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一章 豫章会议

书名: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离开了江宁后朱庭隆乘坐的船沿着大江一路逆流而上,这一路要在大江上走八百多里,然后进入彭蠡泽,纵穿彭蠡泽再走三百里陆路。

朱庭隆盘算着这一路的耗时,因为多数情况下是要逆流,所以时间就要长一些,大概需要六七天的时间。

不过朱大衙内也乐于有这么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可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做一个著书计划,以及四层楼学生的培养计划。

虽然在沧浪园的时候他说服了王恬优先在越州学宫试点除了儒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但是没有像样的教材,试点未必会成功。

既然要发展生产力,那必须要发展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则必然要依赖数学。

朱庭隆已经写好了数之学和中等数学,数之学是教授加减乘除、正负数和分数等基础数学知识,中等数学则是开始引入了方程式、平方、开平方以及多元方程。

那下一本就要是高等数学了,这高等数学就要开始引入几何学和概率学以及统计学的知识了。

在数学之后朱庭隆打算给已经写好的物之理和化学做升级版,分别是高等物理和高等化学。

高等物理在之前力学的基础上加入热学、声学、光学和电学的内容,希望能作为星星之火引起大宁物理学的燎原之势。

高等化学则更加具备实用性,他打算重点引导材料学的发展,大宁的材料实在是过于落后,以至于很多行业都受其限制。

此外他还计划将农学和医学也纳入著书的范畴,但苦于自己在这些方面知识也不足,只能有多少写多少了。

写书的日子十分的枯燥,但好在极好的转移了注意力。

当他再次关注行程的时候,船已经驶入了彭蠡泽。

彭蠡泽是越州第一大湖,之所以称为泽是因为这里大多数水域水深不超过一丈,以至于旱季与雨季时彭蠡泽面积相差极大。

据说在雨季时彭蠡泽的面积是旱季时的六倍,沿湖居民雨季以渔为生,旱季则以农为生。

朱庭隆与元信立在船头看着这广阔的水域,顿觉心情大好。

“元大哥,你看这大好河山,怎能不让人生出爱护之意。”朱庭隆指着彭蠡泽和它岸边的老君山道。

元信道:“是啊,公子。当初我就是不想这大好河山让东胡人糟蹋了才从军的。”

“也不知道淼儿他们到没到豫章郡,咱们也一直没跟他们说去了京城。”朱庭隆道。

元信被闪了一下,公子这话题转变也太快了

“公子,从昌兴县到豫章郡不过六七百里的陆路,他们这会早就应该到了。”元信算了算路程道。

“常辉还要比我们晚两天到,这书局的事可要抓紧时间了,约定的时间可是不多了。”

“主要是公子需要的东西多,正常开个书局哪要这么多东西。”

朱庭隆笑了笑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充足了之后这书局,应该叫越州文化出版公司,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惊喜的。”

大宁京城江宁城,建康宫西侧的值房内。

大司徒谢璇正在闭目养神,他的长子谢欢以通事郎的身份正在批阅各官员递上来的折子。

谢璇现在是故意在锻炼谢欢的理政能力,再加上他本来就有些眼花且精力不足,这些折子大部分都是直接由谢欢来处理。

因为谢璇的职位是大司徒录尚书事,又称大尚书,因此朝中很多人管谢欢叫小尚书。

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虽然谢欢名义上只是个通事郎,但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权力,一时无人敢招惹。

谢璇上台以来为了笼络韩家,他向泰安帝提议由韩家的家主韩温出任大司马。

大宁的大司马是军队的实际最高统帅,全国的军队理论上都受大司马节制。

韩温是韩尚奇的大伯,韩豁的异母兄长。

“父亲,这里有一本大司马上的折子。”谢欢抬起头来看向谢璇。

谢璇嗤之以鼻道:“又是要钱粮吗”

“不是,这次是建议朝廷择机北伐,夺回益州和剑州。”谢欢道。

“嗯,这韩家就是些兵痞子,整天就知道打打打。”谢璇缓缓睁开眼睛道。

“那我给他回复个暂缓吧。”谢欢提起蓝笔准备批掉这本奏章。

谢璇道:“他们是想把益州剑州夺回来给他们的荆州当屏障的。”

“不是还有夔州吗”谢欢问。

“这幸亏是平国的小皇帝没什么志向,国内又乱,不然让窦擒虎出关,夔州还不是轻而易举就失守的。”谢璇道。

窦擒虎是平国的上将军,守卫南疆三十年,勇猛善战且深谙谋略。

泰安六年窦擒虎率军越过大宁国界,仅用了月余就攻下了益州和剑州。

平国当时的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镇南王,经略雍州、益州和剑州三州,一时风光无两。

近二十年来,窦擒虎不时派兵袭扰大宁边境的夔州,夔州也已是破败不堪。

但今年初平国老皇帝驾崩,老皇帝的宠妃与朝臣勾结害死了太子,立自己的小儿子做了皇帝。

平国内部各派势力互相攻伐,乱了两三个月后总算重新回归平静。

但小皇帝对窦擒虎坐山观虎斗的行为十分不满,已下旨将其调往西域,但窦擒虎迟迟没有动作。

“这个时候北伐,不是给窦擒虎不能离开的理由了吗”谢璇对谢欢道。

“儿子明白了。”

“你不明白如果我们不让韩家北伐,那就等同于跟他们对着干了。所以要有个两全之策。”谢璇冷笑道。

“请父亲指点。”谢欢道。

“北伐,可以伐郑嘛。反正他也不敢打赢,打赢了岂不是说梁王守了这些年的北境白守了。”谢璇道。

谢欢恍然大悟,提笔写下“议伐郑取青州之策。”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2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