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章 猴儿见祖师(求月票)

书名: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作者:阿牛要吃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5:52

却说三星仙洞中。瞧这猴儿归府要拜祖师,曳步近前,在祖师静室前徘徊不定,但见静室门半开半合,祖师蜷缩身躯睡在床榻上。

猴儿等候半晌,终是小心翼翼的入了静室,跪伏在床榻前,不敢言语惊扰,只是等候祖师。

不知过去多久,祖师觉来,舒开两足,披衣盘坐,但见床前跪着一猴,其面目有灵,妖魔相将去。

祖师佯恼,说道:“你是那来的,怎入我府中,在我室前跪拜。可是那牛圣婴一时贪玩,不曾关了府门,教你山中猢狲跑进来了?”

猴儿胆战心惊,朝上磕头,说道:“师父,师父!弟子非是山中猢狲。”

祖师道:“既你不是山中猢狲,怎个入我府中,莫不是要修行的?”

猴儿道:“师父,弟子乃是悟空!”

祖师沉吟良久,说道:“你说的是我那第十小辈的徒弟悟空?”

猴儿道:“正是,正是。”

祖师说道:“绝无可能,我那小徒,生有灵相,怎是你这猢狲能比较?再说,我已赶他出师门,怎个又曾回来。”

猴儿闻听,悲从心来,眼中噙泪,说道:“师父,弟子果是悟空,教师父失望,弟子不曾学好,一心卖弄,今时教大师兄所助,方得回正道,请师父恕我之罪,弟子再不敢放肆,但请师父恕罪,恕罪。”

祖师离了床榻,上前将猴儿扶起,说道:“莫作姿态,我不曾怪你,与你相戏罢,你今二心除,重修正道,我亦喜说。”

猴儿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

祖师使猴儿坐于蒲团之中,说道:“你这猴儿。”

猴儿垂泪道:“弟子唯恐师父怪罪,久不曾拜,弟子无礼,无礼。”

祖师道:“我怪的乃是你那二心,非是你也。且起,且起。”

猴儿在室中与祖师谈说许久,师徒二人终是放下芥蒂,重修师徒情。

猴儿叩拜道:“师父,弟子愿在您前尽孝,不再离去。”

祖师落座蒲团,问道:“先前闻你大师兄言说,你保唐僧西行取经,重修正道,一心得个正果。怎个今时言说在我前尽孝,你可曾功成?”

猴儿道:“师父,弟子不曾功成。”

祖师道:“既是不曾功成,怎不去西行,待功成再归家中不迟。”

猴儿道:“我遭那唐僧贬去。”

祖师闻听,遂使猴儿将事由与之分说。

猴儿不敢隐瞒,将此间种种,包含从前教赶过一次的事情,悉数说出。

祖师听言,面上有怒,说道:“岂有此理。你且去寻你大师兄,让其为你讨个公道,这西行路,不去也罢。”

猴儿犹豫再三,拜道:“师父,有道是‘有始有终’,弟子已行此路多载,不可轻言放弃,当为此路行个‘终’来。”

祖师道:“你有此心,便是修行有进。罢,罢,罢。你且与你大师兄分说,教他为你讨个公道再谈西行之事。”

猴儿叩拜道:“是,师父。”

祖师摆手道:“且去,且去。”

猴儿不敢再扰,拜得大礼后离去室中,自静室而离,复行至真人静室。

真人室门大开,正在其中等候。

猴儿上前再拜,将与祖师言说之事,相告于大师兄。

姜缘听之,笑道:“你且安心在府中住下,我自有为你讨个公道来。”

猴儿道:“是,师兄。”

姜缘道:“师弟,你头上那金箍,可有些不适?”

猴儿闻听,面有喜色,说道:“大师兄,你有法子与我去掉这金箍?不瞒大师兄,师弟曾以金箍棒等诸般法子,或敲或打,或雷劈或火烧,俱耐不得这金箍。师弟曾请于菩萨,但菩萨只言说,无法可解,此金箍乃是如来所赐,解不得。”

姜缘道:“此金箍儿,自有解法,西方牟尼尊者曾与我言说过解法,我可为你解得。”

猴儿将脑袋伸出,说道:“既如此,请大师兄为我解了这金箍儿,大师兄你是不知,因此金箍儿,使我多磨难矣。”

姜缘笑了笑,不曾言说,只念松箍儿咒。

少顷间,猴儿觉头上金箍儿一松,遂将金箍儿拿下,喜不自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好不欢喜。

猴儿道:“此金箍儿与我磨难许多,我教毁去。”

姜缘拦下,说道:“箍儿乃是个宝贝,悟空你若不要,与我罢。”

猴儿双手呈上,说道:“大师兄若要这害人的物,拿去,拿去。”

姜缘接过金箍儿,笑道:“既如此,你且去,你那室中,不曾有人所动,一切如旧。”

猴儿大喜,叩拜姜缘,方才离去。

姜缘望着手中金箍儿,遂将真见唤入。

真见入内,拜见真人。

姜缘将金箍儿与他,说道:“你且将这金箍儿放在府门前,何时悟空言说须此物,你使他去府门前拿走。”

真见接过,不解其意,问道:“大师兄,怎说?”

姜缘说道:“此金箍儿,有教人定身中五人之用,悟空不喜此物,然其修行,尚未功成,正易功败垂成之际,待其自省,自来要金箍儿。若教他人哄戴,终为不美,自省而戴,方是修行。”

真见拜道:“大师兄,我明矣。”

真见接过金箍儿,往府门放置,暂是不提。

……

话表西行路上,取经人一众正是不耐,唐僧在路边枯坐。

唐僧说道:“早前我使悟能去那猢狲花果山中取得行李,我等再是西行,不再要那猢狲护持,任那猢狲是假猢狲,亦或真猢狲,绝不用他。可悟能去取行李,怎这般时日不曾归来。”

沙悟净侍奉在旁,说道:“师父,二师兄平日乱言乱语,常说教分行李,你分多些,我分少些。今大师兄不在,他独身去取行李,莫不是中途取了行李,拐道往高老庄去,用行李换金银,做他女婿去了。”

唐僧闻听,唬得魂飞魄散,悲声道:“我自得菩萨指点,大唐皇帝旨意,西行取经,沿途不知行得多久,经历万千苦难,怎个今时行李尽去,通关文牒不在,再无西行之能。”

正是‘木母不得心猿制,必生祸心欺正主’。

沙悟净道:“师父莫忧。待我去寻他,先去花果山,再去高老庄寻他,若是寻不得,我再往南海去,拜见菩萨。”

唐僧道:“悟净,你若去得,恐妖魔来害,无人护我。”

沙悟净闻听,百般叹息,自无法子,只道大师兄不在,齐心不得,这般如何能取经。

沙悟净说道:“师父,不若等大师兄归来,收下大师兄,不然二师兄那性子,定生疲懒,须是大师兄才能教他收心。”

唐僧沉吟良久,说道:“但恐他作恶杀生。”

沙悟净道:“师父,近些时日来,大师兄何曾杀生?乃前些日子,身子不适,再出此事,守不住心神,方才有所过错。”

唐僧道:“既如悟净你所说,那便饶悟空,待悟空归来,教其去将八戒与行李带回。”

沙悟净深深的唱了个喏。

二人在路边等了数日,既不曾等得悟空归来,亦不曾等得八戒挑行李回来。

悟净无法,只得拜请白龙马,想要其去请菩萨,来主持大局。

白龙马得了命令,再现龙身,挣着身子,往南海而去。

……

白龙腾云多时,终是行至南海落伽山中。

白龙现身落伽山,惠岸尊者将其拦下,细细一看,认出来者,说道:“你不正是西海龙太子敖烈?怎不同唐僧西行,来落伽山作甚。”

白龙将事由与惠岸尊者讲说。

惠岸尊者闻听,问道:“大圣尚未曾归去,悟能亦去取行李,不曾归来?”

白龙道:“正是如此,故我师父在路边枯坐许久,不知所措,悟净师兄遣我来与菩萨分说。”

惠岸尊者即入潮音洞中,报与观世音菩萨。

菩萨即唤白龙近前,再问事由,问毕,说道:“悟空二心已除,既是不曾归去,料是在方寸山中,你且与我一道,去方寸山中一走。悟能那处,待悟空归来,遣悟空去寻。”

白龙道:“谨遵菩萨教诲。”

菩萨不敢有误,唤惠岸尊者为护法,驾祥云同白龙,往灵台方寸山而去。

不消多时。

菩萨径落三星仙洞前,将祥云散去,落在仙府前,自有尊者上前叩门。少顷间,真人上前将府门打开。

真人与菩萨见礼,待是礼毕,真人将菩萨一众迎入楼台之中,设席以待。

真人问道:“菩萨此来,可为悟空事来?”

菩萨坐于右席,说道:“正是。曾闻敖烈来言,悟空不曾再往西行,料悟空今在方寸山中,故来一问。”

姜缘笑道:“劳烦菩萨前来,却不曾与菩萨言说,悟空不去西行了,金箍儿我已教拿下,望请菩萨另择一人,保唐僧西去。”

菩萨叹道:“真人,此西行,既是为佛法东传,亦为众生也,再者为取经一众之修行,怎能言弃。”

姜缘道:“非我不使悟空西行,乃唐僧欺人太甚,屡赶悟空。”

菩萨闻听,遂使惠岸尊者与敖烈等离去,席间独二人在,菩萨合掌道:“真人,如何能使悟空归来?”

姜缘道:“菩萨,我果不欲使悟空前往,家师亦有此意。然悟空一心求个功成,方才有意再走西行路。菩萨,我不欲多言,只消唐僧往方寸山来,亲请悟空,方使悟空归去,保他西行。”

菩萨道:“真人,若是行至方寸山,纵有白龙马做脚力,亦须一年半载不可。”

姜缘笑道:“此亦为劫难。”

菩萨闻听,知了真人之意,遂说道:“既如此,便差唐僧往方寸山来,请得悟空归去。方寸山亦作西行,自无不可。”

姜缘与菩萨谈说,二人定下此意,要教唐僧往方寸山来。

菩萨与姜缘说完,便带惠岸尊者与敖烈离了方寸山,往高老庄而去。

……

姜缘相送菩萨离去,他正要回静室之中,行至路上,但见有个猴儿正在前边鬼鬼祟祟。

真人指定前方,说道:“你这猴儿,跟着我作甚?”

猴儿方才走出,近前拜礼,说道:“大师兄。”

真人领着猴儿回到静室,盘坐蒲团,又取一蒲团,使猴儿落座,说道:“猴儿,你来寻我,可是为菩萨前来之事?”

猴儿抓耳挠腮,说道:“大师兄,正是,正是。”

姜缘笑道:“你这猴儿,怎还性急。菩萨所来,乃为教你再取保唐僧去,我与菩萨言说,使唐僧来方寸山请你,你方才过去,若唐僧不来,你绝不许去保唐僧。”

猴儿拜道:“大师兄,我明矣,今时我不曾有金箍儿,那老和尚念旧话儿经,亦奈不得我哩。”

姜缘道:“悟空,你觉金箍儿有何用?”

猴儿提起箍儿,咬牙切齿,说道:“那箍儿乃是个祸害,教我头痛欲裂。”

姜缘笑道:“这些时日,悟空你在府中随我修行,莫要忘了。”

猴儿自是拜礼应答,不敢有误。

真人遂使猴儿离去。

悟空刚是出了静室,行出瑶台小道,正要归室修心,忽见红孩儿从府外走来,远远的呼唤他。

悟空走近了些,说道:“贤侄,你在此处作甚?”

红孩儿走出,说道:“老叔,我先前去外练武哩。”

悟空笑道:“贤侄果勤,教我那长兄勤多哩。昔年我与你父结拜为兄弟,日间饮酒作乐,不曾有你这般日日练武。”

红孩儿问道:“老叔,我父往前一如你这般,有些妖魔相不成?”

悟空说道:“我等七兄弟,一般模样,那时俱是修行不修心之辈,长得自有妖魔相。”

红孩儿道:“老叔,我父与你俱行正道,尚有五个叔叔,去了何处?”

悟空笑道:“不曾知得哩。昔年我教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久不曾闻,多是在那北惧芦洲等处,占山为王。”

猴儿说罢,拉扯着红孩儿,说道:“贤侄,走,走,走。你先前不是曾有言,要老孙教你练武,今有闲时,老孙便教你一二武艺,你且好生学着。”

猴儿拉扯着红孩儿,便往府外走去,叔侄二人要演练武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9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