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旭欲一锅端了荆州。。。

书名: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1

收服诸葛亮比王旭想象中容易的太多了。

归根结底,他现在不是历史上的刘备多能比拟的。

历史上的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当即天子的皇叔,但毕竟龙游浅滩,屈居于刘表之下,偏居一偶于新野小县。

而王旭呢?年不过双十便被封为武侯,如今统领并州,令异族闻风丧胆。

最重要的是,王旭开办学院,启明智,并且以仁心以对天下,这点比之历史上的刘备也不遑多让。

王旭身上如此强大的浩然正气就是证据。

从古至今,除了三皇五帝,那位君主能有如此浩然正气?

最重要的是,并州龙脉已成,没有意外的话天下共主之位就是王旭的了。

无论文臣猛将,王旭敢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主公,你真打算请岳父大人以及老师出山?”诸葛亮沉声道。

“有何不可?”王旭看着诸葛亮笑道。

“主公,岳父大人与老师都已年高,入仕之心早已消散,主公用什么打动他们?”

王旭笑着从包袱中取出两本书,递给诸葛亮,笑道:“如何?”

诸葛亮惊疑的接了过去,不停的翻动,石韬与孟建也都靠了过来。

书籍果然是读书人最重视的东西。

“佩服,佩服,主公,有此书籍,并州基业已定,然而要想说服岳父大人与老师出世,这还不够。”诸葛亮笑道。

王旭闻言点了点头,这点他也早就想到了。

“孔明,都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你以为本侯该如何做呢?”王旭笑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这只不过是老师与岳父大人的戏言而已,光是我那二师兄就远超孔明远矣。”

王旭摆了摆手道:“孔明何必自谦,奉孝可是和我说了,他比不上你。”

诸葛亮看着王旭笑道:“主公相信我师兄之言?”

王旭嘴角勾起,说道:“奉孝谋略无双,我不相信这世上有比他厉害的人。”

诸葛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师兄的谋略确实天下无双,不过论奇谋,有一人却不见得会输给师兄。”

王旭眉头一挑,这肯定不是诸葛亮自己,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诸葛亮出谋就是一个稳字。

贾祤的话也不可能,他出谋就是一个毒字,毒士的称呼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张良的话道有可能,但是诸葛亮没理由认识张良,因此张良也排除。

那么就只有一人了或许能比得上郭嘉了。

“凤雏庞统?”王旭笑道。

“不错,士元之奇谋天马行空,一击必杀,论奇谋,不见得输于师兄。”

“不知庞统在哪儿?”王旭问道。

若真有可能,王旭也想将庞统收入囊中,这样这大汉希望多一分胜算吧!

诸葛亮摇了摇头,沉声道:“士元前不久出山择主去了。”

那可真是有些遗憾了,不过天下顶尖英才已经得了这么多人,少一个庞统王旭也不会有多大的失望。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主公,前面就是老师的住所了。”诸葛亮笑道。

王旭正了正色,笑道:“不知不觉就到了,孔明,你还没说你的办法呢。”

诸葛亮笑道:“主公已成竹在胸,何必再问孔明呢?”

“好,那走吧!”王旭郑重道。

王旭确实已经成竹在胸,如果一切的办法都不管用,那他就是只能用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后学末进王旭拜见水镜先生!”

“弟子诸葛亮拜见水镜先生!”

两人恭敬的朝着茅屋躬身,静静的等待。

说起水镜先生,却不是鬼谷子,但是这却是诸葛亮出师之后拜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师傅,却是如师如父一般的存在。

“进来吧!”

良久,屋内传来一道苍老而又中气十足的声音。

王旭两人当即走了进去。

屋内不只有水镜先生,还有另外一老者,此时正与水镜先生下棋。

“没想到岳父大人也在,小婿拜见岳父大人。”诸葛亮躬身道。

王旭瞬间明悟,原来是黄承彦,也是一位大儒般的存在。

“子阳拜见黄老先生!”

水镜先生与黄承彦打量了王旭两眼,一脸笑容。

“原来是武侯当面,武侯客气了,请坐。”水镜先生司马徽笑道。

“孔明,你终于要出山了!”司马徽感叹道。

“老师,以为如何?”诸葛亮笑道。

司马徽笑着点了点头道:“孔明,得其主而得其时,大事可成矣!”

“然而恕我直言,武侯麾下能让辈出,孔明要想混出点东西,路还很长啊!”

“正是如此,学生才能进步,不是吗?”

“嗯!”司马徽捋了捋胡须,笑意十足,显然十分满意。

“孔明谨记,学海无涯!”黄承彦沉声道。

“小婿谨记于心!”诸葛亮躬身道。

“武侯今日过来不会是看看我们两个老家伙这么简单吧!”司马徽笑道。

“不错,晚辈此次前来有两件礼物送给两位前辈!”王旭笑着为司马徽与黄承彦递过去两本《大学》。

“一般的东西老家伙可看不上啊!”司马徽笑道。

“保证让前辈满意。”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字,这纸……”

看着司马徽与黄承彦那震惊的样子,王旭暗道:“胜算加两分。”

良久,司马徽微微一叹道:“武侯手下果然能人辈出,此书可定我大汉万世之基。”

“然而无事不登三宝殿,武侯可有事找我们两个老家伙。”

王旭笑道:“不愧是水镜先生,晚辈受岳父大人与康成公所托,前来请两位前辈前往雁门一叙。”

蔡邕和郑玄可没这么说,不过几人都是汉末的大儒,料想也是熟识吧?

而且郑玄与蔡邕应该不会拆他的台。

“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吧?”司马徽笑道。

“呵呵!若两位前辈有时间,子阳想请两位前辈教育一下学院的学生。”

“这才是重点吧!”黄承彦笑道。

“然而我们两个老家伙老了,就不去掺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1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