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九十八章 齐天大圣乱天,姜真人候牛王(4k)

书名: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5:52

姜真人辞别二郎庙,一心往‘翠云山’去,此行正是请护法神归位,真人不急不躁,任是白鹿慢行,修行亦修心,此事暂是不提。

话表天庭,猴王乱心,打下界去,惊动玉皇大帝,遂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三太子哪吒为三坛海会大神,兴师下界降伏妖猴。

少顷间,天王败阵而归,复至灵霄宝殿,堪叹妖猴神通大,取胜不得,奏请玉帝添兵剿除。

玉帝闻说,惊讶道:“谅一心猿不定猴儿,有多少本事,还需添兵?”

三太子哪吒说道:“望陛下恕罪,那妖猴果是神通广大,使一条铁棒,先后战败巨灵神与臣。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其言若不封他做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

玉帝闻言,道:“果是心猿张狂一妖猴,着将查清来路,何处成道,惧之何等。再着路神元,归其本位诛之。”

有将班中闪出,领命而去。

不消多时,一将归来,查清来路,拜道:“陛下,今已清楚,此妖猴乃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处成道,天产石猴,不明惧之何等。”

玉帝道:“朕记下界有一真人‘广心’,亦是此处成道,与此妖猴,师出同门耶?”

那将道:“正是,正是!”

玉帝道:“广心真人深居简出,功行圆满,一心修行,朕曾敕封‘真君’,待其归位。此妖猴既与真人师出同门,怎奈心猿难定,意马无缰,今嫌官小反下界去,不识真数,那路神元下界诛妖?”

言毕,班中太白长庚星闪出,启奏道:“陛下,那妖猴不识真数,教诸般遮心蒙眼,既今一时不能收伏,恐劳师动众,此妖猴与广心真人师出同门,不若陛下大舍恩慈,再降招安旨意,教妖猴做个‘齐天大圣’,有官无禄就罢。”

玉帝问道:“怎作‘有官无禄’?”

太白金星说道:“名作个齐天大圣,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

玉帝道:“养其与天壤间,教收邪心,养其正主,再不生狂妄,使其一用。便依卿所奏。”

太白金星领旨而退,复往花果山,册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下界猴王闻言,气焰嚣张,只觉神通广大,上天降不得他,欣然受了‘齐天大圣’的封号,官品极矣,又开府设司,喜地欢天,只觉胜大师兄多矣。

……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三载去。

姜缘骑白鹿入西牛贺洲,往翠云山去,他行三载间,途径多国,未有闻道者,只当他是个云游的道士。若好些的,教不见他,赶他走罢。若差些的,取笑他无钱无银,无子无福,真人视之不理。

有道是‘世多争名夺利者,肉眼愚迷怎识仙’。

三载后,真人终至翠云山下,他骑鹿背,但见此山正是‘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真是个好去处。

姜真人望之,心中暗道:“西牛贺洲多蛮夷之地,这等仙家好去处,甚少。多是有仙人菩萨所居,再者有本事广大之妖魔所居。祖师有言,此山有个芭蕉洞,洞中居个精怪,乃是我那护法神妻。”

真人细细想之,心中有数,正是梦中‘西游记’中,有记载翠云山芭蕉洞住一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之妻。祖师言说,护法神乃是牛,多是应在牛魔王身中。

他轻拍白鹿,使之上山。

姜缘上山不久,忽闻丁丁之声,他运气双目,仔细一看,此乃山中樵夫伐木,他使白鹿近前。

樵夫见真人骑白鹿,有感神仙降临,撇斧下拜,道:“山野小子,拜见上仙!”

姜缘下鹿背,将之扶起,笑道:“无需多礼,老兄,我今初登山,不识山势,故来一问。”

樵夫道:“上仙且问,定答之。”

姜缘问道:“老兄,我闻山中有座芭蕉洞,不知那芭蕉洞在何处?”

樵夫指定山中方位,说道:“上仙,山中果有芭蕉洞,那里居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其使一柄芭蕉扇,十分了得。若教山里山外,无风无雨时,常以三牲香花香茶时果拜求,那罗刹女愉悦时,便取芭蕉扇起风水救济。此路向东,五六里即至。”

姜缘点头道:“劳累老兄解惑。”

说罢,他正待往芭蕉洞去。

樵夫拦住,说道:“上仙若去芭蕉洞,要小心一人才是。”

姜缘问道:“何人?”

樵夫道:“那芭蕉洞中,非有罗刹女一人,尚有一人,乃是个牛王,其乃罗刹女夫也。其力大无穷,是个不好处的哩,上仙若去,惹其不耐,恐受伤害。”

姜缘笑道:“老兄无需担心,我此来,正是要教收那牛王,我去也。”

真人骑上白鹿,往山道东去。

樵夫拜礼相送真人。

……

不消多时,姜缘骑白鹿行至芭蕉洞前,他见芭蕉洞府紧闭牢关。

他遂下了白鹿,手拈拂尘,上前叩门。

少顷间,有个女童出门,问道:“你是那来的?”

姜缘道:“灵台方寸山而来,为见牛王。”

女童答道:“牛王不在。你且将姓名与我说道,我与奶奶分说,若奶奶见你,自将府门大开,迎你入里。”

姜缘道:“我法号作广心。”

女童应声,复入府内,将府门关上,入里通报,待行至府内,与罗刹女分说,道:“奶奶,府外有个叫广心的,要见牛王。大王今不在,不知怎好。”

罗刹女听得‘广心’,心下大惊,遂问道:“果是广心?”

女童答道:“正是。”

罗刹女再闻道:“那广心的,可似有道仙真?”

女童道:“那府外之人,穿着紫袍,手拈拂尘,相貌丰俊,身边跟着一白鹿,正如‘有道仙真’。”

罗刹女闻说,大惊失色,说道:“丫鬟,快快点齐人马,与我相迎真人,此真人乃是昔年在西牛贺洲成道的,那时祥云九万里,我曾出府参拜,贺其成道,今真人来访,不敢不拜,速速与我整衣,迎见真人。”

女童遂与罗刹女整衣,将府中人马点齐,洞府大开,迎出府外。

姜缘站于鹿旁,见这等阵仗,复见罗刹女,只见此女身穿纳锦云袍,腰挂双口青剑,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凶比月婆容貌,真是个人间凶煞神。

罗刹女走出拜得大礼,说道:“芭蕉洞洞主拜见真人,失迎之处,但请真人恕罪。”

姜缘将之扶起,问道:“你识得我耶?”

罗刹女道:“昔年真人成道,祥云九万里,我曾出府参拜,自识真人。今真人降至,未能远迎,失了礼数。”

姜缘笑道:“竟是这般。”

罗刹女道:“但请真人入府。”

姜缘欣然应允,罗刹女遂请真人入府,待入府后,奉上诸般时果,献上香茶,三牲类,礼数周全,待毕,罗刹女方问真人此行何来。

姜缘说道:“乃为牛王来。”

罗刹女拜道:“真人却不知,家中大王去了那花果山,与一众人结拜兄弟,不在家中,我亦正恼,有道是‘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家中大王常常不在,我恐遭害。”

姜缘道:“我此为牛王来,既牛王不在,我教府中等他,如何?”

罗刹女答道:“真人临府,怎有不从?却不知真人何故寻我家大王,可是我家大王何处恶了真人。若教这等,我定赔罪赔礼。”

姜缘道:“非是恶我,乃我与牛王有些缘法,特来拜请牛王为我护法神,随我修行。”

罗刹女闻说,心中知得,若是跟了真人修行,定无自在,故惊问道:“真人,我家大王何德何能。”

姜缘道:“缘法罢。”

罗刹女无言,此间却不欲教牛王归来。

姜缘请得一间静室,安心修行,等候牛魔王归来。

……

却说天庭之中,自孙悟空得拜‘齐天大圣’后,日间无事,自由自在,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等俱以‘兄弟’相称,结交漫天神仙。

玉帝得知此事,道猴儿不修心,复使其与蟠桃园看管。

猴王得了差事,行至蟠桃园,但见那蟠桃园‘夭夭灼灼花盈树,棵棵株株果压枝。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猴王心猿意马,耐不住本性。

猴王将土地遣来,问道:“此间桃树几何?”

土地拜道:“大圣,此间有树三千六百,全周天数,前中后各有不同。”

猴王喜不胜收,问道:“此桃儿,可能与我一二尝尝?”

土地慌了道:“不可,不可!大圣,天条天规,万万不可如此!”

猴王闻说作罢,心中思量道:“这般天规那般天条,束缚得紧。这天庭奈我怎地,封我作齐天大圣,我寻个由头,吃上一二才是。”

猴儿离园去。

一日后,猴王再来,只与看守蟠桃园众等言说园中歇歇,众等不觉有异,遂应承下。

猴王使了个法,钻进蟠桃园里,在那后林里,自摘自食,吃了一饱,打盹就睡,好不自在,如此反复二三日,有七仙女因蟠桃盛会来摘桃,惊动猴王。

猴王知大事不妙,却是个胆大的,现出身形来,与七仙女问道:“你等何来?”

七仙女道:“大圣,我等奉王母懿旨来此摘桃,开那蟠桃盛会。”

猴王闻说,问道:“此蟠桃盛会,有请老孙否?”

七仙女道:“不曾听说。”

猴王恼道:“老孙是个齐天大圣,法有天高,当请老孙坐席尊方是,怎个不请?”

七仙女答道:“此乃旧规,却是这等,我等不知其余。”

猴王道:“待老孙去看个究竟,再说摘桃,你等立着罢。”

说罢。

猴王口中念诀,指定七仙女,道声‘定’,使个定身术的本事,将七仙女定住。

好大圣,本事了得,再是纵朵祥云,往瑶池去,此行正是‘木母欲神齐手来,教将心猿为恶用,正主悲啼无人闻,只管行使妖魔迹’。

猴王复入天庭瑶池,知得不请他,假传玉旨骗得赤脚大仙,再将那琼浆玉液,八珍百味偷吃,又酒醉行至兜率宫,趁太上老君与燃灯古佛讲道,众等俱侍奉,兜率宫无人时,入内偷了金丹,不知怎个数,一股脑的吃进,就如吃炒豆似的。

那金丹有生有熟,尽吞进去,御酒无数,珍味不计,蟠桃在肚,教猴王运火候,尽数煅烧一块,全了自身造化,根源稳固,真个法力高深。

不知是造化至,亦作酒醒,悟空清醒,暗道:“大事不妙!我怎地行这等事,将蟠桃会散了,将金丹吃了。果如师父言说,生不良哩,这场祸,比天还大,此如何是好。”

悟空生了恐惧,遂将下界去,不敢再留,知得惊动玉帝,定无活路,性命难存。

……

少顷间,大圣使个隐身法,自西天门出了去,返花果山去,待回花果山,那七十二洞妖王,猴子猴孙,六兄弟俱来询问怎地下界。

大圣说道:“你等却不知,我本教玉帝拜作齐天大圣,起府设司,那玉帝仰我神通广大,将蟠桃园交与我看管,又近蟠桃会将至,那王母未曾请我,故我吃了蟠桃,又把仙品,仙酒偷吃,踉踉误入老君宫阙,吃了老君五个葫芦的丹药,恐玉帝见罪,出天门来也。”

众怪闻说大喜,赞叹大圣神威,遂安排酒果接风,大圣吃了只说不好吃,复又使个隐身法上天,再入瑶池,将窃些酒水来,要与众等一同分食,品尝仙酒何等滋味。

众等吃酒俱是喜地欢天,未有忧虑,不知这是惹了何等祸事。

独是六兄弟生了忧虑。

牛魔王见众怪这等,暗道:“该去,该去!这等祸事,惹不得。山妻在翠云山,且往翠云山避一避,那儿清净自在,待这猴头事去,再出就是,那时自在仍在,若与猴头一道,必生害矣。”

牛王心生退意,正是要回西牛贺洲,寻个好去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