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少年血性

作者:永远的血性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二章 寒月杀4

书名:少年血性 作者:永远的血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5

就在结巴小兵纠缠一个喷嚏死法的时候,左右翼的突击双线前锋都已经展开了行动。

清辉冷凝的月光下两队动作都很快,风吹草动隐蔽了快速行动留下的痕迹,由于月光的原因,过了狙击点,两列纵深插入的队伍开始呈散列状,一切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擦去了身上的汗,白结巴裹紧了雨衣。数日来的雨中转辗,对于保持体温来说,以是件不容忽视的问题。亚热带的冬天,这一夜,已经有了数九寒冬的意味。

先前拖拽的有些狠,白结巴臂膀上在伏击中受的贯穿枪伤再次撕裂,感觉到一种黏稠在肉体与雨衣间。

我勒个去,丫的裂的不合时宜啊白结巴看了眼呈扇形分布在身侧的五枚火箭弹,没觉得有啥问题,端起枪,进入状态。

与白结巴的拽扯拖拉相比,血性就先一步进入了狙击点。

这个方位白天就观察好了,地势突兀,最高处有一棵木棉花树,在一片无际的苇杆中,很是有点挺拔阔出的感觉。

血性没有选择树下,而是相对选择了视野开阔的半坡处,坡底一汪水,曲曲折折与河岸相连。

依然是枪刺般林立的苇杆覆盖了周匝,透过密密相连的苇叶缝隙,凄寒的月光以一种液态的形式无处不在。而自河面来的风吹过苇尖,宛如平静大海突起的波涛,起初波纹相接,纹路清晰。随后,波涛汹涌,滚滚逐浪,由远及近,瞬间把耳轮掩埋在一阵接一阵仿佛永无止境的簌簌声里。

对于习惯了两山狙击的血性来说,这样的环境虽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最坏。

而狙击本身就是件非常考验毅志和耐心的事

夜黑风高,杀人夜。对于突袭,今晚的月光似乎过于明亮了。

一贯眼光挑剔,思维打折的大土匪一班长很是有些不适应,用适应这个词不准确,或许紧张更合适。

战争能让一个人迅速的成长起来,无论你是老兵还是新兵。只要枪一响,一切都简单了。

流血,死人。悲伤,激愤。再流血,再死人。再悲伤,再激愤。一个循环往复检验神经大条的过程,结果是麻木是习惯,是钢铁一样炼成。

也许是一直处于中军,亦或是一直处于那种战争的压抑状态,显然第三小队的神经已经绷成了一张弓。

箭在弦上,蓄力待发。

相对于二土匪老黑的右前锋,从河岸的苇草丛中潜伏过去的大土匪一班长的左前锋就迅速了很多,毕竟从右则要通过一条数米宽的黄土路,这条路直达山寨,月光下毫无遮拦。

两人一组,一班长与另一位队友最先到达攻击点,这一处往前已经没有了苇草,滩涂上依稀可辨河水漫涨退怯后的痕迹。

再往前滩涂的尽头是一道块石与泥土磊筑的挡水墙,这个季节,挡水墙上衰草凋零,灌木疏松。

一班长打了个手势,后续跟上的另三组队员都停了下来,透过苇草的缝隙,目光向上,处于河岸高处的山寨在寒月的阴影里寂静而安详。

由于临近了河滩苇草不在茂密的缘故,无论是苇草的浮动还是耳轮中的那种风过草尖的簌簌声都弱了许多。

寒月依然静谧,依然清寂而肃杀。

一班长的心,忽然惊悸,仿佛有一只手透体而入,穿入胸腔,紧紧地抓住了那颗跳动的心脏。一瞬间,大土匪面色苍白,额顶虚汗如珠,一颗颗冒了出来。

显然与一班长配对的那名队员也察觉出了异状,抬眼望去,挡水墙上一处灌木中不知什么时候就多了一支黑洞洞的枪管。

寒月清辉,黑洞洞枪管上的烤蓝散发出死亡的气息。

“嗖”的一声轻啸划过苇草的上空,一枚戈着火光的狙击子弹射入了那片烤蓝,随后哪支黑洞洞的枪管歪斜中朝向了天空,“突、突、突”的喷出一溜窜惊天动地的火舌。

猝然间,乱了,一切都乱了。但不是最乱。

装有消音器的狙击枪依然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下一刻,那溜火舌的突突声未去,视野里枪声大作,嗖嗖地子弹破空与折裂断茎的苇杆爆裂声同时响起。

不象是突袭,更多的是象被伏击了。

从河岸滩涂那块猝起的枪声里,大队长龙猛心弦震颤。越南人有准备。那是他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这已经是结果了。

弹道纵横,交织成网,越军的火力网覆盖了挡水墙下的滩涂。

显然,越南人早已经有了防患。

被枪声所惊,和衣而卧方始进入梦乡的阿林一跃而起,第一意识里他明白消失的中国军人出现了。

很是预料之中,也很有点预料之外。

两种状态在此时此刻变得异常之矛盾,晚饭之前,布防和命令都传达下去了,为数不多的留守军人都进入了布防阵地,没有明哨,留守人员的匮乏,让他做出了取消一切明哨的决定。

河岸的滩涂是第一防守重区,留守的正规军人有五分之三布防在了这个区域,相对于绵延的河岸,风吹草动,草木皆兵。三十余人的驻防依然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山寨里的贫民百姓都动员起来了,无论男女老幼,全民皆兵。随时都能成为补给兵员。

对于全民皆兵,阿林极为自信。七九,中国军人的大溃退死伤惨重足以证明全民皆兵是怎样的一种可怕力量,也是怎样的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但此时的山寨全民皆兵与那个全民皆兵不是一回事。阿林再自愎再自大,也不敢混而一谈。

这也不是他最担心的,不足二十人的中国特种作战队根本就是疲惫之师,仅凭突袭,阿林知道,坚持到三五九连的到来并不难。

难就难在中国军人的强攻,由于兵力的不足,偌大的山寨根本无法阻挡中国军人的四面强攻,一旦突进山寨,没有了固守的屏障遮掩,特种作战的中国军人将是正真的不可阻挡。

中国人会强攻吗答案是否定的。

急剧缺乏后勤补给的中国军人就算想发起强攻,也没有足够多的弹药。

越南人忘了,所有人都不曾想到改变战场格局的是一管缴获的火箭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