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三章 郭嘉郭奉孝

书名:三国之争锋乱世 作者:大洋芋炒土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1

这竹简写书是真的麻烦,难写不说,还特别不易保存和搬运。

王旭写了两个小时,也才刚刚写了两计而已。

这还是他在华夏的时候,因为喜欢历史,特地学了秦朝之后的字。

三国之中他最喜欢蔡邕的飞白体,也是写的最好的字。

这时下人告诉王旭,荀攸、王猛一同求见他。

王旭急忙叫他们进来。

两人进来之后行了个礼,王旭急忙摆手,“公达、景略怎么来了?”王旭疑惑的问。

荀攸:“主公,文试结果出来了,这三份是我与景略精心挑选,最优秀的文章,拿来给您看看。”

王旭接过三份竹简,第一份名字是钱良。有意思,钱良不就是钱粮吗?

钱良写的这是一篇关于内政的文章,上面有很多他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打仗打的是资源,首先要先把地方治理好,才能打胜战。

之后又提出如何治理地方,首先得正确判断百姓需求什么,差什么。

之后对症下药,同时提出一套屯田之法,认为可以多召点兵,然后选择一些兵参与农耕。

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王旭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钱良是个人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吗?”

王猛:“主公,这是钱家最出色的子弟。”

钱家,原来是最先投靠他的钱家,不错,真是不错。钱家还藏着这么个大才。

之后王旭又看了另外一份竹简,名字是顾雍。

王旭眉头一挑,顾雍?顾元叹?

这是蔡老头的弟子,历史上的东吴丞相?

王旭打开顾雍的文章一看,连连叫好,这顾雍真是人才啊!

不愧是历史上东吴丞相,照着他这个方法治理下去,并州定能兴盛。

之后王旭又看了最后一份竹简,名字是郭嘉。

王旭立马站起,郭嘉郭奉孝?

历史上曹操的谋主,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

王旭一看就大声叫好!郭嘉写的太精彩了。

他提出王旭应该先要北击异族,建立威望,在开疆拓土养精蓄锐,之后静观天下大变。

之后就可以自上而下横扫诸侯。

要知道北地最多的就是骑兵,而战争最重要的就是骑兵。

荀攸与王猛见王旭大声叫好,脸色都露出笑容。

王旭激动的说:“公达,景略,郭嘉写得实在是太好了,甚得我心。”

“并且他的战略与我们的战略大体相同,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他了。”

荀攸躬身道:“既然主公都看过这三篇文章,那么主公以为何为状元?何为榜眼?何为探花?”

王旭一拍桌子:“这还用说吗?郭嘉为状元,顾雍为榜眼,钱良为探花,其余人你们看着办。”

“对了!”王旭转身拿起两份竹简,分别递给荀攸、王猛。

荀攸看了看竹简,三十六计之一瞒天过海。

而王猛也看了看竹简,三十六计之二围魏救赵。

这一看就是兵书啊!而且这字写得也真是太漂亮了。

荀攸赞道:“主公的字还是如此漂亮,我且看看主公写了什么。”

“隋国进攻陈国,战前,隋朝将领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

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

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

直到隋将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荀攸高声道:“好,好一招瞒天过海,主公大才,吾不如也。”

王旭尴尬的摸摸头不语,反正他剽窃的东西够多了,也不差这一件了。

王猛见状急忙看手中的竹简。

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

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

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

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

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瞬解。

王猛点点头说:“主公这写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好一招围魏救赵。”

王旭:“公达、景略,我欲写出三十六篇,传予诸将,你们觉得如何?”

荀攸、王猛大喜:“主公英明,如此一来我军将领必定会大大加强。”

荀攸:“主公这三十六计通俗易懂,同时甚是精妙,我认为可行,不过可先传予重要将领。”

“毕竟这本兵书影响甚大,万一被别人得到也是十分头疼。”

王旭点点头:“既然如此,我看天色已晚,公达与景略就在此歇息吧!”

荀攸、王猛同声道:“诺!”

王旭吩咐下人准备两间客房后回到书房,“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啊!”王旭默念。

随后又着手开始将三十六计写出,还好以前他喜欢历史,这些东西也记得。

就算有遗漏也能用其他东西替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3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