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上已出王子阳,再多英雄也枉然

书名: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1

“两位前辈身怀华夏之文化,就没想过将这些文化传承给后辈,让后世之人知晓吗?”

“孔明等人不就是吗?”司马徽笑道。

王旭接着道:“就算孔明等人以后会将这些东西传承给后辈,那又能传承给几人?”

“当年始皇帝焚书坑儒,多少华夏民族的文化消失去一把大火之中,若有很多人传承了这些文化,又岂会因为焚书而消失?”

“我并州学院并不只是教育并州之人,日后肯定要教育天下人,让天下人知晓我华夏民族的文化,我华夏民族才能向前迈进。”

“两位前辈就不想效仿先贤孔子,传播我华夏文化吗?”

司马徽笑道:“先贤之智慧与志向不是老夫能达到的,这辈子有孔明等人已经足够了,现在老夫只想颐养天年,武侯就不用劝了。”

“不错!武侯不必再劝了!”黄承彦笑道。

王旭眉头一挑,看来得用那个办法了。

“两位前辈,你们所想的颐养天年或许能成,然而我华夏或许要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了。”王旭沉声道。

“武侯此话何意?”司马徽沉声道。

黄承彦与诸葛亮也都严肃起来,这可是大事。

“两位前辈还记得六年前的大战否?”

司马徽等人点了点头。

“幸得武侯召天下群雄,我华夏才得以击退异族,护我大汉江山百姓。”

“我大汉也不过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国家而已。在我大汉以西,还有两个大国,国土远超我大汉国土。”

“并且那儿出了两位雄主,都有气吞天下之意,两位前辈以为我大汉还能幸免于难吗?”王旭沉声道。

司马徽众人一脸震惊,良久,司马徽沉声道:“果真如此?比之武侯如何?”

王旭苦笑道:“远超晚辈远矣!”

“此两国国富民强,麾下尽是能征善战之辈,或许当年始皇可与之一战。”

“老夫知道武侯之意,然而老夫等人已经老了,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你们自会击退强敌,护我大汉不失。”司马徽说道。

“护我大汉江山,晚辈义不容辞,然而晚辈拿什么去和别人拼?”

“就算我舍命去拼,我大汉子民也能拼得过吗?”

“大帐不是靠一人之勇,比拼的是国力、民力。比拼的是智慧。”

“如今我大汉百姓能懂的又有几人?”

“若有一天,我等战死沙场,我大汉或许沦为奴隶,两位前辈还能如此安然的颐养天年吗?”

“两位前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若将这些东西传给我大汉子民,那胜算也更多一层。”

“恕晚辈直言,若有一日我等不幸战死,大汉子民沦为奴隶,我大汉的后代不会恨我等,而是前辈这些明明身怀大才,又不顾大汉安危之人。”

“前辈等人便会成为我大汉的罪人。”王旭喝道。

王旭已经用上了道德绑架,他真的不想用,但是外敌真的太强了,无论是凯撒大帝还是亚历山大大帝,王旭都没把握能够护住大汉的江山,更何况是扩张了。

说近一点,铁木真也不是吃素的。

司马徽三人完全被王旭所说的话镇住了,罪人,他们确实是罪人。

得传华夏之文化却不传于华夏子民,若有一天华夏沦为殖民地,他们便是罪人。

“两位前辈好好考虑吧!晚辈告辞了。孔明,我们走!”

王旭拉起诸葛亮,朝着屋外走去。

“对了,晚辈会在这儿呆上一天,明日正午起行,若两位前辈有意,便来找晚辈,晚辈倒履相迎,若不然,就当晚辈没来过吧!”

……

“主公,这会不会太狠了?”

路上,诸葛亮苦笑道。

“狠吗?但是这就是事实!”王旭淡淡道。

“主公,真有如此国家?如此雄主?”

“嗯!一人名曰亚历山山大,一人名曰凯撒。”

“我华夏万年才出去一个始皇帝,他们两个便是万年难得一遇的雄主。”

诸葛亮深深的震撼了,说实话,他自己都没考虑过这么多,他考虑的也就是大汉天下而已。

“学海无涯!学海无涯啊!”诸葛亮苦笑道。

“我总算明白主公为何如此强大了,看的不一样,格局不一样,做的自然不一样。”

“难怪广元与公威会出山。”

“孔明,可还有贤才予我?”王旭笑道。

诸葛亮微微摇了摇头道:“主公,老师一共有三个杰出的弟子,庞统庞士元,徐庶徐元直,最后就是我了。”

“士元前不久天下寻主,元直也已找到真命英主,此时已经投效而去。”

“哦?徐庶的投效了何人?”王旭有些好奇,会不会如历史一样呢?

“刘备,刘玄德!”诸葛亮沉声道。

“不瞒主公,若没有主公,我也会投降刘备。”

“然世上已出王子阳!”王旭笑道。

……

王旭不知道的是,徐庶不仅如历史一般投效了刘备,也遇到了历史的难题。

徐庶刚刚投降刘备,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曹操反手就将徐庶的母亲请了过去。

“元直,非走不可吗?”刘备颤声道。

徐庶闻言双目微红,他刚刚找到他的真命英主,刚刚立下大功,却不得不走了。

他不能置母亲的安危于不顾,目前年过八十,无依无靠,若有个意外,徐庶如何心安。

“主公,自古忠孝两难全,元直终究是选着了孝,元直这就去了!”徐庶苦笑道。

大汉以孝治国,刘备不可能阻止徐庶,也不会阻止,若他阻止了,他就不是刘备了。

“元直,一路走好!”刘备沉声道。

“军师,一路走好!”

关羽与张飞也是深深的不舍与感慨。

遥想徐庶刚刚投降之时,他们是多么的不服,然而徐庶刚刚将他们折服,却成了永别。

刘晔虽然谋略不低,却注重发明工具,谋略比之徐庶真的差太多了。

“主公,保重!”徐庶一咬牙,一鞭子抽到马背上,骏马扬长而去。

“元直啊!”刘备瞬间瘫倒在地。

“大哥!”

“大哥!”

关羽与张飞急忙扶住刘备,他们的心也不好受啊!

“云长!”

“我在这呢,大哥!”

“给我砍了前面那片树林,它挡住我看元直的视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14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