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31.战后

书名: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在听到下面传来的不是想象中的“噼里啪啦”声时,游沧天就知道自己猜对的同时也搞错了。

鞭炮在此方世界的威力如他所猜一般,果然远不止是什么土制炸药包的程度。但他搞错了二者间的差距!

就算只用了半串鞭炮,威力也不是区区炸药包能比的!别说半串了,搞不好一颗鞭炮的威力就可以比拟了。

游沧天记得一颗鞭炮里的黑火药含量好像是0.5克,10公斤的黑火药炸药包就足以摧毁敌军的碉堡或暗堡。放大两百倍后的一颗鞭炮,里头的黑火药成分应该至少有10公斤。

不然解释不了现在下面夷道城寨的情况。

他最开始的期待,就只是这半串鞭炮能把夷道城寨的正门炸开,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把大门两侧的塔楼给一起炸了。

结果这一连串爆炸过后,便说什么城门塔楼了,整个北城墙都不知道炸飞到哪里去了。

因为要防备汉军攻城,城墙附近虽然算不算重兵把守,却也是守备森严。这种情况下正面强攻就算能打下来,汉军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这种情况现在只是方便了游沧天玩一波流。半串鞭炮炸飞城墙的同时,也将这一带的吴军炸得血肉模糊。

那画面放在现实里,绝对能把游沧天给看吐了,也就是水镜鱼缸貌似对他的观感有什么保护机制,才不用检验一下关羽他们是否能看到苍天大人的呕吐物这种无关紧要的细节。

夷道城寨的情况也把关羽、黄忠他们吓了一跳。即使游沧天已经提醒过要捂住耳朵,但那地动山摇,仿佛天崩地裂的大动静可不是区区“防鞭炮措施”就可以完全免疫的。

一向都觉得自己胆子大,连刮骨疗伤都敢干的关二爷,在第一响的时候都下意识地全身抖了一下。老当益壮,敢打敢拼的黄老将军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天佑大汉!冲啊!!”

还是关银屏因为年纪轻,接受能力强,第一个回过神来,舞动长麾示意全军进攻。关羽、黄忠这才如梦方醒。

先看看已经空无一物,无遮无拦的夷道城寨,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喊道:“天佑大汉!全军冲锋!!!”

说罢,两人便催动胯下骏马,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发起攻城。仗着赤兔马快,关羽很快便一马当先,率先冲进城寨,抢了这先登之功。

关羽这不是冲动,而是对面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了,这种情况下要是还老老实实地坐镇中军,在关二爷看来不叫识大体,完全就是胆小如鼠。

汉军这一路突袭过来速度太快了,吴军根本来不及调动兵马转攻为守。夷道城寨能有些防范,还是托孙权在这里上船跑路的福。

不然此处守军肯定连刚刚那种,只是表面上摆出严防死守架势的装模作样都摆不出来。

游沧天和关羽他们都太高估夷道城寨的防守水平了。吴军虽然在打防守战时貌似有着神奇的增益效果,但这种效果貌似在荆州作战时还不会生效。

在他们想来的所谓强攻恐怕会伤亡不小的防守水平,其实只是银样蜡枪头,真打起来绝对会是一边倒的那种。

事实上此处守军在看到孙权带头跑路后,军心就已经快崩溃了。再被游沧天这么一炸,当关羽带头冲进城寨时,东吴士卒已经惶恐不安到快要精神崩溃了。

甚至有不少士卒连手提青龙刀,身跨赤兔马的二爷经典造型都没认出来,以为是刘备率领的蜀汉主力南下来收拾他们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游沧天营造的大动静,还是关羽如此先登陷阵的积极姿态,都让已经有点疲惫的校刀卫们士气高涨。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涌入城寨,但凡还有点斗志的吴军,都会在第一时间遭遇扑杀。这般枪打出头鸟之下,本就没什么战意的东吴守军很干脆地弃械投降,无人再敢抵抗了。

这么一来,从江陵到夷道之间的陆路水域再度连在了一起,孙贲和他手下的数万兵马被彻底堵死在了夷陵一带。

快要天亮的时候,夷道城寨的西面出现大量东吴兵马,是夷陵方向的援军赶到了。但看到城头上已经飘扬起的汉军旗帜,吴军上下只剩一片惶恐。

孙贲敢大举西进,就是因为只要夷道城寨在东吴手里,武陵方向的汉军就无法切断其退路,水路粮道极为通畅。

以船运米,消耗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整个汉末以来,就没听说过江东缺粮的。

现在夷道转瞬之间就沦陷了,汉军将夷道与江陵连成了一体。在孙权东撤的情况下,孙贲等于成了孤军。还是将要面临刘备、关羽东西夹攻的一支孤军。

当陆逊接到这个消息时,内心也是很崩溃的。他跑去夷陵就是想劝孙贲赶紧退兵,继续驻扎在夷陵有倾覆之险。

可惜关羽的反应一点不比他慢,直接一把掐死了夷道这个位置。

陆逊都不知道孙权到底是咋想的。自己从夷道跑了就万事大吉?都不知道要留下兵马守住这处渡口,才能让夷陵的吴军顺利撤退吗?

孙权还真不知道这事,在他想来孙贲部有船有码头,直接从夷陵顺江东撤就好。

哪里晓得夷道渡口要是落入关羽手中,利用地形阻拦夷陵方向的军舰就将变得十分简单。

像长江可不是每段水域都宽广得能容纳数十艘大船并行这种事,常年住在位于长江下游的江东,从来没仔细研究过长江中上游水文情况的孙权哪里会晓得呢。

陆逊本想趁关羽立足未稳,人力不足之时强渡夷道,孙贲却不愿为孙权再拼命了。

孙贲是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孙坚于长沙起兵时,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征战。孙坚死后,就是孙贲代领孙坚的军队,扶送孙坚的灵柩到曲阿。

论资历基本可以对标曹操那边的曹仁、夏侯惇,刘备这边的关羽、张飞。

孙贲有一个弟弟叫孙辅,因为两人父母早亡的关系,孙辅就是孙贲这个兄长一手带大的。

建安初年,孙策与曹操交好,就将孙贲的女儿嫁给曹彰。孙贲的这个女儿对孙辅来说不像侄女,反倒更像妹妹。

后孙辅领交州,与曹操通信的信件暴露,孙权直接以此为由杀孙辅左右亲近,将孙辅囚禁数年。

等到赤壁之战打完,孙辅年纪轻轻的就病死了。孙权说这跟他没关系,你猜孙贲信不信。

只能说同人不同命,在曹刘那边,曹仁、夏侯惇、关羽、张飞这些兄弟手足,都能得到远超血缘关系的信任与重用。但在东吴这边,血缘越近反而会越受孙权的忌惮。

不管孙权这次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事实就是他把孙贲给坑了。孙贲不想麾下儿郎枉死,还不如学于禁那样投降算了。

彻底投靠刘备是不行的,家眷还在江东。孙权不是刘备,杀起投降之人的家眷来那真的是六亲不认。

但孙贲也不想回江东了。听说于禁被孙权放回去后,曹操虽然没说什么,但曹丕这个魏王世子却很鄙夷于禁的为人。

作为五子良将中唯一享有“假节钺”待遇的人,尚且遭到这样的待遇,孙贲实在不觉得孙权能比曹丕好多少。

以他对自己这位堂弟的了解,搞不好还会找些乱七八糟的理由,把这场大败的屎盆子扣到自己头上。回去的话,从关羽手下逃得性命的自己,搞不好要被孙权给杀了。

孙权兵败麦城,中军精锐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消息刚一传开,先前貌似已经安逸下来的荆州局势立即反转。

荆南各地豪强、土夷酋长纷纷起兵驱逐或东吴指派、或原先投降的官员。零陵、武陵二郡各有上万民兵起义,开始反推长沙、桂阳两郡。

整个公安城以西的吴军纷纷溃退,至建安二十五年元月中旬时,孙权焚毁公安,率兵往下游巴丘撤离。

当孙权站在己方龙舟上举目张望时,竟是见不到两岸有一缕人烟。附近的居民都在害怕吴军撤退时,学曹操裹胁、强迁人口去扬州。

荆南各地都还在如火如荼的动员当中,相比于豪强、民兵,荆蛮这些土夷部族更恐惧孙权统治荆州。只要看看扬州本地的百越同行们就知道孙权对他们的态度了。

所以荆州反抗孙权的主力,一直是梅敷这样的荆蛮头领。

孙贲的确很了解孙权,自麦城大战结束后不到半个月,孙权就给这场大败找到了背锅人。

不是孙贲,因为在这个时候惹怒孙氏宗亲,孙权自己真的可能暴毙。而是跟孙贲一起在江陵蹲大牢的陆逊。

孙权对外的公开表示是陆逊给关羽通风报信,关羽这才一打一个准,麦城外一仗就打崩了吴军。还表示就连吕蒙的死,都跟陆逊脱不开关系。

听到这个消息,孙贲有些惊讶,陆逊却莫名有种“居然还真让自己猜中了”的诡异感。

这是他所猜测的结果中最荒唐也最糟糕的一种,可事情偏偏就朝这条思路发展,这找谁说理去?

时间稍微往前挪到孙权回到江东,为应该找谁当替罪羊背锅而头疼的时候。关羽需要头疼的事情,也是一点都不比吴侯要少。

朱然、诸葛恪在撤出江陵时将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都放火烧了。在这个没有消防车和高压水枪的年代,救火效率低得惊人,一旦火势肆虐起来,想要从火场挽回损失就是做梦了。

本就不足的江陵储粮被烧掉了一半,这还是王甫到时火势还没无法收拾的程度。

好在有游沧天施以援手,粮草不足的问题,在现如今的关羽这里不算最棘手的。

他的当务之急是处理麦城大战时的受伤将士。伤兵处理一直是冷兵器时代的难题,“破伤风之刃”在现代或许只是个梗,但在古代可真的是相当可怕的东西。

还有孙贲、陆逊等人投降所带来的总数超三万人的吴军俘虏。在孙权放走三万魏军俘虏后,江陵的战俘营又一次爆满。

孙贲的部队还好说,他是全建制投降,军吏、军士身份清晰明了。陆逊麾下以及麦城一战时投降的那些吴军俘虏,身份就需要仔细勘验了。

因为其中可能藏着大鱼。比如江东勋贵子弟,亦或者是隐姓埋名的吴军大将,这部分人不重点“照顾”的话,很容易出乱子。

处理伤兵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虽然关羽麾下的麦城汉军损失不大,但荆蛮和荆州民兵的伤亡数字却颇为严峻,尤其是前者。

要是把吴军的伤兵也给加上,伤兵总数便轻而易举地超过了万人规模。

游沧天虽然会提供大量的“灵药”,但这些药膏、药水即使在此间被强化了,也还不到可以活死人肉白骨的程度。

对于战场上留下的精神创伤也是没什么特殊效果的。

比起伤兵和俘虏还要更加麻烦的自然便是已有蔓延之势的瘟疫。麦城大战虽然获胜,但无数吴军冻死、溺死在沮、漳二河之中。

尸体若是未及时处理,长久浸泡其中,滋生疫疾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即使关羽战后第一时间听从游沧天的指示,将这部分吴军的尸体进行打捞、火化处理,江陵下游一带的瘟疫情况依然让人惊恐。

光靠游沧天给予“特效药”是不够的,那是染病后用来兜底的手段。现在的重点还是要降低百姓的染疫风险。

夺回江陵最大的好处便是关羽终于有了人力、物力,去投入防疫救护这件大事上。例如口罩这样的防疫利器,就算游沧天不提供材料,荆州各地也已经出现了仿制品。

虽然材料只是细麻布,但能够有效隔断飞沫传播,便已足够。

但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靠猴版产品凑合,至少在消毒液方面,游沧天觉得自己需要提供原装正品才行。

考虑到整个荆州范围,游沧天直接去买了三大瓶的84消毒液回来。他将原液分装下去,关羽他们自行兑水稀释、喷洒即可。

于是等孙权派来的停战使者诸葛瑾抵达江陵的时候,刚一入城,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消毒水味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