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3.米,大米

书名: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义封,这石碑……真的是从天而降?”

孙权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半路上就问过一次了。但朱然却不敢有半分的不耐烦,沉声道:“确实如此,江陵城中百姓足有近千人亲眼目睹。

末将虽来迟一步,但也远远望见这块石碑从天而降。下落速度极其迟缓,绝非人力所能及。”

“……”

这次朱然说明得更加详细了,但孙权依然像上次般保持了沉默。

只不过上次的沉默是因为对朱然的话半信半疑。这次的沉默,却是因为眼前的景象,让他不·得·不·信。

对游沧天来说大约也就智能手机大小的迷你石碑或者说石牌,进入此方世界后直接成了近四十米高,厚度也有一米多的超巨型石碑。

就算不去找专业的石匠来咨询,孙权也知道这种大小且没有丝毫粘合、拼接痕迹的石材,除非是把一座山给劈开,不然根本找不到。

可光是能把一座山给劈开这种事,本身就已经超出了凡人的力量极限。更别说还要让这么巨大的石碑,一夜之间就出现在江陵城最繁华的大街上。

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尤其是在不久前才亲眼见识过类似的情况后,孙权对于这种非人力所能及之事的接受度,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至尊……这该如何是好?”

朱然的语气多少带着些惶恐。随着石碑的出现,这两天才在江陵城内流传起来的瘟疫传闻,已经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开来,并传进了他的耳里。

如果是昨天他听到这则谣言,肯定会下令兵士去将敢妖言惑众的人都给抓起来。可现在天降石碑,石碑上也提到了瘟疫的事情,那则谣言的可信度一下子可就高到无以复加了。

虽然“孙吴退”这三个字看得有点不爽,但这种情绪上的因素在瘟疫的实质性威胁面前,着实是不值一提。

“先封锁消息吧……军中应该尚无疫病消息才是。”孙权这话说得有点底气不足,两年前的那场大瘟疫是否已经完全消失一事,谁都说不准。

只能说吕蒙的保密措施做得很好,外加关羽的一场夜袭,又好巧不巧地将吕蒙大营里所有知情者都给灭了口。结果就是孙权还真就不知道瘟疫的事情。

虽然就算知道了,他也未必会干脆地撤出荆州。对于一个不惜背刺盟友也要全据长江的军阀,指望他把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去,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了。

孙权这时候稍微有些后悔之前在战书上回复的是五日后交战了。应该要趁早出击的!

反正关羽就那点人马,正面交锋压根不需要十万人马全部整顿完毕,派六、七千精锐出击优势或许还更大些。

至少不用担心关羽专门挑软肋突击,打崩一角后恐慌情绪蔓延至全军。

孙权越想越后悔,这些合淝之战后总结出来的大军团作战缺点,怎么当时接到战书的时候就都忘了呢?

就光想着再多等几天,关羽军缺粮导致的士气低下问题,应该就会盖过夜袭并斩杀吕蒙所带来的兴奋劲了。

可惜,不管是鱼缸外还是鱼缸内的世界,都没有后悔药卖。吃了就后悔的倒是哪里都有。

孙权的想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错。

东吴敢跟蜀汉翻脸,却不敢继续硬冲合淝。怕那个姓张的男人肯定是一方面因素,但还不至于真就怕到不敢面对。

真要怕到这种程度,张辽一个人岂不就能模仿孙策下江东了?

要知道在汉中之战与合淝之战后,国际间对各方战斗力的高低已经大致的定论。即汉军强于曹军,曹军又强于吴军。

垫底的敢去打国际顶尖战力,单靠背信弃义可还不够格,孙权最大的底气其实便是汉军的粮草问题。

荆、益二州都是天下有数的粮食产地,可刘备手里的荆州在湘水之盟后,其实就只剩下刘表时期的三分之一了。粮食产量十分有限。

另外,真实的汉中之战可不只是演义小说里的区区三回故事。

刘备一共在汉中打了两年多的时间,整个汉中战役期间,固然打崩了征西将军夏侯渊所部五万余人,可刘备军在汉中、武都、阆中的战事中,伤亡数据也在三万左右。

残酷的战争锤炼了益州军团,整个益州都处于男当战女当运的状态中,最后虽然取得了胜利,可也让太多的青壮人口死亡,消耗了益州乃至荆州太多的资源。

加上曹操提前迁移了汉中人口,所以汉中虽然打了下来,却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军事据点。

刘备在关羽死后过了近两年时间方才出兵,关键便在这里。出兵是很简单的,可粮秣问题如何解决?

关羽“擅取湘关米”这个出兵理由固然有其匪夷所思的地方,可这同时也侧面说明了一件事:在孙权背盟前,两家是有粮食往来的。

历史上的襄樊之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真实情况是在关羽领襄阳太守后的这八年里,他曾多次向北用兵,与乐进、文聘等将爆发过青泥之战、寻口之战,一步步地将战线北推至襄阳。

在这些年里,荆州的粮秣补给就多仰赖与东吴之间的买卖、借贷以及置换。

孙权敢背刺关羽的底气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手里掐着荆州军团的粮秣补给线。

关羽就算在水淹七军后见好就收,火速退回江陵,面对孙权的背刺,胜算也是很渺茫的。

吕蒙到时肯定不可能正面攻下江陵,但只要锁死荆益通道,用拖字诀耗光江陵储备的军粮,却是不难的事情。

在战前推演的时候,吕蒙就给孙权介绍过这一招,因此孙权一看关羽杀回来了,还猛得像个小年轻,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斩潘璋诛吕蒙”的战绩。所以他立马就选择了避其锋芒,想要靠拖字诀来取胜。

孙权之前其实也算得很精。距离最近的上庸那边要是愿意派兵救援,那早就该来了。到现在都没来,那就不会来了。

益州那边也缺粮,刘备就算派兵来支援关羽,兵马也顶多就一万人,甚至更少。但大军想在五天时间里赶到荆州,就算星夜赶路,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顶多就是小股精锐兵马可以赶到,算他三千,那就是十万打三千五,优势依然在我!

可谁能想到瘟疫会突然跳出来当拦路虎啊!

虽然还没有得到什么具体消息与证据,对于石碑上所刻的“孙吴退”三字也是选择性忽略,但孙权心里却直觉地认定瘟疫一事是真的。

前两天刚纠结完的问题再次浮现在孙权心头:现在是该战还是该撤?

现在留在荆州似乎愈来愈不安全了。可撤军对自己来说真的很危险啊。

这里的危险可不是指被关羽追击,荆州这里水网密布,只要舍弃多余的辎重,军士上船。关羽就算想学张辽,都没办法打出合淝一战的战果。

之前吕蒙死了立即准备撤,那责任在吕蒙头上。吕蒙死了也不会有人真的跟他计较、清算。可现在都跟关羽约好五日后一战了还撤军,自己的面子往哪放?

自己仅剩的那点军事威望,真的未必能扛住就这么被关羽和五百校刀手“吓回”江东这件事的冲击。

当孙权带着麾下十万大军纠结的时候,他所期望的缺粮的关羽军,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答案是在做饭!做早饭!

事情要从昨天晚上游沧天回来的时候说起,当时他发现麦城城墙上的守军居然还在啃夜袭前他发的小馒头,这才有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是时候给他们改善下伙食了。

小笼包当天晚上他留下点肉馅就处理了,剩下的馒头放到今天,虽然现在天气比较冷,差不多也快要变质了。

“银屏,你们还在吃之前的馒头啊?都放好几天了,快变质了吧。”

关银屏先是一脸的茫然,显然一下子有些搞不太懂“变质”的意思,但她很聪明,稍微琢磨下就大体明白过来是食物腐坏之类的意思。

“苍天无忧,我们有将剩余的馒头好好保存起来的。”

游沧天心想古代又没冰箱冰柜,麦城也没有冰窖一类的玩意。关银屏所谓的好好保存,顶多也就是放在看似干净的地方。

“这不够,你让大家把剩下的馒头都拿去丢掉,我再给你们一些新鲜的食物。”

“这……”是不是太浪费了——这后半句关银屏没说,而是老老实实地点头道:“遵命。”

不得不说,这种现代人不吃过期馒头的健康饮食习惯,放在三国乱世里就有点太过奢侈了。

当游沧天进行回收处理的时候,负责做饭的那几个兵士一个个的脸上表情,都跟死了爹娘一样。

不少人甚至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嘴里不停喊着“还能吃,还能吃呀”之类的话语。

确实是还能吃,馒头就算再过十天,除了考验他们的牙口外,也大概率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过游沧天认为这种事自己见不到那就算了,见到了又在他能力所及的范围里,那就没必要放任不管。

而且关羽军接下来可是要面临瘟疫与战争两大考验。尤其是前者,光吃馒头可没太多的营养维持健康。

这次他吸取上回的教训:拿太多让人家根本吃不完是一方面。直接拿现成的食物,在没有冰箱或其他冷藏手段的三国时期并不是上策则是另一方面。

所以他这次就直接送大米了,雪白干净的五常大米。只不过等这些大米到了关银屏她们眼前时,就都成了一颗颗的椭圆巨米。

关银屏:Σ(ŎдŎ;)

游沧天将关三小姐和周围军士的惊诧表情全部看在眼里,心里那是相当得意。

刚刚他为了装神秘,可是用手捂着米,最后才一粒一粒让米掉在铺地的白布上。就为了看这一幕众人同步的吃惊表情!

长度足有半米多的巨米!普通人就算做梦,梦里的大米也没这么大的!

吃惊过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大米,好大的米。”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米啊!”

“别说这辈子,上辈子、上上辈子加一块,都绝对没可能见到过这么白,又这么大的米啊。”

因为这些人的声音太大,很快附近的人也都被这里的动静吸引过来。

有些快要睡着或刚刚入睡的人还想骂骂这些大惊小怪,扰人清梦的家伙。可当他们看清那一颗颗磨盘般大的白米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不少人还以为自己其实没被吵醒,这就是在做梦呢。那五大三粗却一脸迷糊的搞笑模样,逗得游沧天哈哈大笑。

关羽这时候也来了,一脸严肃地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都快随我拜谢上苍!”

关二爷真的是礼数周到,哪怕游沧天早就说过很多次不用这么客气,他始终坚持这般作为。

周围军士也都如梦方醒,跟着关羽朝天上乱拜一通。游沧天这时才想起自己从江陵城出来后,忘记重新开启霞光特效了。

他开灯可不是单纯为了装逼,只是看关羽手下不少兵卒拜的方向完全是南辕北辙,怕自己憋不住笑。

而且对方这么诚恳道谢,自己要是连云在哪都不露一下,那跟人家关羽的懂礼貌比起来,当真是丢光了现代人的脸。

“云长将军,接下来还有其他的东西。既然不少人都醒了,就让大家一起接收一下物资,这样明早你们就可以自己准备食物了。”

关羽看了眼一粒粒……一颗颗……或者说一块块的巨米,深吸口气道:“关某明白了,多谢上苍好意。”

见关二爷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游沧天微微一愣。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说二爷太认真,还是该怪自己还是太散漫。

在自己看来只是给几把米的“小事”。但以关羽他们的体型而言,一个人拿一两颗米大概就是极限了。

一颗米貌似很轻,但一袋米的重量可不轻。这些米在体积放大两百倍后,重量可绝对不止放大两百倍。

自己接下来要给的其他物资也是类似的情况。自己或许该直接问问他们的粮食仓库在哪里,直接给他们送进去……

但这个念头刚升起没多久,就又被他自己给打消了。

麦城里的人除了关银屏,可几乎都是刀口舔血的厮杀汉。既不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更不是自己饲养的宠物,不需要自己细心呵护到那种程度。

让他们现在搬搬抬抬,多少也能让他们体会到一点粮食的得之不易。不容易产生反正有游沧天送粮食,那就可以稍微浪费一点了的想法。

现在他们肯定不会有这些念头,但时间一长,有些事情可就难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