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书名:学霸的星辰大海 作者:眉语目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2

然而在他打算看看评论会对物理学有什么特殊观点的时候,一下就懵了。

【物理上他有没有霍金厉害我不知道,但老牛吃嫩草方面一定是最厉害的(挖鼻孔)】

【给美国人打工,华国人给他养老,牛逼啊。】

【哦哟,舔美国人舔的这么舒服,这条热搜怎么也得值个5块了吧(狗头)(狗头)】

【不懂,我只知道杨的所有结果都是和别人合作发表的,而且大部分是第二作者(微笑)】

【8228(哈士奇)】

“……”

“呼……”缓了一下仿佛吃了屎般的心情,吴斌又在搜索栏输入了杨振宁三个字,查询了一下有关与杨老的有关新闻。

【杨振宁翁帆罕见合照曝光,这对爷孙恋似乎已经貌合神离。】

【28随时嫁给了82岁的杨振宁,这14年间翁帆经历了什么?】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杨振宁是真心愿意回祖国的吗?】

“……”

“MMP!”

作为一个向往物理的少年,怒火中烧的吴斌毅然在做了多方面调查之后发表了一条长评。

【不扯学术问题,相信大多数人对杨老最大的认知就是他得过诺贝尔奖,同样也都明白诺奖的重量,那么试问,以诺奖获得者的身份,去世界上哪个国家不能养老?】

【况且,真要论养老,医疗资源方面我国还尚不如美国,更不要提各位最喜欢吐槽的空气质量了。】

【至于更多人说的圈钱,本人不才,做了个比较初步的调查,目前杨振宁先生捐献给内地高校的资金累计已经超过了600万美元,光是菁华他所带的科研团队,他就捐了将近200万美元。】

【曾经杨老是美籍,被说成“不爱国”,现在换回华籍了,又要被说成回来养老,哇,我真是不禁想起那对老夫妻与驴的故事。】

【几年前,黄某某结婚时,适逢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前者烧了几亿办婚礼,大出风头,微博大片祝福声,后者为拯救数千万人辛勤耕耘,屡建功勋,却默默无闻。】

【当时大家都评论‘真正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比不上一个戏子’‘时代的悲哀,社会的悲哀’而到了杨老这,不知是因为媒体带节奏,还是因为他老人家的私生活,各种难听的字眼不绝于耳,我是真的很费解。】

【杨振宁这种级别的教授,就算他现在不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但依旧能作为世界最顶尖科学家为我国带来侏儒学术交流,合作,人脉等资源,其声望足以影响政府对科研的态度和投入,从而带动新一代年轻人对科研的热爱。】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真如大家所说华国的科学家养老政策比起其他国家都要更奢华,更爽,更肆无忌惮,说真的,我会很高兴,我真是巴不得这种杨老能吸引世界上所有诺奖的获得者跑来我国呢。】

【那才是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从七十年代开始,杨振宁教授为华美建交,华国教育,科研做出了多少贡献,无人知晓,却用尽污秽之词对那段隔了50多岁婚姻穷追猛打。】

【一边炮轰我国为他国培养精英,一边又对归国学者毫无尊重,各位,在如今各国人才争夺战中,华国本就无太多优势,现在有一位世界级学者愿意放弃外国国籍加入华国,不论是为了叶落归根,还是为了身后名声,这都为国际顶尖人才加入华国开创了先例,正面典型一旦树立,效仿者必定纷至沓来,这就是“风向标”的作用。】

【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

【最后希望大家能理智发言,不要轻易中伤他人。】

发完一整条长评,到晚上吴斌刷了刷回复,不禁苦笑出声。

‘意料之中吧。’

回复中的确有不少支持他的言论。

但诸如【给了你多少钱洗这么起劲?】

【就是个老贱人,娶孙女辈的老婆,就这一条,我黑他一辈子。】

【继续洗,用力点,你倒是跟我说说邓稼先老先生回来的时候他在哪?】的评论也不少。

看完后吴斌默默关掉微博,他人微言轻,能说的他已经都说了,再多做言语之争,没有必要。

……

“呼……写完了,吴神,帮我润润色?”吴斌回忆时,一旁的李岩神了个懒腰问。

“没兴趣,你加油,怼死他!”

“切,还是不是热血青年了你。”

“不,老了。”吴斌说完转身继续看书。

……

两天后,在吴斌“三个问题”的辅导下,林紫琪终于也完成了他的论文,并一同去了刘教授的办公室。

“嗯,不错。”刘宇博先是看了林紫琪的论文,通篇看下来引用都比较到位,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谢谢教授。”

听到表扬的林紫琪很高兴,这是她第一次写论文,之前还挺紧张呢。

接着刘宇博开始看吴斌的论文,且才看到一半,他的脑袋里就冒出来两个字。

‘天才!’

但表面上还是装着很淡定的问:“你似乎对轰击法很有自己的见解啊,怎么,主流的几条看不上?”

吴斌立即摇头:“不敢,只是觉得新的方法可能性会更多一点。”

“有意思,很有意思!你们俩我都带了,下周进我组。”说完刘宇博又补充了一句:“但事先说好,我个人其实是并不推荐本科生大一就进实验室的。因为很多实验都需要连续反应,没有充裕的时间很难参与其中。”

“如果你们想走科研这条路,那么大一就该以GPA和语言为重,不过你们的成绩我看过了,都没问题。”刘宇博说着看向吴斌:“四大力你打算都修了?”

“嗯,有这打算。”吴斌点头。

“哈哈哈哈哈,可以可以,哎呀~难怪宋教授说你是个怪才,我听宋教授说了,你研究石墨烯是为了发论文对吧,没问题,只要你在实验室里表现出色,我来帮你立课题,或者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

“谢谢刘教授。”

刘宇博满意的点点头,最后看着两人说了一句:“还是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大一的GPA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们俩到了考试的时候分数有所下降,那我就不会继续带你们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两人同时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8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