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仙武世界:开局陆地剑仙

作者:卢锅巴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二百零六章 殿试之上,三问惊学子!

书名:仙武世界:开局陆地剑仙 作者:卢锅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26

大夏,长宁。

此次殿试在洛离示意之下,于文华殿中举行。

充满了书卷气息的古韵大殿,地势空旷,当殿门打开之后举目望去,一张张红木案桌早已提前摆放整齐。

在案桌之前,每一处都有蒲团软垫,用以落座,笔墨纸砚等一应用具,也早早在桌面之上准备齐全。

这些案桌之间距离足足隔开两米,中间距离几乎可以容纳数人通过,就算是想要抬眸去观望别人的卷子内容,怕也是看不清楚。

此刻,数十名内侍留于殿科士子到来,用以应对突发状况。

而主持着这场考试的主人,则正位于这殿内后方,神念一起,便可以观测到那殿外百道石阶之下,一个个衣衫整洁,面色恭敬的士子。

“咚咚”

悠扬古朴的钟鼓之声,于此之时在这大殿之外响起,传遍四方。

而听到这声钟响的士子,一个个面色不免得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他们站在文华殿外,大都弓着身子,但每个人的目光却都不由自主的,落入到了这座大殿的深处。

连过州郡县三考,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茫茫人海和众考核者里脱颖而出,无论才学是否惊世,这些士子们心中所求的,不就是为了那一纸功名和出人头地吗

眼下,能够给予他们施展抱负,达成心中期望的人,就在那殿中坐镇。

若是可以得其青眼,那么殿试入选,他朝放榜,就将是金榜题名,名扬天下

因此大部分人听到古朴钟鸣,知晓自己即将迈入到最后一道考验时,饶使心中养气功夫再是优异,心情也免不得还是有些激荡了起来。

而在文华殿外门槛处,身着官服面露威严之色的考官,见到钟鸣已奏,也晓得时辰已到。

随后,站在左侧的宰相梁温上前一步,目光看着那下方排列整齐,举止恭敬的诸多士子,面容带着严肃的开口:

“此次殿试,由当今陛下亲自坐镇监考,为我大夏改革朝政,颁布新法后选贤任能,乃是普天之下头一遭”

“而诸位士子和老夫以及几位同僚,能在今日做了这日后青史的见证者,又是何其幸哉”

“壮哉我大夏一朝疆域辽阔,数一十三州,人才如过江之鲫般数无穷尽,眼下站在这里的百余名学子,既能从各州各郡县脱颖而出,便足以见得汝等之才,已是万里挑一。”

“所以希望诸位士子能够不负今上之期,不负自身才学,为自己也为大夏,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老夫当朝宰相梁温,蒙受陛下看重,与左祭酒共为此次文考监管之人,眼下时辰已到,诸君随我入殿参拜陛下,还望各位能于天颜之前参与殿试,将一身所学尽数展现出来”

“如此,方不负陛下厚恩。”

“请”

语调厚重的话语传出,再辅以梁温几十年的朝臣之威,一瞬间众多士子心中微微一沉,随后对着那须发皆白的老人,都不由得升起了几分尊敬。

一朝宰相

这可是往日里只闻其名,却根本见不到面的大人物。

要不是有新政科考,他们其中就算是有些人出身显赫,怕不经历个十几二十年,也难以在政权中心见到这等权倾天下的一品大员吧

诸多士子之中,有不少人心中暗暗想到。

但即使如此,在梁温话语落后,也没有任何人失了礼节,露出丑态。

他们只是恭敬的应声回应,随后便小心翼翼的提起了步伐,沿着这百道石阶,一步一步的向着阶梯上方跨越了上去。

怀揣朝圣心理,跨过那道门槛,踏入文华殿中。

一步迈出,换了天地。

雕梁画柱,布满了历史的余韵,再加上位于内殿的洛离,诸多士子没有一人胆敢放肆。

迎着之前便分配好的序号,这些连闯三关的士子们,在这严肃且又略带压抑的气氛中,大气都不敢喘,在一个个内侍的带领之下,分别落座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上。

每个人都是规规矩矩的,深呼一口气,认真检查笔墨纸砚,生怕出了什么纰漏,继而影响到一生前程。

须知道,州郡县三试,若是落榜还有再次参加的机会,但这殿试根据规定,每个人一生,是真的只能有一次机会

眼下立身于这庄严的文华殿中,哪怕是对于自己有着万分把握的士子,也不得不慎重思考。

思考着,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此生,仅有的一次机会。

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异常清楚。

今日殿试提名和名落孙山,在科考结束走出这殿门之后,两批人的命运就将再也不同。

前者金榜题名光芒万丈,未来定当是朝堂之上的新贵,是新政改革的激流,走在时代的前沿。

而后者

虽也是连闯三关,于普通人中享尽艳羡目光的佼佼者,但在这道巨大的天堑面前,恐怕也得是黯然失色。

最关键的是,据说若是能通过殿试,便能以真正的学子身份,于大夏学宫之法,踏上修行之路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口成章可化兵法战阵,这便是传闻之道修行人。

而在北玄域道修行传承的地方,可谓是近乎绝迹,寥寥无几。

而大夏学宫便有正统的传承,这又怎么能使人心安定

“噹”

当此时,正在不少士子正襟危坐,心中浮想联翩之时。

又是那之前厚重的钟声响起,将诸多浮想联翩的学子心神给彻底拉了回来,如惊雷乍响,叫他们一瞬之间脑海便是一个激灵,变得是清醒不已。

同一时间,待到这钟声渐消,一道温和中不乏威严的话语,即使声音不大,却也随之传遍在了整个文华殿的四方角落,落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耳畔之间:

“朕,大夏皇帝洛离。”

“于今日开辟殿试,欲使我大夏广纳四方英才,缔古来未有之功绩”

“此次考题,由朕亲自挑选,亲自绘成,也会由朕亲自和诸位考官点评,因此还请诸位士子用心作答,写出你们自己心中的答案。”

“机会只有一次,至于到底能不能把握的住”

“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了。”

洛离淡淡的声音传出,就如和风细雨,可落入诸多士子耳畔,却是如同闷雷般,叫他们的心绪都不禁为之一震

刚刚那声音

有士子面露尊敬和兴奋,目光抬起好像是要穿过障碍,看到那后方安然端坐的皇帝真容。

站在整个大夏朝最巅峰的皇帝,现在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仅仅只不过是一线之隔

自北凉起兵清扫叛乱、击退异族战功赫赫、雪夜入京登基称帝、励精图治北伐草原,继而将整个大夏的版图扩展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广阔地步

这都是这位陛下在短短二十余载的传奇一生中,所经历的众多史诗事件中的一部分。

其中就算单拎出来一件放在别人身上,也足以吹一辈子了,更别说如此之多的功绩伟业,竟只是区区一人做到的。

而且还是在三年之内,便全数收尾,尘埃落定。

这种雄厚的实力和手腕,莫说是皇帝,就算是和那些历史上闻名天下的古人皇、古天子之流相提并论,想必也是丝毫不差罢

或许洛离自己未曾察觉。

但眼下他的名声,落在大夏子民眼里,已经是足以与开朝太祖,历代圣人相互媲美了。

尤其是这些前来参与殿试的学子。

在他们的眼中,无论出生高贵与否,能凭借真才学识便可以抓住机会的政策,无异于是天大的利好。

所以他们望向洛离的目光,灼热且崇敬。

“承蒙陛下恩典,学生定当用尽毕生所学,呈出答卷献给陛下,以报皇恩浩荡”

一时间,大殿中有机灵之辈率先感动开口,其后众多士子反应过来,也是不甘示弱,一个个争先恐后便对着洛离回应道。

见此,在后殿以神念观摩整座大殿一举一动的洛离,只是淡淡一笑,随后不再言语,挥了挥手。

在他身畔落座的几名重臣考官,如宰相梁温,太师陈昭等人见此,都晓得了洛离的意思。

于是,梁温当即轻咳一声,唤来内侍叫他们将试卷分发到每一名士子面前。

待到内侍取走试卷后,梁温这才忍不住转过身子,看着面色古井无波的洛离,抽了抽嘴角道:

“陛下,您这卷子的题是否出的也太过奇特了些”

面色并无表情显现,只是端坐于一面案桌之前的洛离,听到梁温的话语,一笑过后,有些意味不明的道:

“能通过州郡县三关科考者,本身学识就已是万里挑一,朕若是以百家经史和各类典籍定为科考项目,那才是引人笑料。”

“殿试殿试,自当是在大殿之上,由得朕来做这出题之人,前来考核这大夏的英杰们。”

“若是脱离典籍,只知歌功颂德而无实干之才,那对于这种人才,我大夏不要也罢。”

“朕今日就是想看看这些可造之才,到底能说出什么实话和真话来。”

一侧脊梁挺直,隐隐间有浩然之气蓬勃生出的左白鹿,似是想要在这些士子之道修行的好苗子。

当他身上气机渐渐扩散,恰逢此时听完洛离话语,这儒衫青年随之便睁开了眼睛,颔首对着洛离认同道:

“陛下言之有理。”

“你这三道题目一出,想必那些士子们都得头疼一阵了。”

想起那既开放又刁钻的三道大题,左白鹿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他们的这位陛下,可真的是一点都不墨守成规。

而此时,正如左白鹿等人猜测的那般。

文华殿内,檀香袅袅。

可一个个士子在收拾好心情,接收到此次殿试的主考试卷之后,待到他们看清楚题目,一个个的面容上,或多或少却都带着几分愣神。

这卷子之上,可谓是简洁至极,通篇下来也仅仅只有三道字迹寥寥的题目。

但就是这三道题,却是在众多士子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动。

一百三十名文科学子,位于最左侧末席的沈秋,看着卷子最开头的首道大题,一贯认真的表情上,突然怔了怔。

只见卷宗上的首题,赫然便写着:

“人有百技之长,方为万物灵长,你认为自身最为擅长之处,为何”

“无论是何领域,皆可畅谈一番,无有固定答案,全凭内心便是。”

这算是什么题目

自幼好读诗书,生有过目不忘之能的沈秋瞳孔微微瞪大,盯着这试卷首题反复打量了片刻,方才确认不是自己眼花。

同时趁着间隙,他还偷偷的瞥了眼周遭参与考试的士子,发现他们此刻的表情,大都比他还要夸张。

面上微微有些抽搐,沈秋深吸一口气,握住那支作答的毛笔,却又不知该如何去下笔。

当今陛下果真是与众不同。

沈秋心中略略苦笑。

不知为何,本来在他心目中位格极高的殿试,经过这题目的冲击,却变得好像并不那么庄严了。

此题范围涉猎之广,所提所问之自由,想必根本不可能有人答不上来吧。

想到这里,沈秋本来胜券在握的心思,不由得被冲淡了不少。

抵着笔杆,正当沈秋准备磨墨作答时,他的眼角余光,却又不禁扫了那剩下两题一眼。

这一扫,沈秋差点儿连手中的笔杆子都没握住。

当沈秋的目光带着复杂,又仔仔细细的把那另外两题打量清楚后,他才终于叹了口气,总算知晓到了,为何刚刚会有这么多士子面色精彩,倒吸凉气了。

继首题开放性作答后,第二题,又是一道能叫不少人伤脑筋的题目:

“北伐已平,草原既定,百废待兴。”

“试问以大夏之角度,如何在最快最便捷的情况下,将草原融入到大夏的统治之中”

这道题算是考策论,结合时政并不能令人有多意外,最多只是有些太过大胆了些。

说起来,其实也算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是第三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5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