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历驾到

作者:青橘白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二章 调兵 上

书名:万历驾到 作者:青橘白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整个大明瞬间就被战争的阴云笼罩了起来,大明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被调动了起来。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瞒不住人的,只不过要打仗的事情还是没公开。

朝中知道这一次要打朵颜三卫的也就是内阁和六部的几位重臣。外面的人虽然不知道这是要打哪里,可是要打仗是肯定的了。

京营不轻出,这个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这一次右营十万大军出动,统帅还是戚继光,这要是不打仗就怪了。

事实上不用什么情报,猜也能猜得到,毕竟朝廷这两年的敌人可不多。西北即便是有战事,也犯不着动用十万人的大军。

那么就只剩下北边和辽东了,大家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扫北。

这件事成祖干过,虽然有土木堡之变,可是这一次没人觉得朝廷会重蹈土木堡之变的覆辙。朝廷这两年兵强马壮,那是有目共睹的。

加上统兵的是谁?那是戚继光,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打败仗。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大大小小的商人全都开始传递消息,这个世界上神经最敏锐的就是这些人了。他们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商机,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西北这两年就是一个大金矿,北方草原和辽东那也是啊!

比起西北,这两个地方无疑更吸引人,大军还没起行,不少商人已经起行了,他们的目的地就是辽东,锦州沈阳成了他们最想去的地方。

紫禁城,文华殿。

朝廷在备战,朱翊钧每天都在文华殿坐镇,保证每一件事情都能得到及时的处理。现在朝廷的头等大事就是打仗,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到一边。

朱翊钧其实没什么事情,因为事情到了军机处,基本上就能得到解决。

在这种时候,改革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了,虽然很忙,但是却不乱,每一件事情都能找到人处理,各负其责,基本上不会出漏洞。

七天之后,十万大军的第一批三万人正式开拔。

定国公徐文壁也随着这支大军出发了,他目的地是锦州,是去会和李成梁的。锦衣卫和御马监的人也一同出发了,御马监大太监张诚也跟着去了。

大明现在的太监三巨头,张诚张鲸和徐德,这一次张诚亲自坐镇辽东,一方面是为了情报调动,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监察。

蓟州,总督衙门。

蓟辽总督吴兑,这个人其实很有名气,也很有威望,从当官开始就围着军事打转。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现在年纪大了,当的四个字评价:老而弥坚。

吴兑当年捐资入国子监,嘉靖三十七年、三十八年连举乡试、会试,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绝对是考霸一级的存在。

初入官场,授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湖广参议、蓟州兵备副使,干的都是军事上的事情。巡抚宣府的时候,参加了俺答汗的封贡,也打过仗。

与瓦剌的三娘子是好朋友,曾经传过绯闻。

据说当年三娘子给吴兑跳舞,直接趴在了吴兑的怀里面,与徐文长也有交情。吴兑能打仗,同时也有大局观,是一个难得的人物。

此时坐在蓟辽总督的衙门里面,吴兑眉头微皱,面容严肃。

在吴兑不远处,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但是面容也同样严肃。这个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年纪,身上的官府是五品文官的官服,但是他身后站着的却都是士兵。

这样的搭配在大明很常见,但是也不常见,这两年稍微多一些。

军机处行走,这个官职很特殊,说起来吴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蓟州见到军机处的行走,而且是来传旨的,显然是大事情。

大厅里面的沉默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来人一身盔甲,腰间带着刀,看到军机处的行走,来人微微一愣,不过也没在意,对着吴兑一抱拳:“大人!”

吴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张提督,这位是京城军机处行走何彪,他来到蓟州是来传旨的,咱们一起接旨啊!”

传旨的?

张维贤微微一愣,没听说京城有什么事情啊!自己爷爷也没派人来送消息,这明显是出事了,这个时候也来来不及多想,接旨要紧。

两个人连忙跪倒在地上,等着何彪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封蓟辽总督吴兑为南军总督,蓟辽提督张学颜为南军提督,节制宣府、蓟州、保定、昌平四军镇。”

“调集四镇人马,出大宁喜峰口北击朵颜部。”

圣旨的内容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升官开战的圣旨,接旨之后,传旨官就离开了。张学颜和吴兑互相看了一眼,但是却没有说话。

朝廷开战,这是必然的,两个人也都想到了。

可是这一次的开战是不是动静太大了一些,只不过是打朵颜三卫,用得着动用这么多人?上一次打瓦剌也没有这么多人啊!

“张提督,四镇人马,可抽调多少?”

吴兑看着张学颜,开口问道。

这几年张学颜一直都在蓟辽军改,他对各个军镇了解的非常清楚,这一点吴兑反而插手的不多。身为总督,节制文武,但是也只是节制,具体的武事有提督负责,这已经是这两年的规矩了。

“保定和昌平能抽调的人不多,各自抽调一万人,宣府现在驻军四万,抽调一半,两万人是可以的,这就有四万人马了。”

“咱们蓟州,出兵五万,总兵力九万,我觉得也就差不多了。”

“九万人马,四万骑兵。”张学颜又补充了一句。

吴兑点了点头,九万人说多不说,说少也不少了,加上后勤辎重兵,人数差不多就十多万了。想到这里,吴兑也不禁感叹,朝廷真是有钱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以前调动十万大军,朝廷不知道怎么为难。

现在倒好,调动十万大军,朝廷根本没什么感觉,自己也没什么感觉,好像就算不得什么大事情一样,果然还是底气足了。

“九万人,是不是少了一些?”吴兑看着张学颜,开口问道:“要不在多抽调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