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七章 荀爽老大人

书名: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1

这郭奉孝,王旭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还真不亏浪子之名。

“哟!这不是英明神武的武王吗?不和那狐狸精呆着,还回来干嘛啊?”王旭刚刚打开房门,蔡琰那幽怨的声音就传过来了。

“琰儿!我在和奉孝商量事情,后天我准备去颖川一躺,为奉孝提亲。”

蔡琰微微一愣,随后笑道:“奉孝是该成家了,整个武国,随夫君一起走过来的,也就奉孝还没有成家了。”

“不知是谁家的女儿啊?”

王旭摇了摇头道:“还能是谁,荀家的。”

蔡琰微微点了点头道:“那就好,采儿妹妹总算没有白等。”

王旭愣逼了,说道:“琰儿,你认识荀采儿?”

蔡琰微微一笑道:“那是当然,他的父亲荀爽老大人与我父亲可是好友,只可惜已经仙逝了。”

王旭这才明白,是了,蔡邕和荀爽都是汉末的名仕,不认识才怪呢!

这个荀爽可不简单。

荀爽(128年—190年),字慈明,一名谞。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尚书令荀彧之叔,名士荀淑第六子。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被时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排名第六位,但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

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着述为事,先后着《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

荀爽见董卓残暴,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但在举事前病卒。

荀爽还是荀彧的叔叔,也是荀攸爷爷辈的人,但是他可不是靠荀彧和荀彧出名的,而是自身就很厉害。

荀爽从小好学,十二岁时即读懂《春秋》、《论语》。当时的名臣杜乔见到他后称赞说:“可以为人师。”荀爽于是益发深思经书,乡里有喜庆丧吊,他不参加,朝廷有征召,他也不应。颍川郡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荀氏八龙,慈明(荀爽字)无双。”

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常赵典推举荀爽为至孝,授任郎中。

他上书请求进孝道,行三年之丧,正男尊女卑之义,讲究礼制,“省财用,实府藏”,“宽役赋,安黎民”

,奏章送上后,就弃官而走。

后更遇第二次党锢之祸,荀爽便隐居海上,再南逃到汉滨,十多年间,以着书为事,被称为“硕儒”。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因黄巾起义爆发,灵帝刘宏被迫解除党禁。

党禁解除之后,五府(大将军、太傅、太尉、司徒、司空)都征召荀爽,司空袁逢(此处有误,或作执金吾)察举他为有道,荀爽都未应命。

到袁逢逝世时,荀爽为之服丧三年。时人往往效法他,成为风俗。当时的人,妻子死了,多不行服,虽然父母死了,也还有吊丧问疾的。又私自为其君父及一些名士死后立名。

荀爽都引经据典论其正误,虽说不能都依他的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后来朝廷派公车征召他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从事中郎。

何进怕他不去,迎荐他为侍中,但因为何进于光熹元年(公元189年)为宦官所杀,朝廷诏命便中断。

同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刘协(即汉献帝)为帝,此时董卓又征召荀爽。荀爽想逃避征命,但因官员催迫,不得不去,因此受任平原国相。

走到宛陵(今安徽宣城)时,又被朝廷追拜为光禄勋。在职三天后,于十二月戊戌日升任司空。荀爽自被征召的命令到位列台司之职,前后才九十三日。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义军起兵,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他大会公卿商议此事。

当时太尉黄琬与司徒杨彪据理力争,荀爽看到董卓气盛,怕他一怒之下杀害二人,于是和缓地说:“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崤山以东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董卓怒气才稍平息。同年二月,荀爽随献帝迁都长安。

荀爽见董卓十分残暴,一定要倾复国家,他所推举都是一些有智谋的人才,准备与他们一起图谋大事。他也与司徒王允及董卓的长史何颙等为内谋,因病不幸与同年五月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可以说,荀彧对于大汉的忠心,都是受了他的影响。

荀爽、荀彧真的就是大汉的大忠臣了。

就连荀攸、荀湛等人都比不上他们两个。

一个一心为汉,一个正面和曹操硬刚。

这两个人如果一个不怼董卓,一个不怼曹操,他们活得比谁都好。

“别以为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就会放过你,那个狐狸精呢?”

王旭正想着荀爽的事情,准备在荀家再搞几个人才呢,冷不伶仃蔡琰又蹦出这么一句。

王旭无奈道:“夫人,我的好夫人,我是什么人难得你不清楚吗?”

蔡琰冷笑道:“我可不清楚哦!前不久勾搭个把小女生,现在又勾搭了个狐狸精。”

王旭只能将蔡琰紧紧的抱着,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王旭知道蔡琰不是生气什么的,而是有些怨气。

为什么有怨气呢?因为王旭一年可能都不能好好的陪她几次,换作是谁都会不舒服,哪怕这里是汉末。

“夫人,你说我去荀家提亲是按照礼节来提亲呢?还是直接带荀采儿回来?”

“荀家名门望族,不按礼节又显得不尊重,按礼节的话时间又太长了,难免有些人用次来做文章。”

蔡琰幽幽道:“臣妾可不懂什么礼节,只知道等得好苦啊!整日以泪洗面。”

“这一等就是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

“臣妾还好,遇到了夫君,但是采儿妹妹却等了十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抗下了多少压力,要知道,荀爽老大人可是早就仙逝了。”

王旭默默的点了点头,他知道怎么办了,不给,大不了抢就是了,管他什么礼法不礼法。

要是想在这里做文章,他一一接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62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