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武借剑,取经人行至宝梁国(求月票)

书名: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5:52

却说姜缘与荡魔天尊在武当山太和殿中相见,一见如故,见之如见己,一番畅谈,说至修行道心及世间多有修行人不法之事。

姜缘闻听玄帝有言,有法以约束不法者,他即问其详情。

荡魔天尊摇头说道:“有些思绪,然终有不美之处,故尚需些光阴。”

姜缘说道:“不知玄帝可能与我说道一二,是有何处不美?”

荡魔天尊道:“自无不可,我本以见世间,亲书律法,震慑不法,然我静享武当山,坐镇太和殿,震慑我南瞻部洲并北惧芦洲作祟妖魔,若我离去,恐妖魔生顽,起了灾祸,故不得亲见世间,只以部将去世间所见,终有不美之处。”

姜缘道:“若玄帝不弃,我可代你以见世间。”

荡魔天尊喜道:“若是真人这等以见世间,自当闻见不法处何在,但恐扰了真人清修。”

姜缘道:“不曾有扰,若教修行者,安心修行,不法者受及惩戒,乃大功也,助之如助我。”

荡魔天尊拜道:“既如此,劳烦真人,请真人受我一拜。”

姜缘起身回礼,道:“玄帝不必多礼。”

荡魔天尊道:“真人亲临世间,当得我一拜。”

姜缘道:“当不得。说来,果如玄帝言说,世间不法者甚多,许正是要律法,以成震慑,方能教其安心修行,否则在阎浮世界修行如此,修行将功成,白日飞升后,亦是如此。”

荡魔天尊说道:“正如真人言说,天庭之中我所见不法者,亦有不少,如昔日那天蓬元帅那般,掌权天兵,不收凡心,犯下如此大罪,教人唏嘘。”

姜缘说道:“待我归山收整一方,那时便下山亲临阎浮世界。”

荡魔天尊道:“有劳真人,但请真人在我武当山上中享些时日,好使我一尽地主之谊。”

姜缘欣然应允。

真人遂留太和宫中一二月,二人谈经说法,印证彼此,真人三家本如然,天尊大罗道法玄,各取所需,情投意合。

待是一二月后,真人本教归山去,荡魔天尊绝不肯放,再留真人居一月后,方才准真人离去。

……

姜缘驾祥云,少顷间行至灵台方寸山,入了三星仙洞,拜见祖师。

真人入静室之中,与祖师相见,他行得大礼以拜,将悟空的事情尽述一遍。

祖师闻听悟空修行有进,言说‘齐心协力,不生二心’之言,倍感欣慰,说道:“这猴儿能有今日这般,童儿功不可没。”

姜缘道:“乃师父教导之功,再者悟空师弟有些灵性,方才有今时修行再归正道之说。”

祖师道:“你之功劳,我看在眼里。”

真人不再多言,再与祖师言说荡魔天尊之事以及亲往世间见不法事。

祖师闻听,笑道:“此乃好事,于你有些帮助,童儿可前往,炮制金丹之事,往后等些便是。”

真人道:“师父,弟子正觉‘助其如助我’,故相助之。”

祖师道:“此事与我好处,远不止如此,你且安心前往,归来时再是炼丹便是。”

姜缘深深的唱了个喏。

祖师再道:“童儿,南瞻部洲尚是好说,人祸常有,然妖邪气尚不算成大祸,若入北惧芦洲,方是要当心。”

姜缘道:“劳师父挂念,弟子定当戒备。”

祖师道:“只须起戒心便可。你今有甚深法力,断无精怪能奈你何。”

姜缘静心听着祖师教诲。

待是祖师说完,他方才离了静室,去往丹房之中,将他要外出的事情与之尽述,并询问金角银角要在府中还是返回天界。

金角银角选择在府中静等真人归来。

真见问道:“大师兄,今去可需师弟与你同往?”

姜缘道:“师弟,无需这般,你且安心在府中修行,若有闲时,替我照此看重阳。”

真见自是领命。

姜缘在府中歇息了二三日,便是离去,将紫袍穿上,头戴七星宝冠,拂尘,戒尺,豫鼎一物俱是随身。

真人方才走出府中,他本教往翠云山走上一遭,他尚未踏云离去,忽是心有所感,朝天外张望而去,但见有云雾自远而来。

“真人,真人!”

云雾散去,见着龟蛇二将在近前。

姜缘问道:“二位将军怎至,可是玄帝有何事情?”

龟蛇二将手捧一剑,说道:“真人,奉玄帝令,取七星宝剑与真人。玄帝有言,真人代之行走阎浮世界,但有危难,与此宝剑同真人护身。”

说罢。

龟蛇二将手捧七星宝剑,递与真人。

姜缘沉吟许久,将七星宝剑接过,说道:“劳二位替我拜谢玄帝。”

龟蛇二将说道:“定会替真人转达。真人,此七星有水火之力,若遇妖魔拦道,只消将剑一指南方,真火自来,听从号令,将剑一指北方,真水自来,听从号令。”

姜缘应了一声。

龟蛇二将再三拜礼,方才退去,驾云雾往武当山归。

姜缘细细一看七星宝剑,但见其上道气浓重,定是一见不可多得的宝贝,他将宝剑悬于背后,手拈拂尘,腰间系着戒尺与豫鼎,将山间白鹿唤出。

白鹿得令即出,行至真人身前。

真人翻身上背,说道:“鹿儿,往翠云山而去。”

白鹿道:“是,老爷。”

白鹿足下起云,乘着真人上天,往翠云山而去,他驾云速度较往前,大有长进,快上许多。

姜缘乘鹿背,问道:“鹿儿,近来修行可有长进?”

白鹿乘云,摇头道:“老爷,近来修行不曾有长进。”

姜缘笑道:“我见你本事有长进,怎说修行不曾有长进?”

白鹿道:“老爷,我的修行较之老爷,牛王,差之远也,故那等微末,不敢言之长进。”

姜缘闻听,笑着轻抚白鹿,不曾有言说,心中暗道白鹿修行大进。

……

不消二日。

白鹿终是行至翠云山,牛魔王闻听真人再临,遂与罗刹女,红孩儿出府相迎,将真人迎入府中,设席以待。

牛魔王以真人为席尊。

席间,姜缘问道:“牛王,那猪八戒可曾放归了?”

牛魔王说道:“老爷,自是放归,留在府中饿些时候,教他不敢再胡言胡语后,便将之放归,使其西行去了。”

姜缘说道:“如此便好。”

牛魔王道:“老爷,我见那取经数人,除我那贤弟外,余者,难以功成。”

姜缘笑问道:“怎说?”

牛魔王说道:“那取经人一众,除贤弟外,猪八戒不修口德,木母作祟,那唐僧贪嗔痴俱全,不似高僧,沙悟净好些,然只得苦工罢。”

姜缘说道:“道常在。取经人一众的路,已在前方,若是不闻,怨不得旁人。”

牛魔王拜道:“老爷,受教了。”

姜缘说道:“今我来,乃有一事,须你下山同我前往,为护法神。”

牛魔王闻听,不问事由,起身告辞,少顷间归来,穿戴盔甲,手执混铁棍,说道:“老爷,这便前往,可须我麾下兵马?若是须得,我可调兵遣将,与老爷共往。”

姜缘道:“无须调兵遣将,你与我一同便是。此去为阎浮世界走一遭,不消大动干戈。你可与妻儿道别,我在山中歇息数日,那时再走。”

牛魔王只说不敢误事,即刻前往。

罗刹女亦言说,山中有他,断然无乱。

故姜缘不再多说,离去山中,他骑在鹿背上,牛魔王护法在旁,半云半雾往南瞻部洲而去。

……

话表取经人一众,行过八百里火焰山,脚力不紧不慢,往西而去。这西行路难行,取经人一众行至一国,慢了脚步,细细观看。

唐僧停马观看,但见前方隐有热闹繁华气象,他问道:“徒弟,那前方是那一国?怎有这般不输中天气象。”

行者驾云雾至半空遥观,见那国中有些神气,但隐有凶气其中,国内繁华热闹,正是个好国度,那城上有碑文是以‘宝梁’二字。

行者复落地,说道:“师傅,那前路是个宝梁国。”

唐僧道:“不曾听闻宝梁国。”

猪八戒挑担上前,说道:“师父,此路大小国度,不知几数,怎个师父都曾听闻不曾。”

沙悟净道:“师父自中土而来,见多识广。”

行者笑笑不语。

唐僧道:“徒弟们,既是前路有大国,我等入内,倒换关文,再者住宿一晚。”

行者道:“师傅,倒换关文无事,但我见国内神气中隐现凶气,故只得倒换关文,莫作他事。若真有难事,亦须上前来求拜,我等再助之。”

唐僧道:“依你,依你。”

行者笑道:“但请师傅谨记。”

取经人一众再是向前而去,刚要入内,有一老者忽是在远处,叫道:“那西进的长老,且暂住了,莫要入内,恐要妖邪害命。”

唐僧闻听有妖邪害命,大惊失色,险些跌下马来,幸是行者扶住了,不使受伤。

行者将唐僧扶稳,与之叮嘱莫要乱走,遂走上前拜礼道:“老先生,我这厢有礼了。”

老者扯住行者,说道:“长老,莫要入国,若是入国,必遭害也。”

行者道:“老先生怎说这等?”

老者说道:“你等西进,一副和尚装扮,可是东土来的和尚?”

行者道:“老先生,我等正是东土大唐来的和尚,正为去西天取经而来。”

老者说道:“国中有妖邪,早有风声,要害一伙西进的和尚性命,定是你们。”

行者闻听,笑了笑,睁圆火眼金睛,扯住老者,说道:“你是那里的神圣,将姓名道来。若等闲生人,莫说报信,便是见了我这一众相貌丑陋,必是生畏,岂会如你这般。”

老者闻听,知了败露,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三尺老儿,行得大礼拜道:“宝梁国外智贤山土地拜见大圣。但请大圣恕罪,唯恐惊扰大圣,故以生人模样来言说。”

行者笑道:“无罪,无罪。既你言说国中有妖邪,且与我细细说道,这是个甚国,里边是个甚妖精?”

土地道:“大圣,此乃是宝梁国是也。此国国母乃是一妖精所变,迷了国主心智,祸乱国中,曾听闻大圣一众将来,又闻金蝉长老之肉,食之长生不老,故早有吩咐,捉得东土来的和尚,那国母是甚妖精,小神不知,望大圣恕罪。”

行者道:“怪不得老孙见国中有些凶气,原是国母乃妖精。此宝梁国有妖精作祟,祸乱国中,为何还如此繁华?”

土地道:“大圣,此国有些来头,昔日极为繁华昌盛,较中土不遑多让,若是大圣早些年数来,见之更为繁华昌盛。”

行者道:“你与我细细说道,此国有什么来头。”

土地说道:“大圣,你可曾听闻昔太上老君西进函谷关,化胡为佛?”

行者点头道:“自是听闻,乃千年多前的旧事,我门中大师兄那时亦曾跟随太上老君西行,此国与老君有甚关系不成。”

土地躬身说道:“此事与广心真人亦有些缘故。”

行者道:“你快些说道。”

土地说道:“太上老君西进,传一书于一人,那人即为智者,曾教导于宝梁国,使其知礼。后广心真人亦曾途径此地,在国中教导多时,使其昌盛,那时宝梁国方有大兴之相,宝梁国国人曾使真人留名,真人只道‘不必留名,若后有智者,那即是他’,后便离去,从那之后,宝梁国敬重智者,故智者频出,国家昌盛,方才有如今妖精乱国,仍是繁华之相。”

行者道:“不想有如此缘故,劳你前来报信,我知得此事,定小心戒备,不使妖精害命。”

土地拜道:“不敢,不敢。若大圣无事,我这便退去。”

行者摆手道:“你且去,且去。”

土地不再多言,钻入地中,消失不见。

行者遂返身,回一众前,将先前那土地所言悉数与唐僧等述说。

唐僧闻说,心忧不已,说道:“徒弟,此国国母乃是妖精所变,这可如何是好,我等怎样过得此国?莫说倒换关文,便是性命都难保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7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