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0.我是见过八百追十万的男人

书名: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当麦城中计划着“惊天大阴谋”的时候,孙权整个人都是傻的。饶是他年纪轻轻,便见识过曹刘都从未体验过的“八百追十万”大场面,他也被今早传来的消息给吓到了。

昨天听说潘璋被关羽阵斩,他好歹还可以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因为潘璋的确是他的亲信,虽然生活作风上有些逾越的地方,但这种事要是计较起来,他这个打心底就想当皇帝的吴侯才是整个江东最逾越的人。

所以他那痛心疾首的模样,倒也不全是演技。

但到了吕蒙这里,他就算想飙演技,都不知道该怎么演了。堂堂东吴大都督,居然在潘璋死的当晚就被关羽给砍了?

这你敢信!?

反正孙权在大清早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有人在跟自己开玩笑亦或者自己还在梦里,当场气得让手下把报信的那人拖出去打了几棍,发泄下起床气。

等到消息被证实,吕蒙那穿着亮眼铠甲的无头尸身,也都被送到孙权面前时,这位东吴至尊才真正接受了这个消息。

一时间,孙权都不知道该评价吕蒙太大意,还是关羽真大胆。早上当着三千先锋的面砍了潘璋,晚上就敢带着几百号麦城里的残兵败将,偷袭足足有七万人马的吕蒙大营?

孙权承认,刚得知吕蒙死得这么突然的时候,他是想骂两句的。可冷静一想,冷汗就开始往外冒了。

谁特么能想到关羽敢这么打仗啊!吕蒙前脚传令各营从今以后要紧守营垒,结果他们这弦都没绷紧呢,下此命令的吕蒙后脚就被关羽给砍了脑袋。

显然,吕蒙没想到的事情,换成他孙权也想不到!

眼下他只能庆幸关羽夜袭的是吕蒙的大营,而不是他孙权的大营了。

后怕有的是时间,现在问题还急需他去解决。

先是刽子手刀都举起来了,还让关羽给逃了。麦城也没诈到手。

现在好了,东吴大都督在外界的传说中,也终于不再只有病死或者被他孙权暗地里害死这两种说法了。出现了个被对手阵斩的大都督……

不晓得孙权有没有听说过曹操有头风的毛病,反正现在他感觉自己头疼得像是要犯头风病了。

偷袭荆州的战役打到这步田地,不管是他孙权,还是关羽都已经没有退路了。

原本以为荆州这个棋盘上大势已定了,结果关羽现在一副要把你棋盘给掀了的架势……

退兵吧,自己那是真舍不得。曹操当年在赤壁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荆州都还舍不得吐出来呢。他孙权现在这就差临门一脚了,还要他退回江东?

而且自己这回好像把事情做得有点绝。不是他退兵把打下的荆州吐出来,就能当没事发生过的。

在湘水之盟后,孙刘两家关于荆州的历史遗留问题,其实已经得到了相当彻底的解决。

孙权当初“借”了半个南郡给刘备,湘水之盟后得到江夏、长沙和桂阳这三个郡的地盘。如果以“借荆州”为前提,那这笔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买卖算是赚大了。

所以这回背盟,饶是孙权都不好意思再次拿自家对荆州的“合法所有权”一事做文章。只能拿“关羽擅取湘关米”这个千里偷粮的理由作为出兵的借口。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吴这就是几乎不加掩饰地背弃盟约。白衣渡江、策反糜芳等人,然后孙权、吕蒙亲率大军要来砍刘备的左膀右臂。

要不是游沧天及时出手,关羽也确实是要被孙权给砍了。

说起来,“背盟”这种事在汉末乱世中真的挺常见的。比如十八路诸侯前脚还在一起喊着讨董,后脚就相继发生刘岱偷袭东郡桥瑁、袁绍吞并冀州韩馥等事。

孙权这次偷袭荆州,性质最恶劣的还真不是背盟这件事,而是太上不得台面的“白衣渡江”,以及他居然真把关二爷给砍了这两件事。

汉末时期,虽然群雄互相攻伐,征战不休。但大部分时候都有底线可言。

若不是像袁术这样登基称帝的篡逆之辈,基本上都不会想着要致对方于死地,仍保留着从春秋战国时期一路传承下来的一些风俗习惯。

比如韩馥,袁绍就没杀他,只是他自己太胆小,被吓得跑去厕所里自杀了。

还有孙策下江东时的对手,会稽太守王朗也是战败被俘。孙策虽然砍江东世家如割草。可是对王朗却没有胡来。等朝廷的征召到了,王朗便大摇大摆地北上任官。

以至于到了演义后期,还能跳出来跟诸葛丞相唱一出好戏。

豫章太守华歆归降后,不管孙权多有诚意,他就是不愿为孙权效力。最后孙权也只能捏着鼻子送华歆去北面投靠曹操。

在汉末三国,“投降”跟“投靠”真的不是一个意思。“投降”可以只是放弃抵抗,减少伤亡,不一定说就要帮对手做事。

刚被关羽打败的于禁便属于这种情况。他带兵投降了关羽,但不管是关羽还是于禁,都从没想过这投降的三万兵马,可以转头就帮着汉军去打襄樊。

偏偏就是他孙权破坏规矩。背盟不说,还离谱到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要把人家刘备的二弟,堂堂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给砍了。

夺取荆州还杀了关羽,这跟要杀了刘备有什么区别?

别忘了刘皇叔也是奔六的人。孙权夺荆州后还一定要砍关羽,与其说他怕留后患,学演义里“三气周瑜”的戏码,来个“二气刘备”,直接送汉中王归西,可能性或许还更大。

作为一个一辈子都在玩制衡手段的人,孙权绝对能想到这种后果。

现在退兵,把到嘴的地盘吐出来,然后跟刘备求和。在关羽没死的前提下,刘备或许会接受和谈,但下次是谁背盟就不好说了。

至少东吴的十万大军从此以后,是再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合淝浪了。就算刘备肯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活着的关羽也不可能接受忍一时风平浪静。

更别说刘备的个性有时候比自己两兄弟还要刚烈,肯不肯吃这么大的亏,真的很难说。

既然退兵求和也讨不了好,孙权觉得就没必要这么多此一举了。关羽想掀棋盘,那他孙权把棋盘按住,让他掀不动不就行了?

想得很美,但做起来孙权自己也知道不容易。

现在的局势,已经到了比战前推演的最糟糕情况,还要恶劣、糟糕的状态了。连吕蒙这第三任大都督都就此阵亡……

根据孙权刚收到的最新消息,吕蒙的人头现在都已经被悬在麦城城门上示众了。

堂堂大都督连自己的项上人头都保不住,这种事对普通士卒的影响是巨大的。

更为关键的是,主帅阵亡的消息这下是想压都压不住了。没了吕蒙,谁还能压制住陆逊、孙皎这些东吴的大军头?

随着吕蒙的突然阵亡,前线军队的节制权利一下子成了孙权需要立刻解决的烫手山芋。

当初周瑜虽然也死得很突然,但好歹可以留下遗言,让鲁肃顺利接手。

吕蒙倒也有写好遗书,可这东西通常是放在头盔里的。所以这东西现在跟吕蒙的首级一起落在了关羽手中。

军职上来说,陆逊是仅次于吕蒙的右护军,其次军职最高的就是征虏将军孙皎。

但前者是江东大族推出来的代表,后者是自己的堂弟。都不是孙权他能够放心的人物。

尤其是后者。万一让孙皎指挥取得大胜,那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要暴毙,好让其他人选孙皎这个能打的上来当这个吴侯。

时代不同了,当年的江东不需要孙策那么能打的人物,所以小霸王可以死于宵小之手。

现在的江东则是需要一个能打的人物,好在曹操、刘备这两个争天下的枭雄之间,保住他们江东大族的富贵。

此时的孙权,尚且不知道孙皎其实也感染了瘟疫。可能孙皎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觉得身体略有不适,没想到后面一发作就会要了他的命。

所以站在孙权的角度,宁愿选陆逊这个外人,也不会选孙皎这个堂弟。不过最好还是这两个都不选。那选谁?

老将韩当?这种资格太老的老臣,自己从继任吴侯以来就不敢重用。人家看不看得起自己也是个大问题。

老同学朱然?他的忠心毋庸置疑,军事水平也很高。可眼下实在是没有能拿得出手,能镇得住陆逊、孙皎那些人的战功履历……

思来想去,孙权最心仪的第四任大都督人选就是朱然。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孙权甚至都要准备召朱然来拿剑印虎符了。

可意外总是很会挑时间——关羽写的战书,恰好就在这个时候登场。

“至尊,不能应战!我军士气连遭打击,要是再出点意外,将会万劫不复啊!”新晋偏将军全琮是个知兵的,知道以吴军的士气状态,就算是十万打五百,也一点都不保险。

尤其是合淝城下已经验证过,只要一名当世猛将敢拼命,就真的能打穿他们这边十万大军的阵线。

张辽能做到的事情,跟张辽彼此间一直惺惺相惜的关羽也绝对有能力做到。至于奔六的年纪问题,这在昨晚吕蒙被夜袭阵斩后,就不存在侥幸的空间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真的大到吓人,不服不行。

张辽四十七、八岁的年纪,打出了“张八百”的称号。吕蒙四十二岁的年纪,被奔六的老人家在七万大军中取了首级。

“我军十万之众,却连应战都不敢的话,难道就不会万劫不复了?”虞翻这话同样说到了点子上。

关羽的这封战书麻烦就麻烦在这里,应战吧有麻烦,不应战吧麻烦可能更大。

孙权长叹一声:“仲翔先生说得对,这一战孤是不得不打。但什么时候打,诸卿是何想法?”

孙权必须打,只有野战击败麦城残军,才能确保江陵稳固。

守在江陵城内是不可能的,那里一个月前还是关羽的大本营。人心向背虽然一时被吕蒙所迷惑,但时间一长,江陵城内就会有人想起关羽的好来。

三国志里写关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可实际上关羽善待的又何止是士卒,他对满城百姓都很好,这点是从大哥刘备那边一脉相承下来的。

关羽在江陵经营了八年,那是荆州本地人过得最安稳的八年。既不用担心曹丞相再次南下,也没有时不时跑来屠城掠人的江东势力。

经历过刘表死后的动荡,荆州本地人对这种失而复得的安稳是最珍惜的。因为珍惜,让他们在东吴进城后选择了妥协,但荆州和江东的仇恨可是一直都在。

凭关羽的人格魅力,虽然不能让军士抛弃家属,但有很大的概率能让先前逃散回乡的荆州军士回心转意,重新迎接他进城。

所以孙权只能应战,万一胜了自然最好,让荆州人知道荆州已经彻底姓孙了,不要有其他的念头就能继续过安稳日子

就算败,也要让关羽知道痛。最好能够重伤关羽,让他在打完这战后没多久就死了,断刘备一臂。

没重伤也行,反正关羽都快六十的人了。像这次一样玩了把心跳,孙权就不信他还能长命百岁。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打。吕蒙死了,吴军现在群龙无首,虽然这种情况在吴军这种山头林立的部曲制情况下问题没那么大,但士气大减是肯定的。

立即拉出去跟关羽打,那是真的是迫不及待想送关羽一个“关五百”之类的绰号了。

孙权与众将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与关羽约好,五日后决战。

同时,孙权已经打定主意,这一战就自己来。这种十万打五百的战役要是输了,朱然这个老同学恐怕要自己抹脖子。

就算不自杀,之后也压根没脸,更没底气统御江东各路兵马。

自己反正已经丢过一次脸了,就算输了,只要不是大败,那问题就不大。

除此之外,孙权多少跟昨夜的吕蒙一样,带着点赌徒心态。只不过他没吕蒙想得那么多那么深远,基本就一个念头。

既然一定要下注赌家产,那这家底与其交给外人来赌,还不如自己来下注。这样输了也念头通达,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是自己运气不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