让他头疼,而客氏起身后,却用埋怨的眼神瞪了一眼魏忠贤。

魏忠贤缩了缩脖子,表示自己也爱莫能助,惹得客氏咬紧了牙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0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