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奇

书名: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2

跟着威尼弗雷德教授走出宴会厅,还没等吴斌问有什么事找他,威尼弗雷德教授就将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介绍给他说:“这位是安格斯教授,我们NASA的探索火星首席工程师。”

“你好,年轻的华国学者。”安格斯向吴斌伸出了右手。

听到这名字时吴斌先是一愣,总感觉在哪听过,不过想着洋人的名字基本都差不多,所以没想太多,便伸出手与他握了握。

“您好,安格斯教授。”

握完手,安格斯教授开口道:“你那篇关于太阳帆的论文我看了两遍,非常精彩,并且发现你很擅长用数学和物理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很难得。”

吴斌:“其实建模和编程都是我的两位队友完成的,我只是将他们的成果展现出来而已。”

听完吴斌的话,安格斯教授与威尼弗雷德教相视一笑,“看来你很谦虚。”那么我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全名是安格斯·丹尼斯,曾经与你讨论过石墨烯对于航天飞机以及空间站的应用。”

“哦!!是您啊!”

这下吴斌想起来了,这位教授曾在自己发表了《石墨烯填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这篇论文后找他聊过。

其实这篇论文吴斌已经算是跨领域发的了,那段时间他因为卡在了石墨烯传导性上的一个瓶颈,因为怕自己路越走越窄,便决定换个脑子,很快就想起了蔡老师当初对他说的发动机以及航天学。

想到就做的吴斌就去听了几节石教授的航天材料课,听完之后突然灵光一闪,因为在太空中材料将经历极度高温到极度低温的变化,这会使橡胶这类材料膨胀收缩,随之失去强度。

但如果能发挥石墨烯耐高温特性的话,这便不再会是问题,于是最后便诞生了那篇论文。

“申请专利了吗?”安格斯教授问吴斌。

“嗯,学校的教授帮我安排妥当了。”

申请专利这个概念是刘宇博教授灌输给他的,也让吴斌明白了申请专利这件事不仅仅是只能为完成品来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技术专利等等,都可以申请专利。

对于学术论文的定义,专利法是改了又改,目前的正式条款为:

简单来说申请申请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但这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概念太模糊,有些人把毫无意义的改个分子结构就敢来申请,搞的专利局工作量很大。

从提案到通过,那是要经过一通,一通答复,中通,中通答复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一般每个实验室都会有专人负责这一块。

当然,搞的这么复杂也是因为专利在本世纪的重要性,它代表着一家企业或是一家研究所的硬实力。

比如当年美国的大型电信公司 AT&T旗下的研究机构就拥有几十万专利技术,诞生了大量诺贝尔奖获得者。

不过强到这种境界的AT&T最后还是走了下坡路,其中原因有很多,但也代表着就算你家里金山银山,但如果不顺应时代,非要逆天而行的话,多半还是得交代。

仿佛重新认识般再次和吴斌握了握手的安格斯教授笑着说:“所以就别藏着掖着了,我相信你的队友也具有一定实力,但谁在做队伍中的主力还是太容易分辨了。”

“其实他们真的……”

听到吴斌还要辩解一下,安格斯教授立马摆摆手说:“好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重点,叫你出来只是因为好奇一件事。”说着他看向了吴斌的双眼:“你是不是对宇航挺感兴趣?”

吴斌:“是的,我对天文学一直很好奇。”

安格斯教授听完立即说:“那你应该来MIT读研啊,MIT的航天工程系那可绝对是世界第一。”

吴斌听完忍不住笑了几声,说:“加州大学也是这么说的。”

之前他在和布拉德教授聊天时透露出了自己对天文学的兴趣,布拉德教授便立马给他讲了个故事。

说是二十世纪30年年代末的加州理工学院有个宿舍,里面的五个小伙都是很能来事的主,整天在宿舍里大搞火箭试验,自称“Rocket boy(火箭男孩)”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火箭实验这种事情又不是过家家,那危险性肯定是极高,有一次他们的燃料实验失败,引起了宿舍楼爆炸起火,但还好没有人员伤亡。

可学校却是实在忍不了这几个“危险份子”,将他们通通踢出了宿舍。

然而几个“Rocket boy”却是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奔洛杉矶荒无人烟的圣盖博山谷,在一个废弃的臭水沟里继续搞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供氧管失火,燃料爆炸等事故,但这帮人一个个都逃生经验丰富,所以硬是在如此粗糙的实验环境下实验这么久却没有出现过任何伤亡。

而他们以前的同学们听闻了这些消息后又给他们起了个新的称号。

“自杀俱乐部”

最终,上天还是没有辜负这些执着的“Rocket boy”,在长达3个月的各种测试后,他们终于造出了一枚不会自爆的火箭。

这个消息很快传回到当时加州理工的流体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耳朵里,除了惊讶这几个小子竟然还没死的同时,更觉的孺子可教,于是动用他的权力将这几个人全部召回了学校,还亲自教授他们航天的必备知识。

这个“自杀俱乐部”也从此正是改名为“加州理工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

有了官方支持,这帮“Rocket boy”便更加毫无顾忌的做着各种实验,很快他们就有了一个新的创意。

将火箭绑在螺旋桨飞机上,这样就能让飞机更快升空,而就凭借着这个想法,他们一共获得了两笔共1万1千美元的拨款,最终在1941年时,喷气式飞机实验获得成功。

而在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当然是那五个最初的“Rocket boy”

他们分别是专业空气动力学大师【弗兰克·马里纳】,自学成才的鬼才化学家【杰克·帕森斯】,被称为未来大脑的超级天才机械师【艾德·福尔曼】,精通流体力学以及刚体力学的双料天才【杰弗瑞·沃克】。

以及被称为华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父,载人航天奠基人,世界著名战略科学家的华国最强学神!

钱学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6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