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九章 畅谈

书名: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2

“高能物理中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超弦理论中也有一些很妙的数学结构,如果你对它很感兴趣,不妨多去了解微分几何和拓扑学。”

与当代理论物理大师交谈,话题不免就会涉及到现在最热门,也最有可能成为物理大统一理论的弦理论。

杨老虽然现在已是95岁高龄,但谈起自己熟悉的领域,却依旧是神采飞扬,偶尔提及的几个观点都让吴斌很是受教。

“你看上去很有兴趣?”杨老看着吴斌微微一笑,似乎看到了他双眼中那团名为兴趣的火焰。

“我对未知的事物都很有兴趣。”

换做一般老师,遇到吴斌这种对什么都做点研究的人一般都是扼腕叹息,觉得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搞不出东西来。

但眼前的杨振宁不同,他自己就是那种在多个领域都做出创新型巨大贡献的人,又怎么会狭隘的认为学者就该在一个专精领域里耗尽一生呢?

所以杨振宁听到吴斌的回答很高兴,并继续说:“如果你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那么将来你可能会失望,因为超弦的想法和实际物理接触太少。”

“它现在似乎更像是一个数学问题。”吴斌思考了一下说道。

“没错,但在我的学术生涯中,看到的太多与实际物理接触少的理论最后都很难成功。”

喝上一口热茶,杨振宁接着说:“不过超弦的数字结构很妙,你如果能吸收里面的精妙之处,也许对你将来发展某种真正解决问题的想法会有帮助,从这个立场出发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去做做超弦。”

杨老说的不紧不慢,但语气中还是透露着些许对超弦理论的不认同。

“我会去试试的。”吴斌认真的点头道。

杨振宁听完微微点头:“从抽象数学中想出来的见解,后来能在物理中能大大成功的例子非常少,我希望你在研究之前可以了解这一点。”

从杨老的话语中,吴斌读出了他是怕自己研究了超弦以后一无所获会很失望,于是便很直接的回答道:

“其实我个人对于结果对错并不是非常纠结,我追寻的只是参与其中的乐趣。”

“哈……哈……哈。”

发出一阵很有节奏感的笑声,杨振宁脸上的表情透露着些许满意。

笑完后,杨振宁拿起放在茶几上的一本笔记簿,接着拿出插在上衣口袋中的钢笔在上面书写了起来。

【数学(1)】-【物理的理论结构(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部分(3)】-【实验(4)】

将笔记本推到吴斌面前,杨振宁接着说:“这就是数学、理论物理和实验的关系,而将2和3结合起来便是理论物理,一个理论纯结构是通过第二部分和实验联系起来的。”

听到这,吴斌忍不住接住话头,“但纯结构如果长时间不能与实验联系起来,就必然会在物理学中失去地位吗……”

杨振宁听完微笑着点了下头:“没错,物理学中的价值观念最后还是要从实验中来,超弦之所以争议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它还没有通过第二部分与实验联系起来。”

看着吴斌若有所思的神情,杨振宁接着说:“曾经在美国时也有学生和我辩论,他们说我1954年做规范场论时,不也是一种和实验没有关系的纯结构吗?”

换了个姿势,杨振宁接着说:“的确,那时它和实验的确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他们有仔细读过我的文章就会发现,当时它和两个已经有稳固实验基础的理论结构已经产生了密切关系,它们就是……”

“同位旋守恒和麦克斯韦方程?”吴斌不禁抢答了一波。

“哈……哈……哈。”

听完吴斌的“抢答”,杨振宁又爆发出了一阵有节奏的笑声,并很高兴的看着吴斌说道:“真希望我上次在课上讲这个话题时你坐在下面。”

被表扬后的吴斌腼腆一笑,说:“我也很希望能有幸能听一次杨教授您的课。”

“唉……”轻叹一口气,杨振宁摇着头说:“前几年还能带着一批学生上课,但现在没这体力喽。”

说完看着正准备开口的吴斌,杨振宁摆了摆手:“就别说什么我看起来还年轻的客套话了,我自己的身体我再明白不过了,说说你吧,我听说你已经把大学里四大力学的内容都学完了?”

吴斌摇摇头,回答道:“只能说粗浅的认识了,不敢说学完。”

“很谦虚嘛。”杨振宁喝了口茶,接着说:“71年那会儿啊,我多次回华国,就发现这物理系中所谓的“四大力学”把学生压的透不气来,当然,我不否认四大力学的重要性,它们是物理学的骨干,但只有骨干的物理学只是骷髅而已,还得有血有肉,才是活的物理学。”

“那什么是物理学的血肉呢?”吴斌好奇的问。

“新的东西,活的东西,与现象关系密切的东西,大白话就是多关注研究前沿,而在我的眼中,现在你就是个有血有肉的物理人。”

面对这句突如其来的高评价,吴斌有些发愣。

没给吴斌回话的机会,杨振宁接着说:“在你的论文中,我读到了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创新精神,你敢于突破,也乐于突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我很喜欢这种精神。”

吴斌:“能得到杨教授您的肯定,我很高兴。”

“吃饭啦。”

听到从厨房传来的声音,杨振宁便顺势对吴斌说:“先吃饭吧。”

吴斌:“好。”

然而对于谈兴正浓的两人来说,坐上饭桌也只是换了谈话的地方而已,三个小时过去后,两人谈论的话题已经换了好几个,但碗里的饭却是几乎没动。

直到翁帆第三次将重新热好的排骨汤端上桌,杨振宁才笑呵呵的看着吴斌说:“先吃饭吧,再热味道就真的不对了。”

“好的。”吴斌听完立即动起了手中的筷子,在餐桌上扫荡了起来,并没忘记朝着翁方这边说两句:“您的手艺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8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