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仙武世界:开局陆地剑仙

作者:卢锅巴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通古今之变,革大夏之局!(求订阅!)

书名:仙武世界:开局陆地剑仙 作者:卢锅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26

女子抬头出声,洛离的目光自然也落在了她的面上。

二人目光交汇间,经过近些日子的相处,也没了之前的尴尬。

“这大夏朝堂上八成官员尽出于世家宗派,抛却这些人,简直无人可用。”

“而我虽有通天武功,麾下五十万大军横扫当世,可遇此局面,却也是有些头疼。”

“现在如果不把他们治的服服帖帖,那无论是说我欲实施新法,还是北伐草原,都不得安宁。”

“因此,才得来如此感慨啊”

洛离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当听到李青衣的询问后,随后便开口解释道。

说实话,若不是压着性子,他是真想将这上上下下的家伙全部清理一遍。

只可惜,现在底子太薄,要是全给砍了,怕是直接无人可用,到时候一味以武镇国,怕是也别想要地方进步了。

将领只知战场征伐,要他去鼓励民生,增进生产,乃至于改革变法,那才是真正的难为人。

一时间,洛离更惆怅了。

不过在他看向李青衣手里的书卷时,突然灵机一动:

“对了,素来都听闻中土大周强盛,武道高手层出不穷,儒脉高人也有不少,在武道显圣,天地灵气浓郁的地界,能有如此皇朝伫立,想必这大周也应当异常强盛才对。”

“可否与我聊聊,这大周的官员都是如何组成的”

“想必应该不单单只是世家才对吧。”

放下书卷,听到洛离主动挑起的话语,李青衣抿了抿唇,秀美轻轻微蹙,仔细的想了想后,方才道:

“我自幼都在太乙山上长大,对于大周为何强盛,却是了解的不多。”

“但最基本的制度,还是可以说出一点来的。”

“中土之上,除却大周之外,还有其他人道圣地治理疆域,但能称得上帝国的,却也仅仅只有一个大周。”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周之中,有百家争鸣。”

“儒脉倡导以仁治国,数百年屡有圣贤立世;墨门主张兼爱非攻,以平衡之道与机关之术闻名天下,亲善爱民;法家以律为尊,阐明之道貌似是以法为公理,乃治天下之权”

“此外,还有兵家等诸脉,都是有着各自的见解,而整个大周七十二州,伫立的百家学宫也是数不胜数。”

“朝堂之上,官员大都由这些学宫内的弟子出仕,因此对于眼下的大夏来讲,并没有什么好参考的。”

听着姑娘口中婉转柔和的话语,洛离听了半天,只听出了两句话。

有人才,有底气

听得洛离着实是羡慕不已。

儒脉、墨门、法家、兵家

虽说这百家严格意义上,也是一种宗派传承,还是远比大夏强盛许多的传承,但他们却不似世家那般,只由血缘亲近的人物出仕。

相反,这些传承之地招收弟子和学生,大多都是唯才是举,再加上一层层筛选,最后提供给大周的,一定是一等一的天才

有此等良才辅佐,难怪名声能响彻宇内外的所有人道疆域。

无论从哪方面看,大夏都是远远不及也啊

只可惜,这种方式,注定在大夏是行不通的了

无他,唯底气与积累不足。

开办学院,师从何来

更何况,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明理,也是一种奢侈的事情,它不比武道消耗来的少

启蒙读物、各家经典、学杂费用一应算下来,与武道筑基所需要耗费的药物,怕是相差不多

“做昏君是真舒服啊”

“只可惜与我道违背,难,难,难”

一个念头的升起,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种先决条件。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直让洛离觉得自己这一身通天实力,却无一丝用武之处。

每当这时候,洛离都会想起夏皇那骄纵奢侈的生活,于是不由得长叹一声。

铲除世家,平定内乱,在洛离眼中不过易如反掌罢了。

谁不服,送他一个午门斩首,又能如何

不过跳梁小丑尔

真正难的,正是他与李青衣短暂对话过后,所提及的这些个强盛根基。

民不富,难开智,难锻体。

此,才是目前大夏之三难也

而想要将这三难尽数解决,对于洛离一个只熟悉带兵打仗的马上将军来说,无疑是有些难为他了。

之前北凉的那些个内政人才,虽然也不算差,但论及如此治国平天下之策,怕是也有些相形见绌。

像是那些个世家之流,其中或许会出现真正的天才,但是经年累月的教育,他们是不可能将芸芸众生一碗水端平的。

把一应革新之大权,交给这些屁股都是歪的家伙,那洛离还不如直接躺平,维持现状来的巧妙。

宰相梁温那种儒脉读书人倒是不错,可他虽然一心为公,但心太软了。

这种耳根子软的,变法和没变也没什么两样。

太师陈昭那种老狐狸,倒是有这等手腕。

可那货出自江左陈家,不玩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洛离都谢天谢地,更别说让这老狐狸用出全力,去得罪世家了。

如果真把这权利交给那老家伙,还不知道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倒是他那个在北凉任职郡守的子侄陈朝年还不错,只可惜还是没有他这个做族长的叔父经验老,目前可以将官职再拔高点,但也还没到独当一面的时候。

虽说自己对于前世不少皇朝经验,都能评上几句,但要知道,能说和会做,那可完全是两码事。

科举唯才是举,虽有瑕疵,但也可以有效的选拔人才,对于这点洛离不用脑子都知道。

可关键的是,到底该如何顺利的推行下去

洛离只知道一个理论的框架空壳,知晓需要以策论、兵事、经文来考验人才,但具体的实施方法,却也不是那般容易就能推行完善的。

几千年无数人的推陈出新,完善体制,又怎能是他一个对于政事不算精通的人,可以尽数揣摩透彻的

正当洛离愁眉不展,不知该作何之时。

久违的提示之音,终于再度响起:

“选择一:国家富强之道,唯变法改革一条,眼下大夏疆域已定,一十三州尊称皇帝名,但世家豪族盘踞各地,田亩资源尽数都只局限于少部分人手中,如此长久下去,必不能强盛尔”

“所以欲使大夏缔造盛世,成就自身之人皇众生大道,革新刻不容缓”

“选择奖励:法家集大成者,商鞅拥有异象,足以媲美修行四品之境”

“选择二:大业初定,变法须行,但如何变通,如何去做,还需徐徐图之,眼下万民虽民生拮据,但近些时日并无天灾人祸影响,并不需要急于求成。”

“世家大才居多,眼下还需依仗,因此需得休养生息,使得国家缓缓富强”

“选择奖励:汉初内政文臣,萧何拥有异象,足以媲美修行四品之境”

脑海中声音仍旧在传荡,而此刻的洛离眸中已是露出了愕然之色。

“这这是”

秦朝为何能定鼎天下

除却奋四世之余烈,有百年之积累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一个人掀起了一场变革。

那个人,就是商鞅

商鞅,原名公孙鞅、卫鞅,战国时期卫国人。

他主持的秦国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的国策基础,成为了后来秦始皇能够逐鹿中原,称皇帝名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穷极华夏上下五千年,论遍古今青史,能行变法之完彻者,只有商君一人尔

以法理之名,破贵族之樊笼,兴国家之富强,固有太过严苛的成分夹杂,但瑕不掩瑜,他为大秦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

临到暮年,死在自己所变之法的手里,足以见得商鞅所作所为,到底有多么深入秦国人心。

后世王安石、张居正、乃至于戊戌等闻名久远的变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而唯独只有商君商鞅之法,却取得了赫赫有名的成功,甚至还造就了老秦西出函谷关,以定天下王霸权的泼天基业

这其中不可否认,固然有秦孝公的支持,以及战国风气影响,但商鞅此人自身之果断与雷厉风行的决断之心,却也不可否认

与之对比,被誉为汉初三杰,为大汉初期民生稳定立下不可磨灭之贡献的萧何,也是丝毫不差。

如果没有萧何的助力,大汉以及高祖的称霸之路,绝对不会是如此容易。

这二者都是旷世人才,几千年才能出现寥寥的人物,也正是洛离现在所最需要的变革之关键

平时在这两道选择中,洛离都是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断。

但是这次,他确实是有些为难起来。

为国为民,这二人都是少有的大才,一个能有革新变法之锐气,一个能为国家基业安稳立功。

术业有专攻,从各自的领域拿出来对比,确实可以说是难分伯仲。

但在大夏眼下的局面中,洛离所需要做出的选择,自然不言而喻。

革新之法,刻不容缓

所以,商君商鞅无疑是最需要的人物

将自己的选择决定下来,下一刻,选择之声确定后,传出一道声响:

“选择完毕,商鞅将会融入大夏,于今日斩首大臣之时,在围观百姓之中出没,请及时前去会面。”

耳畔处的悠远之声渐消,可洛离心头之间的兴奋劲,却还没有彻底放下。

这下,他就不用如无头苍蝇般,自己琢磨了。

有此大才,如同天助也

看着眼前突然无端大笑出声的洛离,李青衣美眸间露出诧异。

怎么聊着聊着,突然笑出了声

“为何突然放声大笑是想到了什么好对策了么。”

女子带着几分疑惑的声音传出,让洛离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不过即使如此,他仍旧还是干咳了两声,嘴角抑止不住的露出笑容。

毕竟,那可是变法的鼻祖

短短数年就能让一个偌大的国家从衰落走向兴盛,更不要说眼下大夏的局面,可是比当年的秦国要好上太多

有此人相助,大业必将能成矣

看着眼前舒展秀眉的白衣女子,洛离语气微扬,抑制不住兴奋道:

“不好意思,突然想到了兴奋的事情,一时间有些失态。”

“我突然想起,论起大才,眼下这大夏皇城中,可不就是有一位大才”

“现在算算时间,那位大才应该会在段正等流被斩杀时观望,我得去见上一面”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7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