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四章 王家

书名: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朱庭隆闻言道:“你请他们先到厅堂稍坐片刻,我去换身衣服。”

说完,他飞快的跑回自己的卧室,找了一身绸服穿上,蹬上靴子,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满意点点头才离开了卧房。

待他走进厅堂之时,发现这王家来的还真是一群人,三男一女。

王混第一个看见他,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说:“小子,还以为你躲着不见我们。”

“王大哥来了,我岂有不见之理。”朱庭隆马上把王混的手掰开道:“手下留情,手下留情。”

王混这才意识到自己用力过猛,方一把松开手然后憨憨一笑。

王女宗上前问道:“你那妹妹呢”

王女宗今日梳着一个灵蛇髻,黛眉绛唇朱砂痣,一身大红萝纱裙,脚蹬红皮靴,真是玉人一个。

朱庭隆意识到他问的是淼儿,忙答道:“她在家过年啊。你要见她我让人去寻她。”

说罢作势要找人去叫淼儿,王女宗赶忙说:“那不必了,大过年的就不打扰她了。”

王女宗从随身的小皮包里取出一个信封递给朱庭隆。

朱庭隆问:“这是什么”

王皓抢答道:“这是我妹妹邀你正月十四去我家赴宴,次日参加王府元夕诗会的请帖啊。”

王混也道:“可别误了我妹妹。”

王女宗怒目道:“你们瞎说什么。这是我阿爹邀请你的。和我没关系。”

就在这时被晾在一旁多时的王希知轻咳了一声,似乎在说,这还有个活物呢。

王皓忙拉着王希知过来道:“清岳,这是我堂弟王希知,表字佑钧,是我二叔的独子。”

朱庭隆忙见礼道:“见过王公子。”

王皓对王希知道:“这就是那个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朱庭隆,表字清岳。你别被他这副模样蒙蔽了,他鬼着呢。”

朱庭隆一笑道:“二哥说笑了。”

王女宗耳朵一动,什么二哥,他是想占我便宜吗

王皓道:“自他创立屠苏酒业后,我们便以兄弟相称了。”王二公子自然不会告诉王希知,金钱是可以快速拉近人的关系的。

王女宗听到后,有些失望,好似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请帖送到了,你是去还是不去”王女宗打断他们的对话。

王希知觉得自己像个透明人,到现在一句台词没说,还总被抢戏。他再次轻咳了一声。

王混递了一杯茶给王希知说:“你是不是昨晚喝酒太多了怎么总是咳”

王希知道:“无妨无妨。”他看了看朱庭隆道:“朱公子,能否带我参观一下你的书房”

王皓一听,这王希知那毛病又犯了,他去谁家都是喜欢钻进书房,看看能不能寻到只言片语的佳句。

朱庭隆挠挠头道:“我平日不喜读书,书房并无甚可看。”

王希知却说:“朱公子过谦了,我只是随便看看。”

朱庭隆拗他不过,带着他们去了自己的书房。

进门之后的景象令他们震惊了,书房的墙上七扭些纸,纸上不是写的诗句而是画的各种图形,还有些没见过的鬼画符。

他们自然看不出这是朱庭隆在复习数学物理还有机械制图

桌上放了几摞纸,写了些字。王女宗随便抽了一张,只见上面写的是“大话西游”,她继续往下翻看着。

王希知见不是诗句便没了兴趣,刚想离开的时候看到墙上一张纸上写了一行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希知停下了脚步,仔细揣摩后问:“为何这两句诗字数不一样”

朱庭隆笑笑说:“这是长短句,也叫词。”在大宁传唱的歌曲虽然有,但是词是万年不变的,也没有人去尝试改变,因此还没出现词这种专门的文体。

王希知感兴趣的说:“虽然长短不一,但读起来反而别有一番趣味,而且清岳兄这两句是极佳的。”

王皓也点头说道:“长短句,有些意思。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的是花吧”

却听王女宗叫了一声说:“这个晶晶姑娘好可怜。”

所有人循声望去,就看王女宗拿着一张纸在那满面哀容。

王皓过去问:“怎的了”

王女宗指着那纸说:“这个,他写的。为什么要让晶晶姑娘自杀”

朱庭隆笑道:“为了让故事更凄美啊。”

“那后来呢”

“后来还没想好。”

“写好了给我看看。”

“好。”

正月十四,朱庭隆叫上淼儿一起去王府赴宴,当然坐的是自己的清岳号。

王府管家王川在城北桥接着朱庭隆和淼儿,待看到朱庭隆是自己有船的时候,顿时对他又尊敬了几分。

到了王府宴饮之后,王恬拉着朱庭隆在书房坐下,王恬说:“明日诗会一定会很热闹,等着看你表现。”

朱庭隆笑笑说:“越州才俊众多,哪有我表现的份。”

王恬只当他谦虚,没有接话,转而问道:“清岳,你可有入朝为官的想法”

朱庭隆道:“有无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若入品评,还是下品。”下品几乎是没有当官的希望的。

王恬道:“昨日卢豫章到我府上来过。”卢豫章就是州中正卢晟伦。

朱庭隆想起那个老头了,轻轻道了一声:“哦。”

“我与他说起你入品评之事,他并未反对。以他的性格,说明他觉得你是说得过去的。”王恬的手开始摩挲一块镇纸。

“过些日子,州里可以举你为孝廉,卢中正如果能给你评个下上,你的为官之路便算是打通了。”

由于大宁是察举制与中正制并行的,因此如果同时举孝廉并入品评,理论上是可以直接拔高一个品级的。

例如品评获评下中,同时举了孝廉或秀才,则可以将品级提升至中中。

朱庭隆并不排斥做官,不过他更想让老爹当官,自己跟在后面享受生活。

见他不说话,王恬又道:“你可听过四大世家”

朱庭隆道:“略有耳闻。”

王恬便将四大世家的情况详细的讲给了朱庭隆。

所谓四大世家是指跟随大齐旁支皇族南迁的世族,分别是王、谢、韩、于四家。

四大家族中王家谢家居于越州和吴州,近些年由于吴州战乱,谢家有南迁越州的趋势。

王家以诗书传家,世代为官,尤其是到了王恬的父亲王道更是做到了大司徒。而大司徒是宁国臣子中权力和地位的最高峰。

谢家以善于经商著称,但与一般的商贾不同,谢家也是讲究诗书礼仪的,算是儒商。由于积累了巨额财富,因此话语权也很强。

韩家居于荆州,多产武将,韩家对于北伐统一天下有着天生的执着。因为大齐的统一的主要功臣就是韩家,几百年后的韩家后裔仍然有这基因。

于家是四大世家中最特殊的一个,于家家族并不大但是人脉遍天下,并且在江陵城有着极大的号召力。

至于江陵城,这是一个特殊的所在,当年三家分齐之后互相攻伐互不通商多年。后来三家在交界处共同营建了一个商埠江陵城。

江陵城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是个完全自由的贸易城,各国商人均可进入,但均需遵守江陵城的贸易规则。

而江陵城自建立起,于家就是作为公选的城主的。因此也可以说于家是大宁的,又不是大宁的。但它对大宁朝堂的影响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待王恬讲完后,他话锋一转道:“但只有少数人知道,实际上大宁是有五大世族的。”

朱庭隆惊讶道:“五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6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