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6.荆州最不好惹的人

书名: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李异本是刘璋部下,赤壁之战时刘璋向曹操服软,李异便被派到荆州参战,只是驻屯在夷陵一带。结果他还没来得及表现表现,就被火烧赤壁后的周瑜迫降了。

归降东吴后倒是表现出色,受到孙权重用。这次荆州之战,他与谢旌一起被派到陆逊麾下,无监军之名却与监军无异。

这样陆逊就算打了胜仗,名声战功也大都会加诸到此二人头上。因为陆逊到今天为止,其“白面书生”的形象依然是外界大众的集体印象。

白面书生又怎么会领军打仗呢?关羽都不信的事情,东吴人自己同样不信。

徐盛以勇气著称于江东,孙权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徐文向之勇不亚张辽。对阵关羽,比起白面书生形象的陆逊,孙权更加期待徐盛今天的表现。

可惜,他下放权利的速度还是慢了点,至少没有关羽快。被孙权遣回的传令兵还未回到李异、谢旌阵中,李异的脑门上就挨了一箭。

“将军!”

“流矢?这么远?”

“怎么射过来的!?”

李异猝死,部下顿时慌乱起来。关羽出城后立马找上他们这边的麻烦,但李异位置距离前线至少有一百二、三十步,这个位置都能被精准点射,那就没多少安全的地方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阵箭雨袭来,将李异尸首所在处方圆五米内的军士,射杀当场。

“敌将已死!诸军再不奋起,战功就要跑了!”

关羽声音不大,却刚好能传进本阵前锋的耳里。话毕,关羽便举弓搭箭,将见势不妙,打算去寻谢旌的那个传令兵射落马下。

不过关羽略显不满意,他也想射头的,却射中了脖子。

“好箭法,但比起前些年,还是逊色了不少。想想也是,君侯每日劳形于案牍之间,有些退步也是正常。”

白眉老卒话音未落,弓弦已响,吴军阵中一名甲胄服饰一看就挺高级的军士瞬间倒地,脑门上跟李异一样扎了根箭矢。

“左二,上一,跟我射!”

原来刚刚射杀李异的人正是这名老卒。后面死的这名吴军将领距其大约一百四十步。所谓的“百步穿杨”,也不过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都戴着质量极佳的上好头盔。可即使如此,头盔的防御力在老卒的箭矢面前依然薄得跟纸一样。

关羽没有理会老卒的调侃,在弓术这方面,自己就算勤练不辍,也不可能追上对方的脚步。所以现在他该做的是举弓,老老实实跟着白眉老卒的指令,和弓手一起放箭。

又是一阵箭雨,李异的副将指挥团队也崩溃了。

主将、副将转眼皆没,李异的军阵士气瞬间就跌到谷底了。关羽麾下的精锐校刀手们顺势凿开缺口,往里一冲,后方的谢旌也完了。

三千兵马,在出击的八百汉军面前,都没撑过一炷香的时间。

孙权在本阵看得胸中气闷不已,呵斥左右道:“不是说过,一旦交战,不要吝啬箭矢吗!”

在他眼中,刚刚的过程就是李异的军队刚跟关羽接战,关羽一波箭雨下去,李异就挺不住了。再一波箭雨下去,李异和谢旌的部队就溃散了。

期间就没见到李异方面有什么像样的反击,近战打不过也就算了,远程怎么连箭都舍不得放?

显然,孙权还不知道李异在人家第一波箭雨前就阵亡了,第二波箭雨前,副将也没了。这三千兵马的指挥系统等于被一锅端了,自然只有溃退的份。

不了解情况的孙权在命令左右传令各部不要吝惜箭矢后,方才收到具体战况的消息,整个人都有点懵的。

按照他本来计划,李异、谢旌算是佯攻,但给他们的任务不是诈败,而是拖住关羽,使其侧翼露出破绽后,徐盛再出兵破之。

结果别说什么佯攻诈败了,一上去就直接溃了……

李异这么菜的?不对,是对面有弓术高手坐镇!

孙权在合淝一战后,好歹恶补过许多军事知识,立马想到了正确答案。可惜,他的应对策略多少有点想当然。

“武射吏何在。”

武射吏,顾名思义,是指精于射箭的武士。当初步骘进驻交州的时候,便组建了千人规模的武射吏。早在西汉时期,便有武射这个称呼。

因为精通水战的关系,吴军培养出了许多出色的射手。合淝一战后孙权因自家在陆战中极其窘迫的战斗力,专门组建了武射吏,以此强化步兵的进攻威力。

此时孙权派出武射吏,便是想以牙还牙,以箭还箭。

其实这个策略也不算离谱,因为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精于水战的吴军平均射术水平,说句冠绝三国应该没太大的毛病。

可惜,平均水平归平均水平,论及顶尖射手,却是不多。虽有马忠这种很受演义小说与后世网络推崇的“名将杀手”,但放冷箭跟战阵对射还是区别挺大的。

孙权想当然就在于他低估了对面弓手指挥的水平。

武射吏的指挥乃是建忠中郎将骆统,凌统死后部曲也被其继承。与诸葛瑾类似,明明才干专长都偏向文职,却偏偏是个武将。

骆统刚刚也看到了李异的情况,他比孙权知兵得多,下令道:“左右分散开来,分散敌军箭阵。”

“敌军一分为二了,老卒你怎么看?”

“一般情况,敌军分散,我军箭阵也需分散。”

白眉老卒一边说一边弯弓搭箭,那张一看便品质非凡的硬弓在他手中却是被轻松拉成一个满月。

“但是……敌将冒头了!右方,集中箭力!右三、上三,跟我射!”

如果骆统能听到这番对话肯定要喊冤,他什么时候露头过?就算有,也就一、两个呼吸的时间吧,这也能被瞄准狙击?

然后白眉老卒就会用现实与箭矢告诉他,当然可以!

“不好!”

李异、谢旌一触即溃,陆逊在驴城上也是看得傻眼。此时骆统率武射吏出阵,他正看得专心,却听耳边传来一个熟悉声音。正是吴军猛将甘宁!

甘宁在来荆州前身体就不太好,挚友吕蒙之死对他的打击,更是差点要了他的命。

如今他将兵马交予丁奉统领,遵从陆逊号令。今天的他只穿一身布衣,面色蜡黄,之前一直不言不语,谁知这时候却惊呼出声。

“怎么了?”

“那弓我认识!骆公绪危险了!”甘宁跺脚间,骆统眉心亦是中了一箭,步了李异的后尘。

陆逊面色也是难看,他目力极佳,又居高临下,亦能看到那把在日光下存在感极强的长弓,问道:“那弓的主人……是谁?”

“全荆州最不好惹的人!”甘宁的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作为一个敢百骑劫营,夸口关羽听了他的咳嗽声就不敢渡河的狂人,这种反应着实罕见。

“南阳黄忠!”

……

“哈哈!又是一条大鱼,今日之战,头功看来是我的了~~~”

白眉老卒,也就是蜀汉五虎将中最年长的黄忠黄汉升一见骆统中箭,老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那可未必,真正的大鱼可还藏得很深呐。武射吏?可惜不是大汉的武射吏,也幸好不是。你左,我右。”

关羽指着才刚左右分散开,便死了主将的武射吏军阵喊道。

黄忠高举手中长刀,喝道:“末将遵从汉寿亭侯军令!儿郎们,随我来!杀!!”

看着黄忠如虎入羊群般肆意屠戮左侧武射吏,关羽自然不甘落后,抖擞精神,带头冲锋。

关羽原本今天是不打算贸然出城的。没错,下战书的人是他,可没人规定下战书就一定要野战吧?

下战书邀请你来攻城,在吴军十万,己方几千的情况下,没人会觉得这行为有什么不妥的。反倒是关羽真的出城野战了,大家才会觉得你脑子有毛病。

就比如刚刚,孙权虽然表面上在自嘲自黑,但心里未必就没类似骂关羽傻逼之类的念头。

令关羽改变主意的,便是昨天傍晚时分,风尘仆仆赶到麦城来的后将军黄忠。

之前提到过,为了孙刘两家的和睦,刘备、关羽都有在尽量压制荆州人对东吴的仇恨。

文臣那边,有诸葛亮负责平复情绪,大部分荆州本地出身的文臣基本都被刘备带去益州了。著名的蜀汉四相,除诸葛亮是山东人,蒋琬、费祎、董允都是荆州人。

武将方面,年岁最长,武艺也最好的黄忠同样被带去了益州。并且一路军功不断,最后还斩了夏侯渊。

刘备称汉中王时,以其子刘禅为世子,以许靖为汉中王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此方世界情况与小说剧情类似,加上翊军将军赵云,关张赵马黄五人还一同受封“五虎大将”。

黄忠到这一步,也就成了荆州武将体系中当之无愧的魁首人物。

但有件事很奇怪,那就是四方将军里,前将军关羽假节钺,左将军马超假节,右将军张飞假节,只有黄忠未持节。

刘备对黄老可谓荣宠至极,却在持节问题上卡了黄忠的脖子,为何?就是怕黄忠跟东吴会有矛盾。

没办法,黄忠跟东吴的关系基本上就四个字可以形容:仇深似海!

江夏黄氏是汉末有数的顶级世家,与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可以说相差无几。“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便是其代表人物。

黄香之子黄琼历任三公之职,乃是益州牧刘焉的岳父。黄琼之孙便是大名鼎鼎的豫州牧黄皖,算是刘备的前辈。

黄忠虽是南阳人,可他最认同江夏黄氏这个身份,这是父祖荣耀所在,世族身份来源所在。若非有此门楣,刘表也不会表其为中郎将。

经常有人说黄忠在刘表手下被埋没了。这多少有点偏颇了,在那个校尉都很稀罕的时期,黄忠能官拜中郎将已经可以看出刘表对他的重视了。

蔡瑁在刘表手下时,官职也就是个长水校尉。

黄祖也是江夏黄氏的代表人物之一。黄祖守江夏,孙坚、孙策打了一辈子都没打进江夏。

可惜独木难支,一郡之力终究难以对抗整个扬州。吴军连年攻打江夏,在孙权这代终于破江夏杀黄祖,多少黄氏族人死在了东吴人手里?

黄忠有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名叫黄叙,早年也参加了孙策攻沙羡的战争。虽未死却也落下病根,英年早逝。

儿子黄叙算间接,无数族人则是直接死于东吴之手,黄忠跟东吴的仇已经浓得化不开。

所以当黄忠成为蜀汉第一个接触关平的军中大将时,一个问题就摆在他面前。

当时刘备的出兵命令还未下达,黄忠又没有假节,也就没有自己调兵的权利。私自调兵形同谋反。可又想立马去荆州杀孙吴的人,怎么办?

结果这位年过七十的老将真的是行动力惊人。他让关平代理自己的兵马,等待出兵指令。自己则直接挂印而走,只带十几名亲兵便顺江而下,赶来驰援关羽。

幸亏关平机灵,把他喝剩下的那一袋人参浓缩液交给黄忠。不然像黄忠这把年纪,昼夜不停地赶来荆州,别说才休息一晚就直接上阵,抵达麦城时当场去世都有可能。

但也托黄忠及时赶到的福,不仅城内缺兵少将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关羽也敢出城给孙权一个下马威了。

……

看着骆统横死,三千武射吏被关羽、黄忠如割草般肆意屠戮,孙权感觉牙都快咬碎了。

幸好徐盛的兵马及时赶到,武射吏这才重新站稳脚跟,但徐盛部却遭到了黄忠的重点打击,多亏徐盛早有防范,不然黄忠搞不好能来个四连爆头。

徐盛引本部两千兵马赶到,今日他穿一袭苍色战袍,外罩一领漆皮铠,看起来很是威武。

不过上天没给他装逼的时间,他刚从磨城出营列阵,李异、骆统就相继败死得毫无征兆。他再不过来帮忙,三千武射吏都要被打光了。

刚刚避开黄忠狙击的徐盛愤怒举剑:“至尊有令,杀关羽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杀关羽!万户侯!”

所部两千吏士由近及远,齐声反复呐喊,擂响鼓点,全军大步前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