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仙武世界:开局陆地剑仙

作者:卢锅巴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中土大周,草原近况

书名:仙武世界:开局陆地剑仙 作者:卢锅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26

中土,大周,天元。

此为中土唯一的皇朝,也是人道当代最为昌隆的国度中心。

在此地,内外城中,往来皆权贵,有儒道佛三脉高人隐于市井,亦有三教九流汇聚。

抬眼所见,人道气运冲霄,大道两侧,先天之辈并不稀奇。

舞榭歌台、雕梁画柱,随处可见。

天元之巅,有帝阁伫立,此时正值黑夜,巍峨帝阁之上,天空有璀璨繁星划过夜空。

东海曾有诗文之道冠绝当代的谪仙人路过天元,见此云雾掩盖,不见真容的阁楼,曾饮酒感慨过后,徒手留下过一篇脍炙人口,名传后世的名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自那以后,此坐落于大周帝宫内的帝阁,名声大噪,后世以摘星冠名。

坐落于大周帝宫,此阁又岂能是寻常之辈,可以登之

能身处其中者,无不是由周武帝亲自首肯,非富即贵。

而今夜,有二人登临此帝阁,遥望北境群星,皆负双手,似有心事。

“北境之地,人道大昌,淡紫之气环绕,想来是有人杰之辈,起势了。”

“上代天机子曾留下过批命,说我大周昌盛至今,已是登峰造极,进无可进,与执掌人道万方气运无缘。”

“你怎么看”

在那围栏前端,身着黑金龙纹便服,身材高大魁梧,眉眼中带着三分威严的男子,未曾回头,感受着拂面而来的阵阵寒气,兀自开口。

在他身后,身披笑:

“陛下心中已有答案,又何须前来询问于老夫。”

“大周立世已是八百载过,虽与那些他方小国并无差别,但其中积累的底蕴,远不是他们可以及之。”

“千秋万代,与天同寿,与地同君,可并不是说说而已。”

“天命这种东西,可信九分,然不可全信,终归还是要事在人为。”

白发老者的话语落下,那男子背负双手,却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显然是得到了他的认可。

周武帝看着那天上群星斗转,感受着自身聚拢的人道大势,轻叹一声:

“朕继位于江山危难之时,有太平之祸搅动四方,弄得天下民不聊生。”

“昔日惨祸,今日仍觉历历在目,因此数十年来,朕兢兢业业,无一日敢有懈怠,心中所想眼中所念,无不是守着祖宗传下来的这份家业,将其做大做强。”

“设诸子讲法,开百脉之学,以培养精英士子,外御强敌,建天策府,以铁血手段清扫觊觎人族的神魔与异族,自身也未敢有所懈怠,至今数十年武道勇猛精进,虽不知能否叩关天人,但也算是人道绝巅。”

“试问我大周,已至如此,万国朝拜,无论是中土十大圣地,亦或者那东海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无一处可及。”

“人道势力,我大周当为第一,可不知为何,却仍旧不能执掌人道气运,朕虽能聚拢大周之运,但却终归称不了人皇,更不可能走得上那人道至尊之位。”

“实在是令人不得解。”

周武帝轻叹,似有疑虑,而一侧老者也是神情默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事实上,到了他们今日这个境界,是可以察觉出一些东西的。

即使做了百般努力,但周武帝依旧点燃不了那一盏薪火,成为真正的人皇。

走不出这一步,他就只能是大周的帝,却无法是人族的帝与皇。

出了这大周国境,十洲三岛,浩渺天地,他也不过就是一个强大的人而已,没有人会承认他是一族之皇。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以您之文治武功,历代先帝之中,能与您比肩者,不过寥寥罢了。”

“古天子古人皇,无不是自人族乱世之中崛起,在那种天地沉浮动荡,而无秩序定规的时代,他们能聚拢人道气运,成就一世无敌,也是因时代造就。”

“当今时代海晏河清,无论是神魔妖邪,在我人道大势面前都是土鸡瓦狗,想来若是效仿先人,也没法子效仿。”

“这点不仅是您,想必所有于同时代崛起之辈,都极难做到。”

遥望北境人道大势风起云涌,大周观天阁的庞景丰阁主,如是对着周武帝说道。

“那北境如今尚未统一,陛下,需要外力介入么”

紧接着,庞景丰看着那如百川入海,但又未彻底成实的气象,再度问道。

“这倒是不必,师出要有名,况且不过是得了聚拢气运之法的一名皇者罢了,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都是未知,又何须如此”

“若真能走到大周面前,分庭抗礼,那也是人族之幸,天下之幸,何须介怀与抹杀”

“天下有能者居之,为帝者当有鲸吞四海,胸怀天下之气魄,若连人族有人杰崛起都不能坦然视之,卿家觉得朕能走到今日”

不在意的笑了笑,周武帝摇了摇头。

为帝王者,哪个能不以古代人皇至尊为榜样自居,甚至心存野心,妄图超越,建立一个超越远古的人道盛世

他之所以今日有感,只不过是不甘心罢了,与大夏并无多大干系。

看着眼前主宰大周数十年,正如日中天的帝王,庞景丰也不多言,只是笑呵呵的。

正如周武帝所说的一样,无论北境如何,于大周而言,都无多大干系。

不过是天命昭示和卦象凸显,要是因此就要刻意针对,如此攻于心计,那也做不成一代帝王。

作为大周朝顶尖的高手,庞景丰自知周武帝绝非这样的人。

不然,大周又焉能有今日之气象

“底下的那些小家伙们,一个个不都觊觎着朕这张座位么”

“世间最忌讳的,就是德不配位,正好这北境即将一统,叫太子,四殿下和小十三去看看,也好学习学习。”

“朕也有些想知道,那大夏的年轻人,到底是个怎样的君王。”

周武帝眉目幽深,对着庞景丰嘱咐了一声。

“微臣领命。”

见此,庞景丰心领神会,当即拜道。

时间如白驹过隙,又是许久。

北玄域,大夏,太初三年。

当北境的雪花片片洒落,这个皇朝偌大的版图,终于趋近于稳定。

在洛离定鼎楚国不久后,天极草原,发生了件大事。

金狼王庭昔日蛰伏之旧部,联合十三部族,密谋长达半年,聚集了十万好手,浩浩荡荡的向着草原大城,发起了叛逆。

他们自知面对大夏这等庞然大物,想要复国无疑是痴人说梦。

因此这次进攻,不过是其中的领头之人,想要重创大夏的驻军,随后掠夺物资,转而分于四野,静待时机。

哪怕大夏有天象境的绝世高人,可草原地广人稀,只要他们分成各部四散,那就算是绝顶高手,也没有任何办法可言。

到时候只要大夏再度放松警惕,那他们就再次进攻,如此周而复始,就算无法重掌草原,也能叫这些夏人身心俱疲,不敢深入耕耘,占据他们的国土。

但事实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他们太低估了大夏兵马的行军速度和应对策略。

曾经策马奔腾于瀚海,千里追剿敌寇首级的霍去病,对于战争的敏锐,已是达到了极致。

几乎在第一时间,他就已经定夺下来了应对之策,挺枪策马带着大军千里奔袭驰援,将这些想要掠夺大军的诸部联军,彻底杀散。

与此同时。

被洛离亲自嘱咐,派遣至草原的沈秋,年及弱冠,但也在这场战役之后大放异彩,展露峥嵘。

作为具有参政议政之权的沈秋,他不负洛离赏识,于草原基础建设与同化之上,付出了偌大贡献,屡次进献之策,都是与国有益,可圈可点,丝毫没有因为草原苦寒而心灰意冷。

随着霍去病杀散这些反抗诸部,几乎在同一时间,沈秋就以极为迅速的速度,想到了应对方针。

草原是地广人稀,但并非无人。

自从大夏入主草原之后,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整个草原上,被大夏人建立起了诸多驿站,几乎每隔十里,便有一处。

这些驿站之间都互有信号沟通,每一处有狼烟升起,都代表着有变故突生,借着这便利,大夏对于草原的管理,也并未产生多少纰漏。

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大夏持续不断的洗脑,已经有不少草原部落,都被大夏彻底收编了。

这时候霍去病先是以雷霆手段,彻底打散了那些反抗军,无疑是给了众多草原人一记强有力的强心剂。

跟着大夏走,才是正道,不然终将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借着这股战役余波,沈秋将其大肆宣传,几乎传遍了草原各处。

同时,他还与草原都护府合计,公布了一道政策。

那就是只要有草原人检举告发逆党,消息属实,一人赏银十两,一家户籍可名录大夏

检举或抓捕更多,奖励依次上升,哪怕是为夏官吏,都并非难事

要知道,大夏的名录户籍可没这么好入,尤其是对这些草原人来说。

必须得被严格考证,三年没有出过劣迹,并且服从夏化的草原人,才有资格录上。

眼下名录大夏草原籍贯的人,可就只有一开始跟随大夏造反,一路攻上金狼王城的那几个部落,才拥有。

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那些拥有大夏户籍的草原人,可谓是享受了不知多少福利和好处

大夏的丝绸布匹、人身保障、文武典籍与功法等等,只要是拥有大夏籍贯的子民,都可以得到。

甚至于,他们的子孙后代还可以去大夏的学院修行,获取到参与科考的资格

而且要知道,大夏除却殿试之外,州郡县三试,可都是在地方科考。

一旦通过了郡试,就可入地方为官,这对于草原人来说,可是不可多得的大造化

这些好处,都被那些得了户籍的草原人享受了去,一年多以来,几乎各地都有空降的同族长官,让人艳羡不已。

人有七情六欲,当同等身份的人境遇不同之后,落差感和嫉妒羡慕,很容易就会随之生出。

但一直以来大夏对于户籍这一块都很严格,没有丝毫放水的可能。

按照进度,最起码得再过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才能有第一批人成功获取大夏户籍。

本来应是如此。

可沈秋这一招,却彻底叫不少心中打着心思的草原人,沸腾了。

因此根本不需要大夏出力,那些四散溃逃,想要躲着苟着蛰伏的反抗军,早晚会被自家人给揪出来。

而这样以来,那些检举了自己同胞的草原人,自然也不可能背叛大夏,只能绑死在大夏这张战船之上。

所以因公论赏,给予他们户籍表彰贡献,自然算不得什么。

此计甚好。

于是乎,沈秋这一张告知传遍草原,那些本来还藏匿着的抵抗蛮子,当场就原形毕露,被自己人检举告发,差点一网打尽。

未过多久,乱象便彻底平息,顺带着还让草原更加安定,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就能彻底与大夏沦为一体了。

大夏,长宁。

回到这座皇宫不久的洛离,正处理政事。

当他摊开有关于北境草原的卷轴,将这一年以来天极草原大大小小的事迹都观摩了一遍后,终是抚掌大笑道:

“我终是没有看走眼。”

想起那狐裘披身,于风雪之中通往北境草原的年轻人,洛离很是满意。

弱冠之年,能做到这一步殊为不易,好好培养,他日定是国家栋梁之材

于是想了想后,洛离取出一侧的空白诏书。

将其摊开,举起毛笔研磨,呼出一口白气,洛离提袖略作沉吟。

“霍去病再平动乱,功劳不小,但其已是总领草原兵马,又兼年轻,再封只能进爵,且先等等。”

“至于沈秋,可以提上一提了。”

洛离想罢,笔锋随即便落在了诏书之上:

“朕闻沈卿,功勋卓著,做事诚恳,虽是弱冠,却有大家之风,所做实政甚得朕心,因此特地下旨勉励。”

“有功之臣,当封赏之,特立草原都护府布政使之职,为正四品,由卿任职,望卿持之,莫要懈怠。”

写罢,洛离想了想,又觉得差了点什么。

但很快,洛离脑海一闪,想起来沈秋出身寒门,虽于左白鹿和商鞅座下学了三分修行,但到底也免不了根基薄弱。

于是挑了挑眉后,他又是添笔写到:“沈氏有子如此,于国幸甚,朕欣慰之,特此加封临安伯位,念其人在草原,由其父代为领之”

“钦此”

笔锋顿挫,一气呵成,罢了洛离放下手中之笔,将大印取来盖上,随后将其摊开,这才满意。

沈秋有个父亲,素来对其敬重不已,听说一直以来都想光耀门楣,此番赐爵,也算是给他沈氏一家圆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9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