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八章 鲁王的泪

书名: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慢着”朱庭隆道,他指了指那茶壶说:“顺便搜一搜他身上或者住处有没有蓝色粉末。”

女子看向朱庭隆皱起眉头问:“这水中为何会有铜”

朱庭隆笑了笑说:“因为他在里面放上了蓝矾。蓝矾里有铜存在,说太深入你也不懂,总之那东西有毒。而且用银针是测不出来的。”

此时老鲁王饮下牛乳后又吐了出来,朱庭隆让侍女将牛乳分成多份,用热水温热后少量多次服下。

没多久,守卫拖着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来到了门外,常辉上前仔细辨认道了一声:“是你”

那人翻了翻白眼呵呵一笑,朱庭隆大喊:“掰开他的嘴”

但为时已晚,那人使劲扭动着身体几息之后口吐鲜血而亡。

女子吓得目瞪口呆,转身便离开了房间。

朱庭隆叹了口气问常辉道:“常大人,这是何人”

“这是老殿下的亲随,跟了他十年了。”常辉叹道。

守卫见人已死去,从身上掏出一个牛皮纸包道:“常大人,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常辉打开一看,果然是蓝色的粉末。

常辉一挥手让守卫把尸体拖走,并清理了地上的血迹。

那粉裙女子回来时脸上仍然没有血色,她问道:“找到罪证了吗”

常辉便将手中的纸包递了过去,女子惊异的看着朱庭隆。

朱庭隆清了清嗓子道:“这就是蓝矾,每天少量加入老殿下的茶壶中。”

常辉便道:“那这水岂不是蓝色会发现不了吗”

“正常情况下可以,但这个不行。”朱庭隆指了指那黑色的茶壶茶碗。

常辉才恍然大悟的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朱庭隆继续道:“此外,作案者一定知道殿下的饮食都要经过银针验毒,所以才选择了蓝矾投毒。”

“所以你就推测出是对这一切熟悉的人所为”粉裙女子问。

“不错。而且蓝矾投毒是慢性的,就算老殿下中毒也不一定马上怀疑到他,没有方法验毒,更是找不到他的把柄。他就可以从容逃走。”

常辉摇摇头道:“没想到,他居然会对老殿下下毒。”

“可惜没有问出主谋是谁。”朱庭隆叹息道。

这时几人听到老殿下一声长叹,循声看去,老殿下正在擦拭眼泪。

粉裙女子忙坐过去替他擦去眼泪,道:“您好受些了吗”

鲁王点了点头,指了指肚子道:“不疼。”

众人便明白,服用了牛乳后老殿下已经舒服一些了。

粉裙女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么些天以来老殿下第一次完整的表达出了意思。

她轻轻的抚摸着他苍老的手道:“您会好起来的。”

鲁王点了点头指着那黑色茶壶又一次流下眼泪。

常辉道:“老殿下是想说刚才那亲随是他救回来的一个孩子,这茶壶也是他送给老殿下的六十大寿的礼物。老殿下格外疼爱这个孩子。”

朱庭隆倒吸一口凉气,什么人能让这亲随对老殿下起了杀心。

他又想到,如果十年前这孩子就是带着杀掉老殿下的使命潜入进来的呢

不不不,这世界应该没有这么黑暗,不能这么想,朱庭隆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几人离开了鲁王的寝房,回到常辉的值房,常辉对朱庭隆拱手道:“请公子恕罪,辉先前还怀疑公子的本事。”

朱庭隆摆摆手道:“不碍事的,老殿下好了就行。”

粉裙女子道:“今日我先回去了,常大人,不要多嘴。”

常辉应了一声将女子送了出去。

待他回来时,朱庭隆迫不及待的问:“这是谁啊,怎么感觉高高在上”

常辉点点头道:“就是高高在上啊,没听让我不要多嘴吗,我可不敢告诉你。”

朱庭隆耸了耸肩说:“那我的事”

常辉笑道:“老殿下好转我就跟他提一提,你有这份功劳在,八九不离十了吧。”

朱庭隆忙拱手笑道:“还请常大人费心。”

说完便离开了值房,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回头对常辉道:“常大人,桌上信封收好。”之后大步离去。

常辉诧异的看了看桌上,果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信封。

常辉拆开信封,从里面抽出来两张纸,打开竟然是银票,每张五百两。

“这位公子真是出手大方啊,我这五品王府官一年俸禄才四百多两。想我常辉一世清廉,怎能收下这贿款可是,他也只是要我帮忙传个话,也算不得贿款吧不如,要不,可是还是收下吧。”

想到了这里,常辉心安理得的将银票折叠好放进了怀中。

从鲁王府出来,朱庭隆与元信找了一辆马车就奔着沧浪园去了。

郑国都城邺城,太子府内。

太子郑宪拿着一本书饶有兴趣的翻看着,郑国太学仆射周六龙缓缓走进书房,他呵呵一笑道:“太子殿下好雅兴啊”

郑宪抬起头笑道:“周仆射,快快快,来看看这诗集。”

周六龙接过那诗集翻看了一下,顿时目有亮光,激动的说:“好诗,真是千古好诗,我大郑文坛振兴有望啊”

郑宪却叹息一声道:“可惜不是我大郑的文人。”

“哦”周六龙这才合上书又翻开封皮,才看到扉页上大宁二字。

然后周六龙失望的摇了摇头道:“总被平国和南朝说成是蛮夷,一直想着能在文坛上压他们一头,唉”

郑国人为了说明自己的正当性一般都称呼大宁为南朝。

郑宪笑笑道:“谁说不能成为我大郑的人,我看他是青州人士,那青州现在不就是大郑的吗”

周六龙道:“可他不能为大郑参加那天下文会啊。”

“天下文会又要举办了”郑宪兴奋道。

周六龙从袖中取出一份请帖道:“江陵城发来的,邀请大郑太学的优秀学生参加。”

郑宪接过来看了看道:“那这朱庭隆也必然会去,本王要去会一会他。”

周六龙惊道:“太子殿下,万万不可此去江陵城山高水远,而且又是异国他乡,万一有什么闪失,可不是老朽能承担得起的啊”

郑宪道:“不用你承担,本王自会去请父皇旨意。万一本王把此人说服为我大郑效力呢”

周六龙欲言又止,将那本诗集放在了一旁的桌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61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