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 珍妮纺纱公司

书名:大宁第一衙内 作者:二马走天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邱会长,你说让我们别卖给洪昌布庄和江南纺织公司棉纱,我们可都照做了。”越州棉纱协会刘会长坐在邱扒皮对面满脸巴结的笑道。

邱扒皮点头道:“刘会长,你要知道,邱记才是你最大的主顾。”

刘会长道:“但是因为这么做我们囤下了大量的棉纱无处销售,你看看是不是”

邱扒皮斜了他一眼说:“你想让我邱记全部吃下”

“邱记能全部吃下当然是最好”刘会长小声道。

邱扒皮想了想说:“我们也积压了很多布匹,暂时用不到那么多棉纱。你再忍忍,过了这段时间,我把他们的织布厂全部吃下,到时候棉纱我全要。”

刘会长干笑了两声道:“还要忍啊,这半个月我们棉纱协会就找我闹了几次了。”

邱扒皮冷哼一声说:“你们都是目光短浅之辈。你可看到他们这江南纺织公司有多大的市场了吗你可知道他们的售价有多低吗”

刘会长愣愣道:“不知。”

“不知道紧盯行业资讯,也不知道你这会长是怎么做的。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他会动你棉纱的价格,如果他坐大了,你就仰仗他了,他想怎样就怎样,至少我们邱记还是守规矩的。”

刘会长离开邱府时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谁都不想得罪,但是邱扒皮是商会会长,而且邱记的实力确实更大一些,就先按他说的做吧。

今天的袍坊码头是一番热闹的场面,一艘艘大船占满了水道,几百名壮劳力正在从船上搬运着一个个的大箱子。

这些大箱子被运到了先前朱东义一家人租住的院子里,前几天朱庭隆把附近三个院子都租了下来,打通了院墙,安装了支柱,支上了顶棚。

现在打眼一看,已经具备了纺纱车间的雏形。

大箱子在昌兴城投公司总工程师牛顿带领的工匠团队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架架机器。

“江董事长、黄总裁,这就是我们新上的纺纱机,我给它取名叫珍妮机。”朱大衙内给公司的两大高管介绍着。

“为什么叫珍妮机”黄总裁饶有兴致的问。

朱庭隆道:“珍妮取珍贵的小妮之意,是说这机器就像一个勤恳织布的女工,是我们公司的财富。”

黄总裁竖起大拇指道:“好名字”

“有了它,我们再也不用被棉纱商卡脖子了,可以自己生产棉纱,而且速度快成本低,还能解决一大批人的工作岗位。”朱庭隆满意的说。

江董事长说:“恐怕那些棉纱商这次要被邱记坑惨了,让他们一起享受这结果吧。”

到了傍晚,这五百架机器已经安装了一半了,再有两天就可以开工了。

朱庭隆曾经想过把织布机和纺纱机都设计成水驱动的,但是考虑到昌兴县有这么多闲置劳动力,就放弃了这一想法。

回到了家里,朱东志正在饶有兴致的看着书,看到朱庭隆回来,朱东志放下手里的书道:“清岳回来了。”

“爹。您在等我”朱庭隆坐在了旁边的圈椅上。

朱东志憋了半天说了一句:“也没啥事。”

朱庭隆觉得老爹的状态很不对劲,便问道:“到底什么事”

“我问了你姑且一听,如果你觉得不妥就当我没说。”朱东志拿起书遮着脸。

朱庭隆用手拨开书,盯着老爹的脸道:“快说吧。”

朱东志清了清嗓子道:“那江夫人年方几何了”

朱庭隆一下子就明白了,老爹这是遇到爱情了,他便嘿嘿笑了起来。

这一笑,把朱东志笑的浑身起鸡皮疙瘩。

朱东志道:“那当我没说。”

“别啊,那江夫人孀居多年,家财万贯,如果老爹把她娶回家,我直接不用奋斗了啊。”朱庭隆一边说一边拍手笑道。

朱东志说:“我现在还只是自己想想,人家根本不一定看得上我。”

朱庭隆道:“你这么一说,我想想啊。你俩还真般配,你四十她三十六,星座也合适。”

“什么星座”朱东志问。

“就是,就是说你俩性格合适。”朱庭隆赶紧扯开话题。

朱东志兴奋的问:“你也觉得我们性格合适上次和她一起出席江南纺织公司的成立仪式的时候我就感觉出来了。”

朱庭隆道:“爹,你早就该考虑这事了,我娘去了这么多年了。我相信她也希望你能过的好,对吧。”

说到这里,朱东志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他说:“你娘是这世上最好的女子,她就像从天而降的仙女一样。”

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江夫人也很好,有头脑有胆识,而且还知书达礼。”

朱庭隆点头道:“改天我请她来家里做客,爹,你可要抓住机会哦。”

朱东志嘿嘿一笑说:“你也别说我了,我听泳伽说你和王家的千金有点意思”

朱庭隆伸手摸了摸怀里的玉簪,笑道:“听她瞎说,人家怎么会看上咱这小门小户的。”

朱东志板着脸道:“我儿子现在可是整个越州的风云人物,你的诗文现在可是已经传遍天下了而且现在你已经创立了”

朱东志掰着手指头数了数道:“三家公司了。”

朱庭隆道:“除了屠苏酒业外我可是都没股份的啊。不过告诉你个消息,昌兴城投旗下马上又要有两家新公司成立了。”

朱东志最近忙于政务,没有太关注城投公司的事情,黄主簿一般都是月底才会向他做专项汇报。

他问道:“哪两家”

“新昌制盐和珍妮纺纱,这两家一家是昌兴城投的全资子公司,一家是和江南纺织公司共同出资建立。”

“哎,别说了,太复杂了,我听不懂。你就告诉我这俩公司一年能给昌兴城投多少钱吧。”朱东志摆着手说。

朱庭隆摸着下巴粗略算了算,新昌制盐如果上马十条生产线,受制于晒盐的速度,一年大约可以生产雪花盐一万五千斤。

按照普通盐五倍的价格计算,一年可以营收七万五千两,除去成本八千两,和税赋等等,大约净利润六万两。

而纺纱公司主要是为江南纺织提供棉纱,降低棉纱成本,同时还有战略意义,因此不好估计,但是约莫利润两三万两是有的。

“什么光这两家公司就可以给县里上交七万两来来来,快算算其他的公司的收入,今年年底的品评就靠你了”朱东志兴奋的拉着儿子算了起来。

最后经过计算,城投公司今年预计可以获得利润三十多万两,此外这些公司还可以给县里缴税七万两。

“我滴乖乖啊,你这是弄了个聚宝盆啊。”朱东志在接任县丞之时,前任交给他的是个十足的烂摊子,每年税收不足十万两,年年要郡里拨款两三万两才勉强度日。

每年三十七万两的财政收入,这还是没有算上县里本来的税收,这可是过了大县的门槛了。

昌兴县不仅不用再向郡里要钱,还能上交二十多万两银子,到时候赵太守会怎么看自己。

朱东志想着想着开心大笑起来。

“爹,你笑什么”朱庭隆问道。

朱东志赶紧停下了笑,说道:“我为昌兴县百姓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