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十三章 预赛开始

书名: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2

此刻的吴斌已经坐在了开往向海中学的大巴上,那里正是这次物理竞赛的比赛场地。

大巴上包括吴斌在内一共有十个参赛学生,而这会儿,拿着书一个人坐俩位置的吴斌显的有些被孤立了。

不过这也正常,另外九个人中,要说和吴斌最熟的就属张丘了,但两人最拿得出手的关系也就是在同一个班级做同学,哦,还一起做过值日而已。

但张丘和另外四个高三生那都可是老交情了,从高一开始就一起参加竞赛,咬着牙一路坚持到现在的,那是绝对的战友情。

剩下四个,俩是高一的,估计是去练练兵,自然坐在了一起,另外俩高二的,也算是初步建立了战友之情,这会儿正聊着这次大概率会出什么考题。

“紧张吗?”

看吴斌一个人坐着,毕万青便坐在到他旁边的位置上问。

“还好,两位老师都对我这么有信心,我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吴斌合上书,回答道。

毕万青听完笑了笑:“你这逻辑倒也有点道理,那你通过预赛后的计划,都做好了吗?”

“恩,我争取在一周内就把其他科目都补上,反正在各科老师那都能有交代是没什么问题。”

学习计划吴斌基本都已经安排好了,按他现在的进度来说,完成难度不大,而且这次物理竞赛通过后,他的经验差不多也够升级了,到时候新的天赋点还能让他的学习速度进一步提升。

当然,如果能再来一次抽奖就更完美了。

“你这自信劲还真是……跟我年轻时挺像。”

说完师生两人都笑了起来。

师生两人聊天中,大巴很快到了目的地,停在了向海中学的门口,所有人陆陆续续下车后,毕万青最后强调了一边竞赛事宜,便带着众人进入了学校。

接着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吴斌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室,而且巧合的是,张丘就坐在他不远处。

“加油。”

两人互相鼓励了一句之后坐了下来。

接着就是听监考老师宣读各种考场纪律,以及发下卷子。

卷子一入手,吴斌便扫了一遍卷子上的题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funny’

扫完题目的吴斌能看出这张卷子上的题两极分化非常厉害,选择题中五道里有四道是“稍微有点高中物理基础的人就能答出来的。”

第一题是物理常识题,第二题是热学的一道简单热交换,第三题……这特么是语文题吧?

第四题,考的是光强,算是超出了高中范围,没学过估计难度就有点大,但学过的话,就是小意思了。

唯一有难度的事第五题,由于椭圆轨道带来了一些计算困难和思维难度有点折磨人,但对吴斌来说还行,搞脑子的题目,他在一番苦练后还挺擅长的。

接着是填空题,一道是简谐振动,用的是经典模型,用简振动力学方程就能轻松答出来。

另外两道填空考的是光学,一个副光轴和一个杨氏双缝,都是光学里的基础知识。

到这,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刺激的题,最后是大题,上手的几题都不算太难。

其中电学两道,一道是转线圈,基础中的基础了,另一道是霍尔系数的计算,题目的类型吴斌倒还真没见过,但也不算太难,几个麻烦的运算用计算器敲出来很快就搞定。

但最后的压轴力学题,那真是画风突变,也就是吴斌觉得卷子里难度最两极分化的一题。

题目是这样的。

一质量为m=3000kg的人造卫星在离地面的高度为H=180km的高空绕地球作圆周运动,那里的重力加速度g=9.3m·s负2平方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在一年时间内,人造卫星的高度要下降ΔH=0.50km.已知物体在密度为ρ的流体中以速度v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可表示为F=2分之1pACv²,式中A是物体的最大横截面积,C是拖曳系数,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卫星在高空中运行时,可以认为卫星的拖曳系数C=1,取卫星的最大横截面积A=6.0m².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0=6400km.试由以上数据估算卫星所在处的大气密度。

这是一道有关万有引力的压轴题,要求自然是用题目所给数据估算卫星周围的大气密度。

但这道题,其实可以算撞在吴斌的枪口上了,这道题的难点吴斌看的出是要考生找到正确的突出要素,忽略次要因素,进而进行合理的估算,也就是读题能力,也就是抽象思维能力能发挥出最大能量的战场!

而这个突出要素指的是什么呢。

由于题设要求估算卫星所在处的大气密度,由F=12pACv²知,要求p。

那就是是找F与v的关系,所以很明显,这是一道功能转化的问题。

有了解题思路之后,那就轻松了,公式啊!列就是了!

解:设1年前后卫星的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R1²分之Mm=R1分之v1²,(R1=R0+H)(1)

GR2²分之Mm=mR2分之v2²(R2=R0+H-ΔH)(2)

思路有了,公式列了,剩下的推就是了,不过里面涉及的力学知识相当多,过程相当不容易。

解完之后吴斌长出一口气。

‘你妹的,坑真多,微积分没学还是苦啊,不然题里的力F是变力,是能用微积分来解的。’

‘不过也有可能是坑,反正我解出来就行了。’

放松一下后吴斌朝周围看了眼,发现本来满满当当的教室竟然已经走了不少人了。

‘我擦嘞???竞赛选手恐怖如斯?这题目挺有难度的啊,一个个都做这么快吗?这是预赛对他们没难度的意思?’

‘看来复赛高手云集啊。’

想完吴斌又看向张丘的方向,发现他倒是还在,而且不停地用笔在挠头,一副难受到不行的样子。

‘估摸着也解到最后一题了,阿弥陀佛,加油吧。’

本来吴斌想着也交卷算了,但一想到自己这一早交卷不是给张丘压力嘛,想想还算了,反正也不差这点时间,再试试用别的方法来解两道电学题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7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