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八十八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节)

书名: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5:52

红日西沉,天色已晚,此间正值‘孟春’,但见‘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却说清风明月道房之中,二人坐在床边,正说日间事。

清风说道:“你可知,日里师父着我去打个人参果给了那广心吃食。那广心啯啅啯啅的吃了进去,真教我口里水泱。家中人参果难得,果熟来,师父就准两个,教我等化了水分吃,比不得。”

明月道:“师父怎地教广心来,那广心成道,一时运至罢,有何能耐,我再过些年数,亦能成道。”

清风道:“正是此说。料诸般修行的,长生难得,我等家中,长生得之甚易。”

明月点头道:“有理,有理。不知师父使那广心来,是作个甚事。”

清风道:“不知,且待看看。”

二道童窃窃私语,却是呈‘口舌凶场,是非海里’,不知姜真人知识二人底细。

……

翌日,天明。

大仙唤集观中众徒至观门,请得姜缘试弄神通,好使门中顽童知得成道利害。

五庄观众道童聚来,多是敬服姜缘,成道之难,知得一二,有心见那成道神通,有甚利害。

姜缘细细一看,五庄观道童有上百数,三星仙洞果比不得,他方见人齐,镇元子大仙远去,将此处交与他,他使二道童来,

姜缘问道:“清风与明月是那个,你且指我看。”

二道童将清风明月所在,指了出来,道:“广心师兄,是那二人。”

姜缘运气双目,但见那清风明月,有些童相,却是心猿不定,木母遮心,易怒善妒。若教离了五庄观,定是‘性苦’类。

若教其磨心,教如木母那般,让其惧之,反消气焰,守得戒律,不再多犯。

他心中有数,说道:“你二人方回。”

二道童闻说,应下回道童中。

姜缘道:“诸位师弟,蒙大仙看重,着我来试弄神通与你等分看,是以知得成道之妙。”

众等问:“广心师兄,有甚神通?”

姜缘道:“我有万劫长生不老,一百零八般变化,袖里乾坤的神通本事。”

众等道:“请教师兄,与我等一展神通妙用。”

姜缘笑道:“若教我空手使神通,却不显神通效力,若不请个一二师弟来,与我同是赌斗,如此,方显神通效用。”

众等道:“广心师兄,我等如何是你敌手,怎地赌斗?”

姜缘道:“我不伤你们,且教有本事的一二师弟来,我观你二位本事不错。”

说罢。

他指定清风明月二道童。

众等遂往后,留清风明月二道童站着。

姜缘笑道:“二位师弟,我方使神通,须是当心。”

二道童慌的慌,颤的颤,正是姜真人仙相有成,威风八面,双目如电,此二道童怎奈这般,夺路就逃。

姜缘笑了笑,口中念诀,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把袖袍迎风一展,刷地笼住清风明月,将之装入袖中。

清风明月惊慌,只管捶打,怎料袖袍胜金钢。

姜缘又似撮草人般,从袖里将清风明月拿出,复使个‘定身’的手段,听他道声‘定’,将那清风明月定住,但见其咬着牙,直直的站着,动弹不得。

众等见了,鼓掌大笑,说道:“彩!师兄妙法!”

姜缘道:“众师弟,我此本事,如何?”

众等道:“师兄神通广大,我等不能及。”

姜缘道:“此成道后,皆可习得也。你等却该用心,早日成道,那时万般神通,俱在你身,方是逍遥自在,众师弟,有道是‘立志修玄玄自明’。莫生懈怠,一心修道,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说罢。

姜缘起手见礼。

众等遂拜,无不心悦诚服,还礼与姜缘。

姜缘未再言说,离了观门,复转殿中,去拜镇元子大仙,他方行至,大仙迎来。

大仙道:“广心果妙人也!你虽得三家学说,但以道为首,不然,怎说这般妙言。”

姜缘拜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大仙,我知得门中众师弟心不齐缘由也。”

大仙带姜缘落座,方问道:“怎说?”

姜缘说道:“盖因门中有弟子,心气浮躁,但有所缺,使门中心不齐也。”

大仙再问:“是那个弟子。”

姜缘遂将二道童与他分说之言,与大仙道明,此间作是大仙门中事,他却涉不得深。

大仙闻言,说道:“我失察过也。此二童却是顽劣不堪,该磨方是。”

姜缘道:“正道难修,有些浮躁,乃常事也。”

大仙笑道:“广心所言有理。”

姜缘起身拜礼道:“得大仙相邀,来了观中,今事毕,却该去了。”

他本教此行有些年数,未想这般一二,已解事由,该归山修习本事。

大仙挽留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岂非是我失礼,广心且留些许时日,莫教菩提怪我哩。”

姜缘说不得,见大仙绝不肯放,只得应下。

大仙安排两位道童侍奉他,白日与他相谈,晚里奉上茶饭,礼数周全,一连住七八日。姜缘这才离去,一心归山去。

大仙再留不得,只得相送。

姜缘足下起云霞,一起千里,往灵台方寸山回。

……

半日间,正值‘仲春’时,姜真人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姜缘归来入府,径朝祖师静室来,他行至见室门大开,遂入内,拜见于祖师。

姜缘拜礼道:“师父,弟子今归来矣。”

祖师披衣坐床榻,说道:“童儿,五庄观事,功毕否。”

姜缘道:“功毕矣。”

祖师未问事由,道:“如此甚好。镇元子与我交友,你作我门徒,今时成道,常与之走动一二。”

姜缘唱了个喏,说道:“师父,我明矣。”

祖师道:“你离前传你三昧真火,料你有些年数方归,不想你这般归来,定未修成,且去静修,教早日修成此法。”

姜缘只得应下,离了室中,返静室修行。

待返静室。

姜缘盘坐蒲团,终得空闲,以修‘三昧真火’,此神通与他言说,甚易也。

盖因他掌得上品火候之秘,此三昧真火正与火候息息相关,乃元神作真火之妙用。

三昧真火此神通,乃与火候息息相关,火候若盛,真火作盛。火候若败,真火作息。

姜缘定心习火候。

……

光阴迅速,又值‘季春’时候,姜缘习全三昧真火,进展真个一日千里,他差些许,方是精之三昧真火,盖因他火候精通也。

姜缘本教将三昧真火习精,未想一日,真见来拜他,却将他修行止了。

此日间,真见前来,入了静室,姜缘引其落座蒲团。

少顷间,主客落座,姜缘问道:“师弟,此方寻我,作何事也。”

真见手捧叶子,问道:“却有不明,苦思不得,故来拜师兄,求个门道。”

姜缘端坐蒲团,指定真见手中叶子,道:“若教此叶,我解答不得。”

真见摇头道:“非是此叶。”

姜缘闻说,问道:“既不是此叶,你且说来,我听之若明,为你解惑。若教不明,你可寻师父。”

真见问道:“师兄,旁门得正果否?”

姜缘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皆可证得正果,怎个证不得?”

真见道:“实不瞒师兄,往师父开讲大道,传门道与悟空,却有评旁门作‘壁里安柱’,‘水里捞月’。师弟未有师兄大才,修不得正道,闻得此言,心中有疑,旁门能否证得正果。”

姜缘闻言心明,料是二神作祟,他笑道:“师弟,怎作此想?依师父言,旁门不止有‘壁里安柱’‘水里捞月’一说,尚有‘窑头土坯’等说,多着哩,多着哩。”

真见险将手中叶子弃了,两泪悲啼,说道:“大师兄,苦也,苦也。自小少年不明事,混沌拜师得真门,却将玩心欺真我,损得身中阴阳气,今方醒悟苦修行,一心求个旁门果,未想无缘得真见,暗叹年少心性拙,若教日养性与真,今日定是有路行,师兄,此怎何为!”

姜缘道:“师弟,无需悲啼,我却未说完。”

真见道:“大师兄,怎说?”

姜缘笑道:“师弟,窑头土坯,你觉如何?”

真见答道:“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已然成形,然尚未经水火煅烧,一朝大雨滂沱,必滥矣。”

姜缘再道:“但若教水火煅烧,你觉如何?”

真见道:“必成砖瓦。”

姜缘含笑点头,说道:“师弟,你还不明?”

真见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拜倒在前,说道:“师弟,拜谢师兄解惑!旁门证的,正是水火!我修的是个‘窑头土坯’不假,若教我以水火煅烧,土坯作砖瓦,那时我道定功成。”

姜缘道:“善。”

真见不敢再扰姜缘,三拜后方离去,云开雾散,知路怎行。

有道是‘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

姜缘再是修行。

……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修行的常以百岁光阴似水流,不觉三载去。

姜缘终是习精三昧真火,他三载间又将袖里乾坤习得精多,却未曾再学新法,待是将身中法再精些许,方是寻祖师学新法。

一日,祖师开讲大道,唤集府中弟子来。

姜缘至班中落座,待听祖师门道,他复望真见,但见真见将手中叶子制成扇,双目清明,竟是明元神,知真我也。

府中来往诸弟子,无有及真见者。真见曾行差踏错,却能醒来,一心修旁门,百年苦修,只求正果,合该今明元神也。

真见正待上前,忽有个人,坐在班中次座,乃是孙悟空。真见未有在意,坐在后排。

悟空拜道:“大师兄!”

姜缘闻说,细细一看,但见好猴儿,竟已丹成,仙体已成,此何时成,他却不知,未有他成道时诸般异象,他问道:“悟空,修行如何?”

悟空笑道:“劳师兄挂念,功成矣,功成矣!却有些不牢固,待修个年数,定是牢固。”

姜缘道:“师弟了得,三载馀功成。”

悟空道:“多是师父,师兄功也,再有是我有些苦修,方是功成。”

姜缘听说,心中赞叹,天地生成,果是了得,四载不到,却已丹成,仙体注成,胜他数百载苦修。

然猴儿仙体看似无漏,体中五人未降,若是修心,大道可成。若不修心,早晚灾殃。

姜缘道:“师弟,你今虽功成,但该好生修行。”

悟空不敢怠慢,说道:“是。”

姜缘未再多言。

不消多时,祖师望府中弟子俱至,开讲大道,今朝讲的,非是三家道理法经,乃是讲天地之理,身中门道。

人身与天地同,盖人全天地数。天地有者,人亦有之。

班中众等闻说,却道:“却有不是人的哩。”

众等说的,乃是个悟空,此等非人,故身中未有天地数。

悟空出了班中,说道:“众师兄,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怎个未有天地数。”

祖师答道:“悟空,你虽像人,却比人少腮。”

原是悟空雷公嘴,那脸凸出,下巴却尖,少了一块。

姜缘张望,心中了然,有道是‘天之无恩而大恩生’,猴儿金丹易得,却五人难降,身中无有天地数,盖因少腮,穴窍有缺,周天不全。

是以人难成道,但若成道,定胜一筹。天地生成,易成道也,但若成道,必是有缺,须是修心,以万般法补其之缺。

悟空不恼,笑道:“师父,我虽少腮,却比人多个素袋,没准补全天地数哩。”

祖师道:“尚未问你,近来修什么道?”

悟空答道:“师父,弟子修的,乃是个金丹正道也。近来功成,法性颇通,根源渐坚固矣。”

祖师道:“既你功成,我该教你个法,以助你躲灾避难,你学否?”

悟空遂拜道:“弟子愿学,愿学!”

祖师道:“你要学那一般?我有一般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你学之可躲灾难。”

悟空道:“弟子学个地煞数。”

祖师应答,遂附耳传道与悟空。

4千字章节,还有一章4千字,写得不怎么满意,要改改,平时写四千字得要好几个小时,大概十点十一点发布,小伙伴们见谅。

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4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