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4.羽善待卒伍

书名: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比起考虑这个,自己还是多想想该提供哪些物资。

游沧天年纪轻轻就能在剧团里站稳脚跟,搞后勤的本事是货真价实。很快他便意识到老祖宗们早就帮他写好了问题答案。

柴、米、油、盐、酱、醋、茶。俗称开门七件事,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

米、油、盐、酱、醋是饮食文化的主要部分。“酱”和“醋”这两玩意暂时不用自己操心,更多是调味料而不是主食。

这么一省略下来,自己要提供的就剩下“米”、“油”、“盐”了。

游沧天虽然不怎么自己煮饭,但他的厨艺却相当不错,经常自己复现电视里教授作法的各类美食,所以这三样基础物资还是有的。

当然也不能光给米、油、盐,开门七件事可都是概括的说法。不仅要给米和盐,面粉、蔬菜和肉类也是不能少的。

不过,蔬菜和肉类这两样游沧天家里暂时还没有,要等他明天早上出趟门采购一番才行。现在天色已晚,就算出门也没地方买了。

作为替代,游沧天给了关银屏一粒煮好的鸭蛋和一些牛肉干。

尽管游沧天对于只能给这么些东西感觉有点寒酸,但关羽军中的伙头兵们却是兴奋得差点一宿没睡。

缺粮的问题一直是萦绕在刘备治下的一个大麻烦。也就打仗的时候能让兵士们吃饱。

对关羽麾下的这些伙头兵来说,也就一个多月前的襄樊之战、水淹七军等,能让他们稍微放开手脚。结果还没爽几天就被东吴给背刺了。

现在可算轮到他们“打富裕战”了!为了让他们今早能够好好表现一番,昨晚搬运物资的时候,他们早早就被关羽打发回去休息。

今天他们一个个都起了大早,烧水起锅,刀砍斧凿……没弄错,那些巨米直接下锅煮是不可能的。就算有锅能够放得下,也不知道该怎么煮熟。

所以在下锅之前就要把他们剁碎、磨碎才行。

盐巴倒是没这么麻烦,就算是较大颗的盐块,用力捏两下也就碎了。但这同样震惊到了他们。

别说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白、这么精细的盐。就连关羽这种从产盐地出来的人,在一开始其实都看呆了。

二爷的老家河东解县是一个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此地有盐池,所出产的池盐著称于世。

关羽爱读春秋左传是闻名的,那他为什么爱读这书呢?具体理由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让游沧天去猜的话,搞不好跟这书里的一句话有关。

《左传·成公六年》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

意思就是晋国人计划离开故绛(晋都,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因后新都亦名绛,所以这里被称为故绛),大夫们都说:“一定要住在郇、瑕氏的地方,那里肥沃富饶而靠近盐池,国家有利,国君欢乐、不可以失掉它。...深山、大泽、森林、盐池,是国家的宝藏。”

这里说的“郇、瑕氏的地方”,指的大约便是如今的临猗县西南,也就是运城盐湖区这个位置。这个盐池古代就直接叫盬或者盐池,因为在解地,后来被称为解池,

春秋左传里狠狠夸了自己的家乡一把,加上还有其他感觉很有道理的文章,关羽喜欢读也就顺理成章。

书归正传,虽然离开河东几十年了,但关羽作为从小就住在盐池附近的解县人,他却也是这辈子头一次见这么白皙的精盐。

他还特意尝了一口盐,既没有半点掺沙的感觉,也没混入其他杂质的口感,如外表看起来的那般一清二白。

关羽甚至觉得,就算是他年轻时,乡里挑选出来拿去进贡给灵帝的盐,大概也就这样了。

托这些精盐的福,早餐虽然只有现做的白米饭、馒头和鸭蛋,但山猪所熬出来的肉汤,喝起来却是格外有滋味。

军队士气在不知不觉间,再次提高了一档。

可惜,孙权既见不到这里的巨米、精盐,也见不到麦城内热火朝天的做饭、吃饭景象。不然他……应该还是会决定要至少打一仗再走。

十万人被八百人追着打已经够丢脸的,要是直接被五百人吓走,那就真的丢死人了。

只能说孙权这时候尚未被“满数十”、“文睡觉”这些人教育过,还有点思想包袱。跟另一条世界线里的那些战绩比起来,“关五百”真的算不错了。

更何况,现在关羽的兵马也不止五百了。

关羽自襄樊前线撤退的时候,因为中了吕蒙的怀柔之计,军队在半路上就跑了一大票人。

这些逃兵在逃回荆州,确定家人无碍后,心思就开始纷乱起来。

他们的状态其实就像之前于禁麾下投降关羽的那三万俘虏。在关羽败亡前,东吴都不可能立马处置他们。只能将他们集中在江陵城外类似麦城这样的军事据点进行看押处理。

他们的心思要分阶段来说明:最开始他们担心事后被清算,希望关羽直接远走益州就好。

后来听说关羽被擒,过去八年里关羽对他们的好就又开始浮现心头,对自己的逃兵行为有所后悔的不在少数。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想着关羽死了,自己彻底投降东吴也好的人。但关羽或者说蜀汉的魅力在这种时候就凸显出来了。

在吕蒙之前所料想的情况中,他是以为盼着关羽死的人占多数的。但实际情况则是后悔自己当初背弃关羽的人占了多数。

“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这句评语,可不是随便哪个名将都能有的。

得到这种评价的关羽,固然不受当时的世家大族所喜,但对于出身一般的大头兵来说,他的存在那就是妥妥的白月光。

后来,先是潘璋被斩,接着又是吕蒙被诛。这些后悔自己背叛了关羽的士兵心里,既有对关羽逃出生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不能参与其中的遗憾。

结果就在吕蒙被诛的第二天,一座看押着两千原关羽军士卒的城寨发生了暴动。两千人提着吴军将校首级前往麦城投奔,关羽便照单全收。

至于伪装诈城什么的,吕蒙活着的时候或许要担心一下。现在吕蒙刚死,孙权连大都督都没选出来,就更加没有那个余裕去安排这些。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人马则是在撤退途中被徐晃打散,以及原本驻屯襄阳,后来从襄阳城那边撤回来的。

这些人在之前也是如无头苍蝇一样在江陵附近的山里乱转,既不愿意投降,却又没人知道该怎么办。不少人甚至都不知道关羽就在麦城。

直到吕蒙的人头,被挂在了麦城的城头上,他们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般聚集过来。关羽稍微清点了下,竟也有了近五千的人马。

只不过这些兵马中,除了那些参与了夜袭吕蒙大营,或者说亲眼见识过游沧天“显灵”的校刀手们,士气都不怎么样。

哪怕他们知晓了关羽阵斩吕蒙的全过程,可“参与”跟“听说”完全就是两码事。甚至连夜袭当天负责留守麦城的那些人,那种参与感也不是他们这些单纯听故事的人可比的。

不过他们的这种士气低落问题,也随着游沧天从昨晚开始提供各类物资,而得到了显著改善。

关羽对于这种情况也是相当满意。他昨晚特意安排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士卒来搬运物资,为的就是让他们近距离见识下苍天大人的伟力。

虽然古代没有成体系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但带兵打仗的人又哪里会不关心士气这个明显隶属于心理学范畴的问题。

比起让他们听同袍们十遍百遍的吹牛打屁,让他们身体力行地来搬运一下游沧天从“天上”放下来的米、盐,后者对士气的提高效果无疑要更加明显。

……

麦城那边都吃上早饭了,游沧天才刚刚起床。没办法,他在作息这方面跟古代人真的是有点时差。

不过简单洗漱后,他便第一时间去超市里采购了。一袋米,一把空心菜,两大块猪肉,路过楼下早餐店的时候还买了两碗豆腐花。

一碗自己吃,一碗给关二爷、关银屏他们尝尝。托豆腐花的福,他还想起可以给他们一点糖。这样想吃甜的还是咸的,有盐也有糖的关二爷他们就可以自己调了。

“买这点东西就花了近百块,最近这物价呀……”游沧天正感慨着,眼角忽然瞥见一家彩票站。

他不是太积极的彩民,不过一年到头差不多也会买个两三次。这时他突然就生出了去买几组号码,干脆凑个一百块整的想法。

想到就做,水镜下的世界还没急需他这个苍天到连买个彩票的时间都来不及。看了眼开奖时间,下期刚好是关羽约战孙权的那天晚上。

游沧天很快就以鱼缸下的年月日为基础,随便组合着买了几注。希望这将决定水镜下那个三国世界格局的一战,能给自己带来些好运吧。

……

三天时间转眼即过,很快就到了双方约战的时日。

晨雾未散,孙权的吴侯大旗便出现在漳水东岸,被麦城城上的关羽亲眼看到。

“孙仲谋……呵,果是贪得无厌之辈。”关羽手捧一碗,言罢便将碗中的人参浓缩液一饮而尽。靠着对孙权的蔑视,总算将那种想把脸皱成苦瓜的感觉压制下去。

游沧天通过这些天对关羽军的物资补充,算是摸索出一些心得来。

一般的柴米油盐,比同类的土著食物更有营养是肯定的,但并不会对水镜下的人们产生多么夸张的强化效果。

但事情到了营养补品、能量饮料这些东西上面时,则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个比方的话,就有点像2的N次方。

一般食物的话,那N的可选数值就不能大于5,最终数值还不是很爆炸,两个世界的东西可以说大差不差。

但到了补品、药品这里的时候,N的可选数值则一下子就从10开始起步了。

如果说佳特乐的效果是2的10次方,那人生浓缩液的效果就是2的12次方。考虑到今天大战在即,昨晚游沧天就特意给他们留了一整瓶份量的人参浓缩液。

结果关羽立即提出了十分婉转的抗议。当然,关二爷说的是军中将士不少人都不喜欢这个味道。他这位铁骨铮铮,刮骨疗毒都不怕的硬汉自然是无所谓的~~~~

不过,具体怎么回事游沧天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他明面上采纳了这个建议,给了大半瓶的佳特乐。暗地里却撺掇起了关银屏。

结果就是现在这样,麦城城墙上几乎每个士兵的水囊里都装的佳特乐,就关二爷得捏着鼻子,一边嘲讽孙权一边喝人参浓缩液~~~

关羽嘲讽孙权当然也不只是为了配合着好喝药,孙权的贪心也确实让他感觉大开眼界。

自从那天天降巨碑后,虽然孙权下令封锁消息,但三十多米高的石碑矗立在江陵城里,就算不进城也有人能看见。

这种情况下,消息压根不可能封锁得住。再加上王甫散播的谣言推波助澜,短短三天时间,别说江陵,整个南郡的百姓,都知道了可能要发生瘟疫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这次瘟疫是“因为”孙吴背盟,为天地不容,所以上苍才降下瘟疫灾劫。

还知道了只要吴军撤离荆州,上苍便会平息怒火,这场瘟疫也很快就会平息下去。

通过这几天陆陆续续从各个据点逃过来投奔的士卒所述,消息在吴军军中也已经扩散开来。

比起荆州百姓,吴军内部关于关羽在处刑前被神秘力量救走,以及其后单骑斩潘璋时出现的风神神器等消息,早已传得是神乎其神。

现在有人说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背盟偷袭的行为,引起了上苍的怒火。如果只是单纯的谣言也就罢了,关键是江陵城里可还立着十几丈那么高的一块石碑呢。

这种人证物证俱全的情况,对不少吴兵而言,简直像所有线索都被串起来了一样。

再加上几个从一开始就从神神叨叨角度,去解读那些事件的人变得愈发支棱起来,吴军中惶恐的情绪一下子就势不可挡起来。

更雪上加霜的还是……瘟疫,居然真的出现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